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创于隋朝,唐太宗继承并健全了科举制度,扩大了庶族地主参政做官的机会,这是贞观时期用人政策的重要变革。同时,唐太宗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仍然沿袭前代的恩荫陋习,致与科举相辅而行。

贞观元年,唐太宗“盛开选举”,兹后又通过科举考试选取才士。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科。明法、明书、明算是关于法律,书法、算学的专门科目,取士有限,而且难以进入政界。故真正谈得上常设科目与作为官员补充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特别是进士科,更是热门。

考试部门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考试日期唐初有所变动,其时因参加考试的土子很多,如承隋制起于当年冬十一月,终于次年春,未免考期匆促,不利人才罗致,故唐太宗接受了刘林甫提出的“今选者众,请四时注拟”的建议。这样,就能收到“选集无限,随到补职,时渐太平,选人稍众”的效果。

贞观十九年,马周以“四时选为劳”应付不了众多选人的考试,就重新恢复原来起于十一月、迄于次年三月的规定。此外,唐太宗还设置了“东选”,便利关东的选人就近东都洛阳考试,不必远涉西京长安。

五代王定保说: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这个说法不甚确切,因为进士科盛于高宗、玄宗、德宗之世。不过,贞观年间进士科的发展是个关键时期,特别是贞观晚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了进士的进身之阶,对于唐前、中期的科举制度的兴盛无疑起了推动作用。

进士仕途优于明经,又为时望所归,自然士子趋之若鹜,故举子考试人数比明经多,录取亦比明经严格。所谓“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显然,进士中举之难已在贞观年间冒头了,以致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榜者比比皆是,甚至有终生未中、老死科场的。世俗流传的谚语,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谓五十岁能考中进士的还算年轻,而三十岁中明经的已嫌年老了,可见进士登第之难。唐人赵锻有诗为证: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也形象地刻画了进士登第的难度。

然而,士子考取进士,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而已。进而成为朝廷命官,需经吏部复试。复试的内容不外经史之类。贞观八年,曾颁“进士试读一部经史”的诏令,就是与进士应付吏部复试有关,说明进士考试试题范围,与明经没有截然区别。如果进士不通经,单凭文笔取胜,往往受到考官的非难。

贞观二十二年,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复试,进士张昌龄、王公瑾等人经考试“文策全下”,两人落第不报。唐太宗久闻两人“并有俊才,声振京邑”,一看金榜无名,急询王师旦,师旦对以“此辈诚有文章,然其体性轻薄,文章浮艳,必不成令器。臣若擢之,恐后生相效,有变陛下风雅。”可见,贞观年间复试进士科目时,还以经义策论为主,与高宗时进士兼试“杂文”(即诗赋)有所不同。进士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授官,充当州县长官的幕僚,或经朝官推荐,以候补官员的资格正式入仕。

唐太宗健全科举制,扩大进士科,是对人才选拔与使用制度的一项改革,在当时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真才实学之士铺垫了晋身之阶。科举制下凡学有专长的士子均可申请州郡贡举,考试合格,再荐之中央考选,改变了魏晋以来州郡中正官垄断选士的做法,从而把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这是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采取以才选官的制度,反过来,科举制又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它能使全国各地赴考的众多才士,尽为唐室效劳。

当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到新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网罗的儒林群英,基本上排除其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的弊病,代之以学识拔士,故以才选作为特点的科举制,自然比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进步。

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使贵族垄断了官场,埋没了人才。鉴于它的种种流弊,有识之士纷纷要求予以改革。隋文帝统一中国,采取以才选官的措施,唐太宗又进一步予以健全。

对此,有学者赞扬道: “弘奖名教,劝励学徒,既擢明经于青紫,将升硕儒于卿相。”当然,唐太宗提拔的这些明经与硕儒既以才选入官,多数必不凭借门第家世,这是唐太宗“任官以才”的科举思想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限制士族地主封建政治特权的意义。

扩大了庶族地主参政掌权的机会科举制健全之后,不仅扩大了庶族地主当官的途径,而且还有机会担任尚书、宰相之类的要职。如隋末孙伏伽出身小吏,大九成宫避暑图业中进士及第,贞观年间位列民部(即户部)侍郎、大理卿等部、卿高官。再如, “家代无名”的李义府,贫士出身,通过考试,入仕朝廷,贞观后期官至宰相。起初,李义府担心家世寒素,不能参与朝政,赋诗感叹云: “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棲”,唐太宗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喻之曰: “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

像李义府那样的寒士通过科举入仕、位居宰辅者,如果说贞观朝还不算多的话,那么贞观以后则比比皆是了。据旧、新《唐书》列传所载,终唐一代,庶族地主拜相者共有一百四十二人,其中不入传者尚有多名,实际数字不止此数。而相应时期中的士族地主拜相者,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可见,由太宗肇始、终唐之世,庶族地主入仕宰辅、位极人臣者,已占优势,从而结束了魏晋以来士族地主垄断仕途、独揽枢机的局面。究其原因,当与扩大科举制有关,所谓“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就是例证。

虽然,庶族地主也有通过门荫入仕、官员推荐,军官上升、皇帝召用的,但是为数不多,仅属支流;而多数官员则由科举入仕,是为主流,这说明唐太宗健全的科举制,为庶族地主参政掌权扫清了道路。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