第六套 掌控人生三十六计——玩转当代的“孙子兵法”(1)

择友谨慎,讲分寸

南怀瑾认为:“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是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话,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第一种“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第二种“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朋友。孔子将这三种人列为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

另外在朋友中,对自己有害处的三种,第一“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人,有特别的嗜好,或者也可说软硬都不吃,使人对他觉得有动辄得咎之难的朋友。第二“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你要打牌,他也好,你要下棋,也不错,你要犯法,他虽然感觉不对,也不反对,跟着照做不误。用现代语来说,等于是娇妻型的朋友,可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也不足。第三“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专门逢迎凑合的拍马屁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特别要当心。

南怀瑾说:朋友是什么?有急难相助才是朋友之道。他既是我的朋友,现在遭难,我当然要帮助他。至于人品如何,是另一回事;犯了什么法,自有法律制裁!对朋友,我自有分寸。

南怀瑾有位朋友叫覃勤,爱留长胡子,所以外号“覃胡子”,在当时很有一点名气。他创办了台中中医学院,但口碑并不太好。

一次,覃胡子不知犯了什么法,已被判决确定要坐牢。入狱之前他来见南怀瑾,希望先生能找法院的人说说情,坐牢时不要剃去他的漂亮胡子。

这个要求无疑是在胡闹,也是很难办到的事。因为监狱法令规定,每个犯人入狱时必须剃净须发,哪有在牢里还留胡子之理呢?然而,经不过他一再恳求,南怀瑾只好亲自出马,去找台北法院的院长。到了那里,包括最高检察长,一班大小法官主管统统在那里。他们见南怀瑾来了,都很客气,欢迎之至。等他说明来意,法院院长就表示为难,话语中多有责怪他多管闲事之意,因为覃某为人不佳。

南怀瑾一听此话,勃然变色,把眼睛一瞪,对那班法院大员说:“朋友是什么?有急难相助才是朋友之道。他既是我的朋友,现在遭难,我当然要帮助他。至于人品如何,是另一回事;犯了什么法,自有法律制裁!对朋友,我自有分寸。”大家听得目瞪口呆。

南怀瑾一吼,也有些影响力,覃胡子坐牢期间,不但可保留胡子,也没剃光头,并住单人房,还有其他优待。

南怀瑾先生善于交友,也能把握交朋友与帮朋友的分寸,不过其分寸不易为人所理解罢了。比如帮覃胡子讲情这件事,在常人看来确实是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有失分寸。其实,这恰恰正是他交友的分寸所在。南怀瑾先生何尝不知覃胡子的为人,只是他认为覃胡子能创办一所中医学院,还是为数不多几个把中医科学化的人,很不简单。在当时的台湾,能以私人之力,办成学院(大学)的只有三个人,覃胡子便是其中之一。南怀瑾先生正是看重他这一大贡献,所以才不惜亲自出马去帮他忙。这就是他交友所把持的分寸。

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情,与哪些性情的人交朋友有益,与哪些性情的人交朋友有害呢?

与正直的人交朋友有益。正直的人,不取巧,做事应当怎样就怎样;不说假话,该批评就批评。唐初宰相魏征就是这样一个秉性耿直的人。他在唐太宗身边工作达十七年,先后提了两百多条意见,言辞切峻,举发了很多弊端,甚至有些当面说出来的话,弄得唐太宗下不来台。但这一切对李氏江山、对冶国治民有好处。所以魏征死后,唐太宗说他失去了一面随时瞧见得失的镜子。

与讲信义的人交朋友有益。讲信义的人不会当面一套而背后另搞一套,不会说一套做一套,不会面上笑嘻嘻,心里恶狠狠。交这样的朋友,不会上当,不会学着搞阴谋、盘算人。

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益。一个人的学问见识总是有所限的,交知识广博的朋友,可以扩大眼界,提高自己,补充亲身闻见之不足。

相反,不能与虚伪的人交朋友,不能与谄媚的人交朋友,不能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虚伪谄媚之徒,对你好,也只是在应付你;奉承你,是想博你欢心,其实心里在打自己的算盘,想达到某种目的。因为要讨你欢心,所以就投其所好,灌迷魂药,引你离开正道,满足他的愿望。还有一些虚伪之人,貌似正直,实则狡猾,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常常会妨害你获得正确的认识,造成错误的判断。

沈约是南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文人,此人在文学史上地位挺高,不仅诗文好,还搞文学理论。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汉语的“平上去人”四声,就是由这位先生最先从理论上总结出来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他的学问,而是要说说他的为人。

当时,南齐的大司马萧衍握有实权,他想让齐和帝把江山禅让给他。沈约是萧衍身边的人,跟着萧衍当然更有前途,对萧衍的想法他是心知肚明。有一天,沈约向萧衍进言说:“如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齐朝的国运不久了,您英明神武,应该挺身而出,接受天命啊。天意不可违,人心不可失。”萧衍听了心里很舒服,说:“我正考虑这事呢。”

沈约走后,萧衍又召进范云,告诉他自己想让齐帝禅让的打算。范云的回答与沈约一样,萧衍高兴地说:“果然是智谋之士啊,见识如此相通!你明天上午带着沈约一起来!”

范云出门后,告诉了沈约,沈约眼珠子一转,叮嘱范云:“明天上午,您可一定得等着我,咱俩一起去。”范云当即答应了。

但到了第二天上午,沈约却提前去了。萧衍命令沈约起草接受禅让登基的诏书,沈约忙说:“我昨晚早就起草好了。”说着递了上去。萧衍很高兴,连连夸奖沈约会办事,说:“事成之后,这头功是你的。”

不久,范云从外面赶来,到了宫门,却无法进去,只好在寿光阁外焦急万分地走来走去,口里不停地发出“咄咄”的声音,看来急得不行。

等到沈约出门,范云赶忙上去问道:“怎样安排我?”沈约举起手来向左一指,暗示已安排范云为尚书左仆射一职,相当于副总理,范云这才如释重负地说道:“这还差不多。”

沈约可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虚伪之徒,为了个人私利,诳骗同僚,与这样的人交往必要多加小心。

五代时期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当时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张颢,一个叫徐温,他们在一起密谋,准备杀死节度使杨渥,然后二人取而代之。

但是,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事,要是事情败露,那可是会招致杀身之祸,甚至牵连到九族的啊。怎么做才能既可以从事变中捞到好处,又不用担当失败的风险呢?狡猾的徐温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一天,两人在具体讨论事变事宜的时候,徐温对张颢说:“在行动的时候,如果我们两方面的兵马都参加的话,必然步调很难协调一致,不如全部用我的兵马,那样便于指挥,成功的几率也大得多。”张颢想到,徐温肯定想独占功劳,那可不能让他得逞。他便对徐温的提议表示反对。徐温于是顺水推舟说:“两方面的军队确实是不便于行动,你要是不同意全部用我的兵马,那就全部用您的手下吧!”张颢欣然同意了。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后来兵变果然失败了,朝廷开始彻底追查叛党,由于发现被捕的士兵全是张颢的手下,因此大家都认为徐温当时根本就未曾参与谋反的事。徐温就这样得以置身事外。

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既想得到利益,又不想冒风险,于是出卖朋友、以朋友为垫脚石的事便屡见不鲜。所以交朋友要特别注意。

有一个前提必须记住,不管对方智慧多高或多有钱,一定要是个“好人”才可深交,也就是说,对方和你做朋友的动机必须是纯正的。不过,人常被对方的身份和背景所迷惑,结果把坏人当好人,这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错误。

如果你目前平平淡淡或失意不得志,那么不必太急于把朋友分等级,不客气地说,因为你这时的朋友不会太多,还能维持感情的朋友应该不会太差。但当你有成就了,手上握有权和钱时,那时你的朋友就非分等级不可了,“贫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时的朋友有很多是另有所图的!

俗话说:“见面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人交往要慎重。其实交友也一样需要慎重。好朋友之间,亲密要有度,切不可自恃关系密切而无所顾忌。高明人的原则就是:真诚但不和盘托出,亲近但不过度亲密。如果太亲密了,就可能发生质变。过度的关系一旦破裂,好友势必变成冤家对头。这与“站得越高、跌得越重”是一样的道理。

国学话谋略:

交友要有分寸,起码要让彼此保留个人的秘密。每个人都有秘密,给朋友一点私密的空间,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更大的空间。有时,朋友对你保守秘密并不是对你的不信任,而是对自己负责。

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有云: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在为人处世方面,如何说话,确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由于担心得罪人却不讲,这是不对的,对不起人。如果看到一个朋友犯了错误,宁可忠言逆耳,也要直言,否则对不起朋友。对于国君也是这样,过去有许多大臣也知道忠言直谏会惹来杀身之祸,但他们认为这是职责所在、道义所在,仍然直谏,这样的人在历史上都会留下很好的名声。但这种直言,电因人因事而异,有的人是无法和他讲直话的,如果讲了,不但不会听从,而且还会得罪人。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说的时候就说,不应该说的时候就不说,这样既不失人,亦不失言。”

历史上的范雎见秦昭王就是一个“不失人,亦不失言”的例子。

战国秦昭襄王时,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手里。

一次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署名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张禄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有一回,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就把他带到秦国。使者把他推荐给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接见时,秦昭王也没有把范雎当回事,一边看着手中的奏章,一边问范雎有什么好的计谋,范雎也不说话,只是“嗯、嗯”地应付。如此这样三次,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回来后就责备范雎。范雎回答道:“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在战国中称雄,可是昭王心不在焉,不能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

使者把这话报告了秦昭王,因此昭王决定再次接见范雎。到那天,范睢上离宫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便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囔:“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他恭敬地说:“先生,您有什么可以教给寡人呢?”范雎仍然是嗯呀、哎呀地应付,昭王端正身子说:“先生是不是不愿意教导寡人呢?”范睢见秦王神色端庄,才回答道:“不是。臣是到处流亡的人,与您的交情很薄,但是对您所贡献的计谋都是辅助您的。由于事情涉及您的骨肉之情。我愿意对您愚忠,但不知道大王您的心意,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应对。臣现在感念大王的知遇之情,即使知道今日献言,明日就会被诛杀,臣也不敢回避了。何况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死能够多少对秦国有所补益,也就是臣的最大愿望了。只是我唯恐死了之后,天下人都闭口不言,裹足不来秦国了!”

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于是,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是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但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秦昭襄王说:“你说我的失策在什么地方?”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当下,秦昭襄王便拜范雎为客卿,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范雎由于建立了一系列功绩,从而日益得到昭王的宠信,在秦国的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范雎认为,是该向内政沉积已久的弊病开刀的时候了,于是向秦昭王进言说:“我听说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就是对内巩固自己的威信,对外重视自己的权力。穰侯派出的使者窃取大王的权威,对各国发号施令,在天下结盟立约,征伐敌国,没有谁不听从。有首诗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树枝,折断树枝会伤害树心;属国大了会危害宗主国,尊崇臣子会使君主卑微。现在我听说秦国太后和穰侯当权,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辅佐他们,终究会要取代秦王。我私下替大王害怕,百年之后,统治秦国的不是大王的子孙了。”果然,昭王听了十分恐惧,说道:“好。”于是废黜了太后,将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驱逐回他们的领地。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与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范雎“固本削枝”的策略从根本上促进了从封建割据走向大一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范雎对秦吞并六国统一中国大业的杰出贡献。

拿破仑也曾说过:我从不轻易承诺,因为承诺会变成不可自拔的错误。在为人处世中,许诺是人人都可以办到的事情,但守诺却不是人人都能遵守的。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许诺。因为不许诺你也许会赚取谨慎的美名,但不守诺肯定会让人以为你是言而无信、不诚实之人,肯定会让你失去很多朋友,甚至还会害了自己。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某天,落叶萧萧,篱菊怒放,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张劭的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的。”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菜。”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等到约定的日子,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从山阳赶到了汝南。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

后来,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我国有句古话,说“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大意就是,人若不守诚信,就无法生存在人群里,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大凡有所成就的人,诚信是他成大事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是立人之本。没有“信”,也就不会有人信你,你的话和你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可言。

国学话谋略:

古人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这句话不无道理。这里所说的“诚”,就是真实无妄,实实在在没有虚假,没有装饰,所以叫诚心。孟子曾说过“人天生存诚”,但这种诚必须经过修养才能达到,因为出于各种动机、**,人往往不诚。所以,诚为制人之本,攻心之本。

可为,可不为

南怀瑾说:“一个人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所选择。”为什么南怀瑾要这么说呢?因为他遵循的是孟子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一个人要先懂得什么不能做,然后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之前的“不为”就是为了“有为”。一个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能成大事者,贵的便是目标与行为的选择。如果事无巨细,必然会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为碌碌无为之人。

“有所为,有所不为”,最难的不是“有所为”而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其实就意味着放弃,而放弃往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放弃意味着失去某些既得的利益,如地位、名誉、福利、家庭,等等。而这些在某些人眼里往往是趋之若鹜的东西,怎能弃之不要呢?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我们权衡轻重、利害、得失,作出正确选择。“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将军奔赴战场,是为了参加一场重要战争,路上为了得到一只小兔,结果丢掉一场战争,你说值不值?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与“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很多机会。只有那些敢于拒绝**,善于放弃某些机会的人,最终才会成功。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其实这里的“不为”,孟子是指先冷静思考,选择自己的目标,然后才能展翅高飞。但如果你没有经过不为,也就很难说知道为什么;有所不为,才知道应该为什么和怎么为什么。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君子加深造诣,以一定的方法,是希望自己有所得。正如大学教人以道,而并不在以知。所以经过考大学和读大学的磨炼,贵在学习和磨炼了学习的方法,也就是道,并不在于学了什么知识或是专业,这样你才有了受用一生的方法,然后可以一生受用这种方法而不断学来的知识,以至受用一生。

子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表面上看,两个人说得差不多,只是表达方式有异。细细追究,大不相同。

据《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有一个叫景春的人,向孟子宣扬当时的两位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以示夸耀。公孙衍曾佩五国相印,张仪曾佩秦国的相印,这两个人都是手握大权、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景春夸耀他们是“大丈夫”的论据是,公孙衍、张仪他们一生气便会发生战争,让诸侯们畏惧,他们一平静下来,天下也平静无事了,所以称得上是叱咤风云的“大丈夫”。

孟子在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什么是真正大丈夫的标准,作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并能将此大道推行到广大民众中去;二是要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南怀瑾用孟子的这些话,指导我们现代人去探索人生的价值。

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有些人富贵起来,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在贫贱中崛起。

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恶的势力摧眉折腰。只有坚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进而赢得光明的前途。

做人要做得顶天立地,就要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品质,保持住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以同样的坚定处理事情。真正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能做到此三点,才真正算得上是大丈夫,算得上是一个纯粹的人。

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便是大丈夫行为。

纵观中国历史,有不少政治家深谙其中的道理,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汉代的曹参就是一例。

曹参原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员大将,天下统一后被任命为齐国的宰相。曹参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叱咤风云,但是在政治上却是门外汉。所以他刚到齐国,就聚集了国中所有的学者,就政治的要领问题请教他们。然而,大家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并且都持之有理,诉之有据。这更令曹参不得要领。后来,曹参又去请教一位精通“黄老学说”的老者,老者告诉曹参一个十分具体的为政要诀,即“话道贵清静而民自定”。话道,即政治的方法,是以清静为宗旨。如此一来,人民自然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曹参听完这一席话,茅塞顿开。

曹参在任中的时候,特别注重人民诉讼与市场纠纷。有官员问他:“政治中不是还有很多其他项目比这两者更重要的吗?”曹参答道:“不然。这两件事处理好了,善恶应得其所,人民得到安宁,社会方有安定,这才有大治。”果然曹参任期内,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萧何丞相病逝后,曹参擢升为中央政府的丞相。赴任之后,他仍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则,对于治国方略,无一变更,全都遵循萧何制订的规章。

曹参出任相国之后,尽管治理范围扩大了,责任更重了,治理的头绪也更多了,但他仍然按照“无为而治”的方略,起用一批忠厚务实的人,斥免巧言好名的人,遵循刘邦、萧何所制定的一系列法令规章,继续贯彻“与民休息”的政策。这种顺其自然,貌以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做法,非常符合当时社会反对动乱、渴望安定的趋势,也非常有利于复苏长期战乱之后凋敝的社会经济。也正是这种率直、自然、无为,才使曹参潇洒自如,毫不费力地充分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最高的智慧,创造出寻常人难以达到的政绩来。

《庄子‘齐物论》中讲:“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意思是说,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势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

在我们身边,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勤勤恳恳,早出晚归。无论大事小事,样样亲力亲为,十分辛苦,但是所负责的工作却经常是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乱成一团。

倘若人人都能懂得“无为无不为”的道理,不要把精力花在琐碎小事上,不拘泥于事务,而是能专注于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主要方向,从而主动地、策略地、自觉地去驾驭之,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也是无为而治的体现。历史上高明的领导者、管理者都知道这个道理。

国学话谋略:

人们总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便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以诚待人的领悟

《论语》中有云: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南怀瑾先生对孔子所说的“为礼要敬”是这样理解的,这种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级对上级行礼要恭敬,上面对下面的爱护也包括在礼的范围之内,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诚恳、真挚,不真诚没有用。

南先生可谓一语道破了人际相处的原则——以诚为本。这一点对我们现代的领导者来说是最重要的提醒。现代的企业或公司领导者常常强调,下属对企业、对公司、对上级要忠诚,然而,却很少有领导者认识到对下属也要以诚相待,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所以,要想你的下属对你、对你的企业忠诚,首先你也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

常言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人才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等到急需时才开始招揽,既来不及,也无法显示诚意,更何谈夺其心而为己所用呢?领导者应该掌握“欲夺其心,理当卑身虚心,诚心待人”的制人攻心之要诀。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都非常好客,各养门客数千,其中,真正尊士识土的要算魏国的信陵君。

信陵君,魏国公子,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昭王死后,无忌之兄安厘王继位,封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他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因此,即使在数千里外的士人也争来投靠他,宾客有3000人之多。当时,各诸侯国正是因为信陵君贤而多客,才不敢加兵于魏。

信陵君卑身虚心待士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他和隐士侯赢的结交。

侯赢是大梁夷门的看门人,年已70岁了,是个隐居的贤土,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信陵君听说他是个贤才,便亲自前往拜访,并送给他厚礼。侯赢不肯受礼,说:“我修身洁行数十年了,决不因穷困而受公子财。”

信陵君特意为侯赢摆了丰盛酒宴,并请了很多宾客。同时,他空着车上左边的座位,自己赶车前往迎接侯赢。侯赢上了车,毫不谦让地坐在上座,想以此试探公子的态度。这时,他见公子赶车更恭敬了。

车骑经过一段路,侯赢对公子说:“我有一位朋友在市场里,想顺道去看看他。”

于是,公子赶着车进入了闹市,侯赢下车去会见自己的朋友朱亥,故意长时间地跟他谈话,斜眼看着公子的表情,而公子却和颜悦色非常耐心地在等着。

这时,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已坐满堂,正等着公子来举酒。市人都观看公子为侯赢执辔赶车。随从人员都在暗中骂侯赢。侯赢见公子颜色始终不变,才向朱亥告辞上车。

等到了家里,公子把侯赢请到上坐,介绍给宾客,宾客都很惊讶。酒过三巡,公子起身向侯赢祝寿。侯赢对公子说:“今天我太烦劳公子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而公子亲自为我赶车迎接,不该停留公子也停留了。可是,我却是想给公子带来一个好名声,所以让公子长时间站在市中。人们都把我当做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个礼贤下士的明主。”

他又说,“我所访的朱亥也是个贤者,他隐居于屠间,世人不知道。”

侯赢这样做,不仅是试探公子能否尊士,也是为宣传公子尊士的声誉。而途中访朱亥也使公子能与贤者结交。后来侯赢与朱亥在公子救赵之战中导演了著名的“窃符救赵”。

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盲目无知耍聪明,总是自以为聪明而逞能,往往在没有看清事情的全局,就通过耍些小手段、小伎俩、小心计来展示自己的聪明,虽然偶尔一两次可以侥幸成功,但最终却会洋相百出、自讨没趣。

聪明固然是造物者的一大恩赐,但是假如聪明过度,反而会危害到本身的生存,聪明反被聪明误。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那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犬马的**啊!真正聪明的会使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他一定会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于他。

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是自作聪明者的座右铭啊!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

培根先生认为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特别善于保密,但保密的原因其实只是他们的货色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手。这种假聪明的人为了骗取有才干的虚名,简直比破落子弟设法维持一个阔面子的诡计还多。凡这种人,在任何事业上都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一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最后只能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头上,斩下他的头颅。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它能让人玩得耳红心跳,初次让人尝到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连自己也玩进去,然而最可悲的是,耍小聪明的人最终也不知自己的劫难从何而起,他们永远不会总结教训。

从前,有两个人结伴穿越沙漠。走了一半路途的时候,水喝完了,其中的一个人因为中暑而几乎不能行动。于是,身体比较健康的那个人决定把中暑的同伴暂时留下来,自己去寻找饮用水,然后带回来给同伴喝。

这个人临走以前把一支枪留给同伴,并且一再叮嘱说:“枪里有五发子弹,我走以后,你每隔两个小时向空中开一枪,枪声会指引着我前来与你汇合。”说完,就满怀信心地找水去了。

躺在沙漠中的中暑者在同伴走后心中充满疑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会不会根本就没打算回来救我呢?

到了傍晚的时候,枪中只剩下一发子弹了,可是找水的同伴仍然没有回来。中暑者心中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相信同伴不会回来了,自己不久就会死在沙漠之中。他开始设想,自己死后,甚至不等到死掉,秃鹰就会飞过来啄食他的身体……想着想着,他终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在绝望之中将最后一发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太阳穴。

最后一声枪声响过后不久,去找水的同伴带着水赶回来了,他还带来了一队骆驼商人,不过,等待他们的只是中暑者的尸体。

提起《红楼梦》,谈到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的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王熙凤的判词是这样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

凤姐“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岂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句话了吗?

凤姐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说她在背后遭骂挨咒,劳心竭力,绞尽脑汁,就是死时的凄凉和死后的寂寞也会使她倍尝苦楚。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干净自在,人缘好,以及中年时儿子的功成名就。的确,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厚道待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连自己的丈夫也数落她,背叛她,她实在是活得好累好苦,而这一切的根源,却在于她的爱耍小聪明。

所以说,对于有才之人,我们应把姿态放低,虚心向他们请教,诚心和他们交往。古人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这句话不无道理。这里所说的“诚”,就是真实无妄,实实在在没有虚假,没有装饰,所以叫诚心。孟子曾说过“人天生存诚”,但这种诚必须经过修养才能达到,因为出于各种动机、**,人往往不诚。所以,诚为制人之本,攻心之本。

国学话谋略:

聪明是人的一种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傲了心性.进而变成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实真正聪明的人会使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会让别人猜不透他,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自己的聪明。卖弄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我们做人,还是应该多点脚踏实地、多点实际考虑,千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能而示之不能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以上这些战术。

两军对垒,聪明的将领常以假相造成对方之错觉,能而示敌以不能,使敌人松懈戒心,而自身却在积极准备,伺机制敌。本来能攻则守,有战斗力,却故意佯装不能攻、不能守、没有战斗力的样子,只是为了最后一举成功。

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朋友要离,个子虽然又瘦又小,却是个无敌的击剑手。他和别人比剑时,总是先取守势,待对方发起进攻,眼看那剑快挨着他的身子时,才轻轻一闪,非常灵巧地避开对方的剑锋,然后突然进攻,刺中对手。

伍子胥向他请教取胜的诀窍,要离说:“我临敌先示之以不能,能骄其志:我再示之以可乘之利,以贪其心,待其急切出击而空其守,我则乘虚而突然进击。”

南怀瑾讲了一个关于自己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教诲:当你十分强大的时候,你就要更加谦虚谨慎,给别人留有余地;但当你处于劣势,十分弱小的时候,那你就要加强自己的信心,告诉别人你能行。

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如果用兵法计谋来说就是诡道中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而“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说白了也就是以强示弱,以弱示强的战略手段。由此可见几千年前孙子的种种手段,不止是在古代军事中可以用,就连现代的商战、做事中也经常被人用到。

三国时的张飞,是以嗜酒成癖而著称的,这是他的一大弱点,经常因此误事。但这弱点也给他帮了大忙。在两军阵前,张飞经常利用自己逢酒必喝,喝酒必醉,醉必打人的形象,麻痹敌人的警惕神经,诱使其上当受骗。

一次,张飞在蜀西一带战败敌军。之后,乘胜追击,一直赶到宕渠山下。敌军首领利用有利的地势据山守寨,坚持不出,五十多天,相持不下。张飞见状,就在山前扎住大寨,每日饮酒,饮至大醉,又坐在山前辱骂。刘备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不但不惊慌,反而立即派人送去三车好酒,还在车上插着“军前公用美酒”的大旗。张飞得到美酒后,不但自己喝,还把美酒摆在帐前,令军士开怀大饮。

那敌军首领在山上见此情景,以为张飞大寨全变成了醉鬼的天下,再也按捺不住杀敌的心情,便乘夜带兵下山,直袭蜀营。当他杀到张飞的大寨时,见帐中端坐一位大汉,举枪就刺,谁知竟是一个草人!等他知道中了张飞的埋伏时,已经晚了,结果被打得大败。

能而示不能,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有能示不能,不能是假,能是本质,是基础。这样才能在敌方麻痹时伺机攻击,战而胜之。运用这一战术,是建立在对战争全局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置敌而不置于敌”的目的,也常采用这种战术。

伪装可以说是很早就被人们用于战争的一种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了人工遮障、迷彩、假目标等战役伪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也以声东击西的战策让苏联和法国吃了大亏。

这些都可以说是兵家诡道的现实应用。就中国兵法而言,以强示弱、以弱示强、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虚张声势、声东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等论述及其行动,都是兵家的精华,并屡收奇效。不露深藏,以强示弱可以说是广纳粮不称王的智慧;而以弱示强,以达目的就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变通手段。

《明史·庄烈帝纪》中说,当时朝中有许多正义之士对魏忠贤等人十分不满,他们伸张正义,联名弹劾魏忠贤,被称为东林党人。但明熹宗昏庸,魏忠贤等人媚上欺下,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几乎被赶尽杀绝。

很快,熹宗病死,弟弟朱由检继承王位,这就是明思宗,即崇祯皇帝。失去皇帝保护的魏忠贤内。恐惧,这时东林党人再一次弹劾魏忠贤。崇祯知道魏忠贤作恶多端,民愤极大,但他知道自己刚刚即位.不便马上行动。于是。里有数的崇祯面对东林党人的弹劾及魏忠贤假意辞职,假装不知道魏忠贤的罪恶,坚持不同意。后来杨所修、杨维垣等大臣上书指责太监崔呈秀企图篡位,而主事陆源登等人也弹劾魏忠贤时,他都假装不知道。

后来嘉兴人钱嘉征上书列举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看见满朝上下一心反对魏忠贤,原来假装不知的崇祯知道时机已到,于是把魏忠贤召来,在朝堂之上当众宣读钱嘉征的信。这让魏忠贤十分恐惧,他马上花大量的金钱让信王府太监徐应元去求情,但。里有数的崇祯拒绝了徐应元的求情,下旨削去魏忠贤一切权力,把他贬谪到安徽凤阳。

魏忠贤被贬去凤阳时,竟然用了千匹好马和八百壮士护送他搜刮来的财宝。崇祯知道后大怒,下令将魏忠贤抓回北京斩首。远在凤阳的魏忠贤知道后畏罪自缢,崇祯又下令戮尸。然后,崇祯开始了大张旗鼓清洗魏忠贤党羽的行动,他把魏忠贤的侄子、侄孙及客氏的兄弟、儿子一一处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韬晦之计达到日的人,装病的司马懿,装疯守王位的朱棣,楚庄王的“三年不鸣”等,其实他们运用的都是韬晦之计。

“韬”原意是剑、弓的外套;而“韬晦之计”,就是说把自己的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让别人注意不到自己,从而完成自己的目的。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宁武子那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聪明能干,在国家政治黑暗时便装糊涂。他那聪明能干是别人赶得上的,但他那装糊涂的本领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而老子也说:“大巧若拙。”由此可见,假装也是一种很高深的手段。

说起假装的手段,虽然人人都会,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装得的,因为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勾践尝粪便替吴王夫差诊病,相信没几个人做得到,但勾践做到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复仇。不管你是假痴不癫、装疯卖傻还是装不知道,你表演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掩藏真实目的。所以当你在假装时,就要装得逼真,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了角色,让旁观者深信不疑才行。

由此可见,生活中无论何种挑战,其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要松懈对手的警戒心理,就要善于运用“能而示之不能”的战术。纵使自己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万不可轻易地将它显示出来。

国学话谋略: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我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以经过修饰的面目对人,不曾戴着假面伪装自己的人比熊猫更稀罕,只是很少有人的伪装能油盐不进天衣无缝,假面在真实世界五光十色的映照下变得如同皇帝的新衣欲盖弥彰……

妥协也是一种智慧

南怀瑾说: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菜根谭》的原文有几句话:“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涉世浅”,年轻人剐刚出来,入世不深,污染也不深;“历事深”,人生经历的事情太多,机械亦深。这个机械,就是代表那个有心计较的妄想,所谓机关用尽,那些烦恼也越多。所以他下面说的:“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做人,人生经验都要通达,但反而不如有些地方马虎一点的好。

南怀瑾先生所谓“有些地方马虎一点”,实际上是说,处世不要过于较真。过于较真的人往往也过于固执、做事太死板,容易走进“死胡同”。因此,人不要一条道路走到黑,一个死理认到底。天下没有过不去的河,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关键是要懂得“转弯”。自己拥有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他人持不同意见时,也可能是对的,或可能有部分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干世界中,难免要和人明争暗斗。但这种争斗有很多种解决方式,“妥协”就是其中的一种。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