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英国的立宪政治
【政党的政治】英国的宪法虽然不是成文法,但是现代欧洲大陆上各国的宪法多以它为模板。18世纪时,英国国王的权力怎样被削减,国会的势力怎样扩张,我们在前面都已经述过了。现在我们再述英国的政党怎样运用政治和内阁对国会怎样负责。英国的两大政党最初出现于17世纪内乱之后:主张君权神授、国教独尊的“骑士党”和主张国会独尊、信仰自由的“圆颅党”。骑士党后来蜕化为现代的保守党,圆颅党蜕化为现代的自由党。直到现代才有第三个党——工党出现。关于英国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度的起源,我们在前面已略述过。英国的政局向来由两大政党来主持,各有依据的党纲,各有实行的计划。中央政府以内阁为中心,所谓的国王不过是一个高拱无为的元首。至于内阁,则由每届国会下议院中占有多数的党人组成,因此多数党的领袖往往由国王任命为内阁总理,叫他选任同僚组成内阁,担负起实际上治国的责任。
【责任内阁的制度】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18世纪前半期乔治一世在位时,这一点我们亦曾述过。当时因为国王成长于德国,不懂英国的语言和政治,亦不常出席国务会议,因此内阁成员往往不等待国王参加就决定一切国家的大事。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就此逐渐形成。英国的国家预算案向来须由国会下议院通过,国会中人倘若对内阁不信任,往往不肯通过预算案。内阁中人既然知道本党在国会中已失去控制的能力,他们就不得不提出集体辞职,退避让贤。英国国王于是任命国会中的反对党人照样改组内阁。不过若原来的内阁相信全国人民和他们是一致的,内阁总理可以请求国王下令解散国会,举行改选,希望可以在新的国会中取得多数的同僚。如果国会改选以后,反对党人仍居多数,那么当然只有集体辞职这一条路了。照此看来,英国的内阁不但对于代表人民的国会负有责任,而且对于全体国民亦负有责任。至于英国国会下议院的议员,虽然自1911年后规定至少每五年应改选一次,但是实际上的任期并不确定,因为内阁遇到重要的问题和国会相持不下时,为了取得确切的民意,随时可以把下议院解散,所以英国的国会对于全国民意的感觉,远比议员任期确定的立法机关灵敏。以上所述的就是现代英国宪政中政党政治和内阁制度的妙用。
【国会本身的改革】英国的国会到了18世纪时,因为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已经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了。例如旧时的城市因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而缩小,但是其代表人数并没有随之减少;新兴的城市因受同样的影响而产生,但是在国会中没有选举议员出席的权利。此外,凡遇国会议员选举的时候,一班政客夤缘奔走,贿赂横行,以至于下议院议员的名额多由上议院贵族私人占有。因为这种情形,一班改革家经过长时间的运动,终于1832年通过了一种国会改革案,剥夺了五十六个所谓“腐化的城市”的代表选举权,另外增设了四十三个新城市;同时将选举权加以扩充,但是大体上仍以有产阶级为限,工人和佃户依然不能拥有选举议员的权利。
【宪章运动】当时一班改革家对于这种不彻底的改革当然不满意,因此他们就提出一种书面的要求,叫作《宪章》,其中重要的条件就是凡公民都应享有选举权,选举时应采用不记名的秘密投票法,国会议员应给以公费以便穷人在选举时可以出席。这班改革家因为提出了这个宪章,所以后人就叫他们为“宪章党”。他们常常进行公开游行示威的活动,广加宣传,征求民众签名,据说竟达一百万人以上。但是国会中人始终置之不理。后来欧洲大陆于1848年大起革命,英国宪章党再次乘机活动,甚至工人方面也曾起骚乱,但是依然毫无结果。直到1867年国会才答应把选民增加一倍,到1884年又增加二百万人。不过仍然有许多较穷的工人不能拥有选举的权利。
【普遍选举的成功】英国人民的选举权自此直到20世纪初才有更进一步的扩充。因为当时不但男子有这种要求,女子亦起来运动,而且运用种种激进的方式去引起国人的注意。经过十年的争论和努力之后,英国终于1917年世界大战正酣时成为一个真正民治的国家,因为国会在这一年通过了一种议案,把选举权给予全国成年的男子和六百万“占有”田地或房屋的女子。我们知道现代女子得以享有选举权本始于1901年的澳大利亚,后来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等国亦于1907年到1915年间照样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但英国如此,就是美国、俄国、德国、匈牙利等国亦都仿行了。因为女子参政是20世纪初民权运动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顺便在此述及。
第二节 英国其他的改革
【言论自由】现代英国除国会的改革外也实行了其他扩充人民自由的办法。人民的自由涉及诸多方面,但还是以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政治集会自由最为重要。18世纪时,英国的法律虽然比欧洲大陆上诸国开明,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民才得到完全的言论自由。这在民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所以现代英国人以享有这种自由而自豪于全世界。
【信仰自由】英国在18世纪时原是一个信仰自由的国家,但是所有旧教徒和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都不允许担任政府官吏和取得大学学位。后来经过长期的运动,这种种限制才得以取消。在1828年时,从前种种限制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的法律都被废止了,不过要以他们担任公职时宣誓不利用地位危害国教为条件。次年旧教徒亦因为国会通过了所谓的《解放案》而得到解放,此后得以享有担任国会两院议员和其他官职的权利,不过他们此后必须不再主张罗马教皇有干涉世俗事务的权利,而且必须声明不再存心攻击新教。从此英国就成为一个真正信仰自由的国家。
【国民教育】19世纪初,英国国内的文盲还是很多的。自从1870年政府方面有国民义务教育的政策施行后,国内设立了许多义务教育学校,因此现代的英国儿童几乎人人都读书,人人都识字。英国报纸的定价本极低廉,购买又极便利,因此现代的英国人几乎人人都阅读报纸,人人都周知世界的大势。我们由此可见,英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世界上富强的大帝国,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
【刑法和监狱的改良】英国的刑法在19世纪初原本很严酷,单就死刑的罪名而论,就有二百五十种之多。后来几经改良,直到1861年才把死罪减少到三种。至于监狱,在当时亦很黑暗,后来经国会派人调查之后,才于1835年通过了一种法律,规定全国监狱应由政府常常派人视察,监狱的行政亦应大加改良。现代世界文明各国改良监狱的运动恐怕要以这次为开端。
【工厂的改良】英国自从产生现代的工厂制度以来,工人生活的困苦真是一言难尽。厂房因仓促建成,简陋不堪,厂主对于工人的福利和卫生更不加注意。工厂的周围,黑暗狭小的工房排列成行,挤在一处,以供工人和其妻子居住。自从蒸汽机被发明应用以后,女工和童工的人数大大增加。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而且工作时间很长,可是辛苦挣来的工资只够糊口。至于成年男工的生活状况,除技术工人外亦和童工相同。后来国会中人受到改革家运动的影响,加以调查之后,乃于1833年把棉毛等纺织厂中童工的工作时间减少,并于1842年禁止女子和儿童再在矿场做工。但是直到1847年,英国法律才把棉毛等纺织厂中女工和童工的工作时间定为每天十小时。英国的劳工改革运动自这次胜利以后,常有进步,到了现代,除德国外恐怕要以英国政府最能为工人谋福利了。
【自由贸易】欧洲其他各国基本上都采取高关税率的政策,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和保护本国实业的发展。不过英国独以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而闻名。英国原本亦深信保护商业的关税政策,而且在18世纪下半期亦曾颁布过种种航业法和贸易法,以致引起了北美洲殖民地人的反抗。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制造家以为自己已有实力和外国竞争,此后乃改用自由贸易的政策,先把从前的谷物法律取消,对于外国输入谷物概不征税。1852年到1867年间,所有关于航业的法令和关税几乎都被废止了。
【自由党的政治纲领】英国从1886年到1906年的二十年间为保守党当国的时代,这时英国人对于改革的兴趣好像很冷淡。到了1906年国会改选之后,自由党人因为有新兴的工党和爱尔兰国民党的援助,代保守党而起,努力于改革的事业,轰动一时,所以此后到1914年可以称为英国改革的新时代,自由党人看到国内多数人的贫穷,认为政府方面非设法救济不可。于是他们提出种种议案于国会,规定工人残废和养老的年金,减少过分劳苦而工资太低的工作,筹划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改善穷人的居住条件,取消贫民窟等。1908年自由党的领袖乔治就任财政大臣,更迅速地进行了改良。他于次年提出一个极著名的预算案于国会时,曾说:“我听见人家说,在太平时代从来没有一个财政大臣敢征收这样重的赋税。其实我的预算是战时的预算,筹到的军费是用来和贫穷作殊死斗争的。我不能不希望而且深信在我们这一代人还没有过去之前,我们已能够进入一个离开贫穷和困苦很远的新时代。”
【贵族院的屈服】乔治的预算案因为对于富人来说负担较重,而且对于不劳而获的富人来说负担尤重,所以虽然国会的代表院通过了,但贵族院中人莫不认为该预算案过于革命,不肯同意。因此内阁就下令解散国会,举行改选。贵族院最终不得不屈服,自由党人对于这次贵族院的反对非常愤恨,所以于1911年提出国会改革议案。从此以后,贵族院遂失去了干涉民意的权能。不过自由党改革的努力最终因为1914年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暂告终止。
第三节 爱尔兰问题
【土地问题】英国国会在19世纪时所遇到的严重问题本来很多,爱尔兰问题就是其中一个。英国人侵略爱尔兰开始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在位时(1154年—1189年)。英国人和爱尔兰人本是异族,所以英国人往往以异族身份夺取爱尔兰人的土地而坐享其成。爱尔兰人曾于16世纪后期女王伊丽莎白在位时和17世纪前期克伦威尔在位时屡起民族革命,流血很多,不但没有成功,而且增加了英国人没收土地的机会。1688年时爱尔兰人又想援助信奉旧教的詹姆斯二世,结果和前几次一样。
【遥领的地主】那班拥有爱尔兰土地的英国人大部分住在英格兰而成为所谓“遥领的地主”(Adsentee Landlords)。在19世纪时他们往往终年不踏足爱尔兰,对于佃户除收租外亦毫不关心,而每年英国人坐享的租金却达几百万英镑之巨。如果佃户没有能力缴纳田租,他们就有立刻被逐的危险。
【佃户的苦况】爱尔兰的农民因为受到英国地主的残酷剥削,所以常常衣食不周。爱尔兰人原本有半数以马铃薯为主要食粮,一旦遇到年岁不丰,他们就会立刻陷入绝境。他们那种困苦的状况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例如1847年全国马铃薯歉收,饿死的人数以千计。此后爱尔兰人因为在本国生活艰难,不得不纷纷迁往国外另求生路,其中移往美国的尤多。五十年间移居国外的爱尔兰人竟达四百万人之多,他们无不对英国恨得咬牙切齿。
【宗教问题】因为爱尔兰和英国的民族血统不同,所以英国的地主安然坐享爱尔兰农民的血汗而不加顾惜,因此引起了土地的问题,产生了民族间极其强烈的恶感。此外还有宗教上的问题,引起了双方多年的冲突。这两国原本都是信奉旧教的国家,自从英国人改信新教以后,他们就强迫爱尔兰人改变信仰。他们建造英国国教的教堂于爱尔兰,逐出爱尔兰旧教的教士而代以国教教徒。爱尔兰的新教徒只占全部人口的十分之一,这些英国国教教士的生活仍以穷苦的爱尔兰人缴纳什一的教税来维持。不过爱尔兰人始终信奉旧教,不肯屈服。当1829年爱尔兰的旧教徒因为《解放案》的通过而加入国会为议员时,他们就开始努力于旧制废除的运动。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奋斗,爱尔兰境内的英国国教和什一的教税终于1869年正式被撤销。
【土地问题解决的运动】英国国会中的爱尔兰议员自从获得这次成功以后,就在巴涅尔(Parnell)的领导下在国会中提出土地问题要求解决。1881年到1903年间,国会中通过了许多议案,使爱尔兰的农民可以受到一种公平的待遇;如果农民有意购买所种的田地,可以向政府贷款,将来再分期偿还即可。爱尔兰的土地问题到此好像有了解决的希望。
【政治问题】爱尔兰和英国因为种族的不同,产生了土地和宗教等困难的问题,不易解决。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所谓的“自治问题”。1801年以前爱尔兰有一个国会,自从1801年英国国会通过《联合法案》(Act of Union)以后,英国国会的上议院另增爱尔兰的贵族二十八名,下议院另增人民代表一百名,爱尔兰的国会就此废止。但是因为英国的国会中英国人和苏格兰人占有很大比例,所以爱尔兰的爱国志士对于这种办法竭力反对。此后爱尔兰人的自治问题就成为爱尔兰问题中一个重要的争论点,双方争持不下,为时很久,而且毫无结果。
【独立的运动】后来英国有名的政治家格莱斯顿(1809年—1898年)亦赞成爱尔兰自治的主张,于1886年和1893年分别提出爱尔兰的自治案于国会,但是最终因为英国人的反对而没有结果。到了1914年,英国国会因为爱尔兰人的长期努力不得不通过自治议案时,又因为爱尔兰阿尔斯特(Ulster)的新教徒反对而没有实行。当时世界大战爆发,这个问题暂告中止。不久乔治也召开过一次爱尔兰宪法会议来讨论自治问题,但是依然没有结果。爱尔兰人到此忍无可忍,乃起而暴动,而且组织了一种共和党,叫作新芬(Sinn Fein),努力于绝对独立的运动。英国政府就用武力去对付他们,发生了许多流血的惨案。至于爱尔兰人后来是怎样自主的,我们将来再去叙述。
第四节 英国治下的印度
【大不列颠帝国的广大】现代世界上的帝国要以英国人所建立的大不列颠帝国为最大,现代世界上的帝国主义恐怕也要以英国人的大不列颠帝国主义最为成功。关于现代世界上帝国主义的情形,我们在后面会详加叙述,现在先述大不列颠帝国的情形。英国在中古初年本来以英格兰岛(亦称不列颠)为发祥地。自从13世纪末吞并威尔士、18世纪初合并苏格兰以后,大不列颠全岛(不列颠和苏格兰的总称)才归入英国人的治下,英国人侵略爱尔兰虽然开始于12世纪,但正式的合并其实是在1801年爱尔兰国会被废止时。此后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合成所谓的大不列颠王国。英国的殖民地虽然自16世纪以来就日有增加,但是大不列颠帝国的名称恐怕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英国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兼称印度皇帝之后。20世纪初所谓的大不列颠帝国其实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中所有英国的领土,面积的广大和人口的众多真是一时无两。
【印度】大不列颠帝国中最重要的海外领土莫过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印度的莫卧儿王朝怎样兴起于16世纪初,怎样隆盛了二百年之后于18世纪初衰落,最终为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所吞并,种种情形我们在前面都已述及。到了19世纪初,英国人在印度的势力已扩展到孟加拉一带,并沿恒河流域而上达于德里城之外。此外,东部沿海一带狭长的地方、半岛的南端和锡兰岛也都在英国人的掌握之中了。至于西部,英国人亦已占有孟买和苏拉特以北的地方。除上述诸地由英国人直接统治外,印度内地还有许多割据自立的酋长亦仰仗英国人的“保护”。至于法国人和葡萄牙人的领土,此时已缩小为纯粹的商站了。但是印度内部还有一个民族的组织起来反抗英国人的侵略,这就是所谓的“马拉塔联盟”(Mahratta Confederacy)。
【马拉塔联盟】这个联盟本来是一种土人酋长的集团,位于孟买以东的地方。各土人酋长间常起内战,英国人乃借口用武力去征服他们。1816年到1818年间双方屡起战事。英国人的武力本来较强,而且联盟内部未能完全统一,所以联盟的一部分领土最终为英国人所吞并。其他残存的小邦虽然仍能苟延残喘,但实际上已变为英国的属国了。
【对尼泊尔的征服】同时住在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古尔卡斯人(Gurkhas)也常常南下侵略恒河流域,他们曾建立小王国名叫尼泊尔,并曾纳贡于中国。英国人于1814年用武力征服了他们,夺取了大部分地方。英国人在印度的领土从此就和我国的西藏接壤了。
【缅甸的灭亡】当英国人正努力征服马拉塔人和古尔卡斯人时,印度东边的缅甸人看到国家危在旦夕,所以先发制人,乘机向西侵入孟加拉。英国人乃于1824年到1826年间出兵战胜了他们,夺取了孟加拉湾东岸的地方。英国人扩充他们的势力于印度东境之外后,野心更大,经过二十五年的和平局面之后,又于1852年对缅甸发起了第二次战争,夺取伊洛瓦底江(Irrawaddy)流域和仰光(Yangon)以下的海岸。1884年和1885年间,英国人进一步征服缅甸全境,千余年来佛教文化的古国到此乃随印度之后而灭亡了。
【对信德和旁遮普的征服】印度西北部印度河流域的下游为一肥沃的区域名叫信德(Sindh),本有土人酋长统治。英国人垂涎已久,而且认为此地是印度西北的门户,所以于1843年借口土人酋长政治腐败而出兵夺取了此地。不久英国人又和印度西北部的锡克派教徒(Sikhs)发生冲突,经过1845年到1846年和1848年到1849年两次战争,最终把他们在印度河上游的领土旁遮普完全夺了过来。印度河流域从此都归入英国的版图,15世纪后半期那纳克(Nanak)所创的一神教所占有的领土此后便失去独立的资格了。
【土兵的兵变】英国人在印度所实行的侵略主义当然引起了印度人的反感,其中以亡国的土人酋长和反对基督教的穆斯林最为激烈。果然在1857年,印度土兵在英国军队中发动了一场极严重的叛乱。他们先在德里城起事,杀尽该地的英国人;勒克瑙(Lucknow)的居民亦群起排外;住在坎普尔(Cawnpore)的英国男女孩童亦被杀了千余人。后来英国人终于以武力平定了乱事,其手段的残忍和叛兵对待英国人相仿。我们由此可见印度人对于英国具有极其强烈的反抗精神。
【印度政府的更换】英国政府看到印度方面的形势十分危险,就把印度的政府从根本上加以改良。二百五十余年来统治印度的东印度公司到了1858年就把政权交出,此后的印度直接由英国国王和国会来统治。英国内阁中设一印度大臣,另外派遣总督进驻印度作为国王的代表。1877年的元旦,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正式宣布兼称印度的女皇。
【印度的进步】英国人自从征服印度以后,虽然对印度人进行种种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压迫,但是也做了许多建设性的工作。印度全境的铁路修建很快,军队的运输和棉花、大米、小麦、靛蓝、烟草等土产品的出口都大为便利。境内纱厂林立、城市繁荣,海外商业在最近一百年来几乎增长了二十倍。此外,用二十余种方言所编的报纸也有八百种之多,教育机关可容纳学生五百万。所以现代的印度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均大有进步。不过近来印度的民族主义者多以为这种种进步实际上还是英国人受益最多,而且印度人在政治上受英国人的支配,始终是一个被压迫的民族,所以他们发起了民族自治的运动,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困难问题,情形与爱尔兰未获自主前差不多。关于这种运动的情形,我们留待后面去述。
第五节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加拿大的人口】英国在西半球的领土也很多,以北美洲北部的加拿大最为广大。当英国人在18世纪中叶从法国人手中夺得加拿大时,加拿大原本只有六万五千多个法国人。英国人允许法国人继续信奉原来的旧教,实行以前的法律,不加干涉。后来美国独立革命时,有许多人逃到加拿大去,其中英国的移民很多,因此英国人在加拿大逐渐增多,慢慢多于法国人了。
【自治政府的成立】当时加拿大的政权多操控在从美国逃过来的英国保王党手中,他们大多属于保守党,因此一部分自由党人于1837年起来革命。同时加拿大的法国人亦因不愿受英国人的统治,乘机作乱。这两起乱事不久就被英国人平定了下去。不过英国政府随即派达勒姆勋爵(Lord Durham)前去调查,他于1840年归国报告,主张应该允许殖民地自治。英国针对殖民地的政策从此发生了变化,此后英国政府对于殖民地总以尽量许其自治为原则。因此,英国的殖民地已和独立国无异,可以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加拿大版图的建立】1867年安大略、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四省为加拿大的领地。此后,西北诸地因铁道铺设之后逐渐被开辟,亦先后设立行省和特区,陆续加入加拿大的版图,其面积比美国还要大。北方一带虽然已进入寒带,但是中部平原产麦甚富,西部高山矿产很多,不失为天然资源很丰富的地方。英国政府对于加拿大也极为放任,虽然加拿大总督由英国国王任命,上议院议员亦由总督指派,实际上上议院议员的选任都由当局的国务总理和多数党主持。同时下议院由各省人民选举代表组成,权力很大,完全和英国国会相同。
【澳大利亚】英国在南太平洋中占有澳大利亚(Australia)、塔斯马尼亚(Tasmania)和新西兰及其小岛,总面积在三百万平方英里以上。澳大利亚大部分地方处于南半球温带,北部接近赤道,气候炎热;中部缺少河道,干燥不宜居人;东南部气候最佳,是殖民的中心区域;岛上金、银、煤、锡、铜、铁等矿产丰富。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风景优美,土地肥沃,均在澳大利亚之上。
【澳大利亚的殖民】18世纪时,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原来为黑种蛮族的居住地,欧洲人不太注意。1787年英国政府才决定把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Botany Bay)作为流放国内罪犯的地方。此后英国的罪犯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人口逐渐增多。19世纪中叶,普通的英国人民迁来的也很多,因此英国政府停止了流放罪犯。1851年澳大利亚的金矿被发现之后,英国人趋之若鹜,使得该地更加繁盛。但是至今澳大利亚仍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
【澳大利亚共和政府的成立】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既然日有进步,于是效仿加拿大的先例,要求组成联邦政府。英国国会乃于1900年通过议案,允许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等六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总督由英国任命。国会分两院,上议院由各州选出六人组成,下议院议员则由全体人民选举产生。现代世界上通行的“不记名投票制”就开始于澳大利亚,进而风行于英美各国,目的在于消除政客贿选的流弊。
【新西兰殖民地】东南方向离澳大利亚一千二百英里的大岛为新西兰。19世纪初才有英国人移居此岛。1840年英国人和土人毛利族(Maoris)签订条约,如果毛利族人承认英国为他们的上国,则英国人会保留一部分地方作为其居住之地,同时英国人建立奥克兰城(Auckland)于北岛。二十五年后新西兰宣布独立,以惠灵顿(Wellington)为首都。
【社会事业】近年来,新西兰以社会改革事业闻名于世界。19世纪末,新西兰的工人很有势力,因此实施了许多有利于工人的办法,例如特设法院以处理劳资的争议,控制私人领地的扩大以及救贫养老等年金的设置等。
第六节 南非
【英国和荷兰的农民】英国领土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南非。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本来是荷兰的殖民地,19世纪初英国和法国相争时,英国就借口荷兰既然归属于法国,那么荷兰的殖民地,英国自当以敌国相待,可以尽情攫取,好望角从此就进了英国人之手。当时其地的居民多是荷兰的农民,英国人占领之后就引进英语,并进行种种改革的事业。荷兰的农民因为不愿屈服,而且不堪虐待,于是在1836年后,大批向北迁移,渡奥兰治河,另建所谓的“奥兰治自由邦”。后来又向北渡瓦尔河(Vaal),建立德兰士瓦(Transvaal)殖民地。当时英国人以为其地还是荒蛮状态,不值得一顾,所以干脆承认了这两地的独立。
【英国人的北进】在1885年时,德兰士瓦东部忽然发现了金矿,于是英国人又趋之若鹜,双方当然不免发生冲突。英国人想于1895年阴谋变更当地的宪法,以便取得政权,但是没有成功。同时好望角殖民地的首相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唆使商人詹姆森(Jameson)用武力逼迫荷兰农民答应,不料又因为消息走漏而失败。双方恶感既深,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总统克鲁格(Kruger)乃重整军备以图自卫,并与南方的奥兰治自由邦结盟。
【南非的战事(1899年)】英国人乃宣称荷兰农民想要吞并英国在南非的全部领土,为了自卫,不得不诉诸武力。而荷兰农民则声称英国人所说的理由,无非为攫取荷兰农民辛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的借口,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国不得已于1899年对英国宣战。荷兰农民因为理直气壮,竟然屡败英国人。当时欧洲其他各国虽然大多同情荷兰农民,但是都不肯出来干涉。最终英国人因为国力雄厚而取得胜利,吞并了这两个荷兰农民辛苦建立的国家。
【南非联邦的成立】英国人获胜以后,对于荷兰农民乃采用宽大的政策,准其自治,以安其心。1910年英国国会又仿照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先例通过议案,把从南非陆续夺来的殖民地合并成一个南非洲联邦(South African Union),包括海角殖民地、纳塔尔(Natal)和上述的两个国家。联邦亦由英国国王任命总督一人,并设两院制的国会。
【英国在非洲的其他领土】除南非洲联邦外,英国在非洲还占有三大处黑人居住地。在海角殖民地的北边有贝专纳兰(Bechuanaland)。在贝专纳兰和德兰士瓦两地的北边有罗得西亚(Rhodesia),这是英国南非公司于1888年和1898年吞并的,此后日有扩大,最终成为英国的属地。在非洲东岸,深入尼罗河上游诸大湖所在地的是英属非洲东部,宜于畜牧业,很是宝贵;同时又是北入苏丹和埃及的要地,地势上尤为重要。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