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个年龄最轻活泼可爱的孩子”

芜湖扼守皖南门户,是皖省东南水陆交通的枢纽。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和英国领事馆驻地,设立海关,随后英、美、德、日等国在芜开设商行数十家。自此,以鸦片为主的各种洋货纷纷涌入。

清朝大臣李鸿章奏请朝廷将镇江米市迁至芜湖,形成了巨大的米业市场。随着米市的发展,芜湖商业进入繁盛时期,大小商店鳞次栉比,由此产生的店员工人、人力车工人成为芜湖工人阶层的主要部分。

为了使工人受到教育,1917年下半年,语罕和希平创办“义务学校”和“工读学校”。语罕联络王肖山、汪孟邹等12名发起人撰写了《我们的“工读学校”的创办的缘起》一文,分别在北京《新生活》和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刊出,制造舆论,募捐兴学。募捐主要对象是电厂经理吴兴周和日本同学、芜湖绸缎店经理崔祥鸠。

语罕等人在荒山坡上开了一大片地,造了几间屋子作为校舍。学生自治会派学生担任教师,每天晚上上两个小时课。学校男女都收,对象是人力车夫、纱厂工人等。后来,语罕自筹资金,又创办了两所商业夜校,主要招收各商店店员、学徒及其子弟。夜校设有国文、英文、科学常识、算术、商业理论(商业基础知识)簿记、商业历史、商业地理等课程。

语罕除亲自任教外,还动手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有从《新青年》杂志上选出来的,也有汇集的古代劳动诗歌。这些教材后来被编成《白话书信》。他还经常把《新青年》、《新生活》、《新潮》、《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给学生传阅,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运动中去。

有一年春节过后,阴历二月初二晚上,芜湖街上玩灯,人拥挤得厉害。语罕从人丛中冲到工读学校,看见大门紧闭,外边站十来个学生,都候着开门。其中有一个泥水匠,对语罕非常殷勤,很晓得求知识是要紧的事,并且很感激他的教育。语罕上完课临走时,这个泥水匠送了语罕好远!

芜湖工读学校的创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时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发表文章称芜湖工读学校“在芜湖是一个年龄最轻、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的前途希望很大”。

语罕极力主张男女平权,实行男女社交公开、男女同校,允许女子剪发。他还教了三个女学生,都是当地的女子小学教员。从星期一到星期六这六天中,语罕有两天每天五个钟头、有两天每天七个钟头、有两天每天竟至九个钟头的课,然而只有五中、二农、美国教会办的芜湖萃文书院有薪水,商业学校、工读学校、义务学校和当地小学教员都是义务授课。“虽然天天从早上开着电灯起床,晚上十一点钟就寝,声嘶力竭,但是兴趣非常之好,丝毫不觉疲倦。”【注释1】

语罕在致朋友的信中说:“芜湖的社会教育,现在才稍稍有点基础,如工读学校,如第一、第二商业夜校,皆是几个朋友和我一手创办的,而第五中学学生的义务学校,也要我们帮忙,譬如演剧,角色太少,生丑净旦,扭来扭去,只是这几个人出台,所以连我这样配角,也大唱特唱起来,一时不能离开了。”【注释2】

五中、二农、萃文、工读等各校学生后来在黄埔一、二、三各期毕业的很多,对于国民革命都有相当贡献,如曹渊、曹鼎、孙一中、李坦、凌霄、崔有斋等烈士都是工读学校的学生。其他一些学生大半皆能“有所不为”,这是语罕最感欣慰的。

【注释1】高语罕:《入蜀前后》(4),载《民主与法制》1946年第4期。

【注释2】高语罕:《白话书信》,第217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