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三章 屯田垦荒
要在以前,陈际帆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会干农业,而且一干就是上万亩的大手笔。然而现在他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这项被载入史册的大工程。
1939年11月,当欧洲的波兰被德国和苏联成功瓜分之时,当国际上的主要目光都对准欧洲的纳粹时,在中国安徽省的沦陷区中的一片“孤岛”上,几十万难民背着他们的口粮,拖家带口排着长队来到他们将要开始劳动的土地,对着熟悉的荒地挖下了第一锄。
这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如果成功,不仅可以解决几十万难民的吃饭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下子让几十万失去土地的难民重新获得土地,“神鹰”独立师从此将获得这些人无条件的后勤支援。“神鹰”将拥有一个固定的兵源基地、一个稳固的粮食基地和一座无穷的人才宝库。
如果说陈际帆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的话,不是子弹,不是钱,甚至不是粮食,而是读书人。军政大学的学员必须首先是读书人,而四十万人中的几万儿童更需要老师,很多的老师。
黄麓师范的师生们很配合,提前将学生安排毕业来到各个小学校任职,然后又办起了小学教师速成班。全椒、定远、巢县、和县、含山、庐江和无为等地的中学,也相应号召纷纷办起了教师速成班。
1939年的冬天,当一切都被白茫茫的积雪掩盖的时候,无数的小学校却像雨后的春笋般冒了出来。在这片“神鹰”独立师留守的弹丸之地上,仿佛一夜之间到处都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而比这些读书声更加让人热血沸腾的,是白湖农场里数十万拓荒者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这些人的出身背景并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说着不同的方言,但是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在为自己劳动,脚下的这片土地在不远的将来就是自己的。
这当然是陈际帆领导的皖东行政公署的政策,要想安排这么多人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自觉地长期劳作,光给口粮、种子和农具是不够的,还要给政策。
根据皖东行政专员公署公布的政策,白湖农场开垦的土地,前两年的收成上交公粮三成,多余的政府以市价收购,但不允许私自倒卖。从第三年起,农场和农户签订土地使用权协议,简单说就是土地还是集体所有,但是实际上经营权属于开荒的农户。
其实对陈际帆和他的战友们来说,土地问题远比行军作战要复杂,本来一劳永逸的办法是将土地干脆分了,然后而面积摊粮抽税,这个政策大多数人都赞成,可是陈际帆到底是经过党校的,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后果就是随时间的流逝会产生土地兼并,通俗地讲会培养很多大中小型地主,当然就会产生更多的失去土地的佃农。从小就对地主没什么好感的陈际帆当然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他干脆把农村包产到户的经验给借鉴到这里。
政策有了,劳动力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发动所有的铁匠铺开始制作农具。为了解决原料问题,“神鹰”独立师散布在各地的主力团有了新的作战任务,撬铁轨、抢煤炭。
这样大的工程开始后,陈际帆才真正感觉到物资的匮乏,作为这个地区的军政最高长官,陈际帆想尽了一切办法解决物资,可还是短缺。特别是煤炭,本来安徽也算是华东地区的产煤大省,可惜“神鹰”所占的地盘上没有煤矿。靠部队从鬼子的列车上东一车西一车的根本是杯水车薪。
当陈际帆把这些烦心事一股脑儿发给高焕捷和胡云峰的时候,没想到两人全笑了。
由于军政大学的开办,师部的主要干部平时都得呆在学校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给拾掇好了,就连王永也到了军政科去当了老师,现在陈际帆还没这个精力去调查他是不是共产党,因为王处长确实是教学的好手,枯燥的军政科在他的带领下居然红红火火。
“师长,看来您还是不了解市场经济啊。”高焕捷的话让陈际帆莫名其妙,缺东西跟市场经济有什么关系?
胡云峰也补充道:“师长你就是无为县人,应该知道我们现在占据的地方可是一块宝地啊,不但水陆交通发达,而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鬼子,在整个华东华中地区简直成了世外桃源了。”
“世外桃源?就这要什么没什么的地方也称得上世外桃源,你们也太没追求了吧。”陈际帆心想要在东北还差不多,可惜那地方被小鬼子占着。
“师长,您一天到晚都很忙。当然不知道您的皖东地区现在已经成了商人的天堂了吧。无论什么时候,战争都阻止不了金钱和物资的流通,头,你想想,既然有比尔这样的商人肯万里迢迢到这里做军火生意,那中国本土这些跑生意的怎么会放过赚钱的机会呢?对于有些人来说,战争可能会让他们发大财。”
“所以他们就会冒着危险来这里做生意,”陈际帆接过高焕捷的话头,“唉,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就是干情报工作的好处了,本来这些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向你汇报的,可是师长你实在太忙了。”
“这就是你高处长的不对了,你什么都知道,师长和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可犯纪律了啊。”
“哎呀,二位长官,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不过情报工作真的很重要……”
“好了,小高,接着说。”陈际帆不想追究这些事,他想把事情弄清楚。
“是!在皖东这些县做生意的,什么地方的都有,什么背景的都有,当然,日本间谍肯定也在。由于我们制定的商业政策相对比较宽松,所以短短几个月,这里就繁荣起来了。来往的物资什么都有,甚至是军火和药品,不过量很少,价钱也很离谱。对于煤炭、药品、机械、军火这类物资,我已经派人进行了监管,只要是来的一律收,可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啊,我的经费有限啊。”
“师长,我有个想法,以前我外公就是供销社的,我看咱们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供销社,一来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换取所需的物资,二来可以做生意挣钱。”胡云峰说道。
“还可以搞情报!”高焕捷插了句。
“你小子,你以为你中央情报局啊!”陈际帆道。
“师长,你说的中央情报局还没成立呢。现在情报系统规模最大的是军统,不出两年,我们的情报系统也会强大起来的。”
“你俩的建议不错,咱们这帮特种兵现在快成全能的了,管打仗、管教育、管农业还管做生意,真是。这个供销社的头不能由咱们这些有军职的人担任,再说咱们也不懂,我想请王继才老先生帮忙,请他出任总经理,资金由师里出。”
“我同意师长的意见,但是像煤炭这样的战略物资,光靠商人倒腾进来的那点怎么够?我看咱们得想想办法。”胡云峰道。
“离这里最近的煤矿在淮南,鬼子在那里疯狂采煤,然后从连云港和日照等地装船运回日本,淮南附近是二团在活动。罗汉的电报上讲,他的部队现在已经有五个营,手里还掌握着几十支小规模的游击队,人数约一千人。”
“他哪来那么多武器?”
“伪军的,鬼子给伪军的装备全是前期缴获国军的装备,37、38年时由于鬼子进攻的速度很快,好多仓库的军火全落在鬼子手里,现在正好装备伪军,然后就变成二团的装备。”
“好了,先不说这些,明年开春之前咱们暂时不宜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现在大家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白湖农场那边,这是咱们长远的根基。对了,参谋长,供销社的事情你去办。另外商业税收的事情也要有专人监管,咱们还指望着这些钱发军饷、买子弹。”
1940年的春节前后,陈际帆动用了大批资金和粮食,开始给奋战在白湖农场的所有人发放年货,因为只要过完这个年,开春就要播种了,熬过1940年,粮食充足的“神鹰”独立师就会得到跨越式发展,就能收复更多的国土,消灭更多的鬼子。
陈际帆是在白湖农场和沈宗瀚教授他们一起过的年,可没想到意犹未尽的陈际帆回到师部时,高焕捷一脸愁容地报告了一个令他们感到有些手足无措的消息。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陈际帆等人还没有被什么事情搞得手足无措过,可这次的事件让他们简直有些无计可施。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七个穿越的精锐的特种兵手足无措,还有什么事能够让手握上万精锐的“神鹰”独立师少将师长几乎无计可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