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我们顺着元江飘流,水寒刺骨,岸上不时传来枪声,我们往那里去呢,飘到那里为止呢,不过,满江的伙伴们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人往往是群性的,元江既是唯一的出路,大家自然趋向这条出路。
一路上,因为有木板在怀,而且又是顺流而下的缘故,倒并不吃力,但内心却是无限的恐惧和忧伤,而孩子们的哭声一直没有停止,哭的心肠都碎了,假使他们的父母把精力用到别的事业上,他们正是天真欢笑的年龄,他们会在美国,会在台湾,挟着书包和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这是我的无能,我对不起孩子,他们的小小灵魂,恐怕永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大概是半夜,我们望到南岸有一团营火,元江铁桥的营火印象正深,大家在江心里便更加发抖了,有的紧攀着悬岩上的小树,望着屿岩的江壁,喘息不语,有的却不顾一切继续划下去,营火所在地似乎是有个渡头,渡头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一堆营火,像天方夜谭故事里的妖宫一样,我们正在犹豫,堤岸后边传来声音──谗
“国军吗?”
“谁叫我们!”大家喊。
“快跑上来,飞快跑过河滩。”
“你们是谁?”
“七九团,我们在截救你们,快跑过来,小心对岸土共射击。”
就这样的,我和李国辉将军见了面,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和他的那炸坏元江铁桥的孙锦贤师长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固执而过份的基督徒,不善讲话,不会应付,是一个最不受人欢喜的人,听说他现在住在台湾,生活很苦,我不知道他的住址,我身边还有他当年在中缅边区摄的照片,想寄给他,写了几封信,请朋友代转,都没有接到回信,不知道没有转到呢?还是他没有回信,抑或他回信了,而我没有收到?一切都在云雾里,整个中缅边区在他的指挥下开辟和壮大,游击队的干部,全部是七九团的部下,以他那样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又不能讨人欢心的人,作起战来,却是无比的凶猛,全部中缅边区的战史离不开他,他的部属不仅没有被缴械,反而打出另一个比台湾大三倍的天地,遍插青天白日旗帜,使联合国大为震惊,但是,他现在是在台湾靠养鸡为生了,我也不太喜欢他那副不知道逢迎的个性,他比石建中将军还要更糟的是,他只是行伍出身,一切不利的因素捆绑着他,听说他在台湾还吃上官司,经过特赦才恢复自由,我怀念他,追随他转战千里,全是他的袍泽,游击战士们都怀念他,但是,他既已被投闲置散,让他投闲置散吧!
见了李国辉将军,我才知道孙锦贤师长出卖大军的经过,讲起来像向孩子们说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但事实竟是真的,原来,当二三七师渡过蛮耗后,便向北前进,一举攻克了元江县城,并派兵据守铁桥,却料不到左等右等,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军始终不来,而陈赓的共军却从河口绕道北上,就在元江县城,双方发生接触,我军第一仗便俘虏了敌军八百人,这应该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却万万料不到,问题就出在这个辉煌的胜利上,天!那一次如果是打一个败仗的话,情形或许会是两样。
孙锦贤师长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前,始终以为和他作战的敌人只不过是卢汉的叛军和土共,可是,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后,他发现俘虏们的口音不对,经过询问,原来是来自山海关的共军野战部队,便是毒蛇咬了他一口,也不足以使他发生那种绝望的哀号,他彻夜的在他司令部走来走去,然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悲伤不已的提出停战的理由,俘虏中一个阶级最高的中尉,坐他旁边,很“客气”的听着,他把局势分析给大家听,如不能“起义”立功,那结局是很明显的了,孙锦贤师长似乎永没有想到,陈赓共军的主力怎么会一时集中在一起?如果不投降,六万大军是可将陈赓驱回元江东岸的,但是,他决定那样作了,谁还有什么办法呢?
只有李国辉将军悄悄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用两条腿飞快的跑回团部,下令战备行军,重行出发,背弃了他那叛变了的顶官上司,悄悄的沿着元江,向南撤退,一直退到水塘,共军南北夹击,才将他团团围住,我们相晤的那一天,他已被围到第四天,枪弹虽有,粮食已绝。然而,就在第二天,我们突围成功,向中缅边境进发,也便从那个时候开始游击,开始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打着另外一种战争,也开始了我们十一年来,用血和泪洗面的生涯。 我们顺着元江飘流,水寒刺骨,岸上不时传来枪声,我们往那里去呢,飘到那里为止呢,不过,满江的伙伴们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人往往是群性的,元江既是唯一的出路,大家自然趋向这条出路。
一路上,因为有木板在怀,而且又是顺流而下的缘故,倒并不吃力,但内心却是无限的恐惧和忧伤,而孩子们的哭声一直没有停止,哭的心肠都碎了,假使他们的父母把精力用到别的事业上,他们正是天真欢笑的年龄,他们会在美国,会在台湾,挟着书包和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这是我的无能,我对不起孩子,他们的小小灵魂,恐怕永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大概是半夜,我们望到南岸有一团营火,元江铁桥的营火印象正深,大家在江心里便更加发抖了,有的紧攀着悬岩上的小树,望着屿岩的江壁,喘息不语,有的却不顾一切继续划下去,营火所在地似乎是有个渡头,渡头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一堆营火,像天方夜谭故事里的妖宫一样,我们正在犹豫,堤岸后边传来声音──谗
“国军吗?”
“谁叫我们!”大家喊。
“快跑上来,飞快跑过河滩。”
“你们是谁?”
“七九团,我们在截救你们,快跑过来,小心对岸土共射击。”
就这样的,我和李国辉将军见了面,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和他的那炸坏元江铁桥的孙锦贤师长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固执而过份的基督徒,不善讲话,不会应付,是一个最不受人欢喜的人,听说他现在住在台湾,生活很苦,我不知道他的住址,我身边还有他当年在中缅边区摄的照片,想寄给他,写了几封信,请朋友代转,都没有接到回信,不知道没有转到呢?还是他没有回信,抑或他回信了,而我没有收到?一切都在云雾里,整个中缅边区在他的指挥下开辟和壮大,游击队的干部,全部是七九团的部下,以他那样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又不能讨人欢心的人,作起战来,却是无比的凶猛,全部中缅边区的战史离不开他,他的部属不仅没有被缴械,反而打出另一个比台湾大三倍的天地,遍插青天白日旗帜,使联合国大为震惊,但是,他现在是在台湾靠养鸡为生了,我也不太喜欢他那副不知道逢迎的个性,他比石建中将军还要更糟的是,他只是行伍出身,一切不利的因素捆绑着他,听说他在台湾还吃上官司,经过特赦才恢复自由,我怀念他,追随他转战千里,全是他的袍泽,游击战士们都怀念他,但是,他既已被投闲置散,让他投闲置散吧!
见了李国辉将军,我才知道孙锦贤师长出卖大军的经过,讲起来像向孩子们说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但事实竟是真的,原来,当二三七师渡过蛮耗后,便向北前进,一举攻克了元江县城,并派兵据守铁桥,却料不到左等右等,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军始终不来,而陈赓的共军却从河口绕道北上,就在元江县城,双方发生接触,我军第一仗便俘虏了敌军八百人,这应该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却万万料不到,问题就出在这个辉煌的胜利上,天!那一次如果是打一个败仗的话,情形或许会是两样。
孙锦贤师长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前,始终以为和他作战的敌人只不过是卢汉的叛军和土共,可是,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后,他发现俘虏们的口音不对,经过询问,原来是来自山海关的共军野战部队,便是毒蛇咬了他一口,也不足以使他发生那种绝望的哀号,他彻夜的在他司令部走来走去,然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悲伤不已的提出停战的理由,俘虏中一个阶级最高的中尉,坐他旁边,很“客气”的听着,他把局势分析给大家听,如不能“起义”立功,那结局是很明显的了,孙锦贤师长似乎永没有想到,陈赓共军的主力怎么会一时集中在一起?如果不投降,六万大军是可将陈赓驱回元江东岸的,但是,他决定那样作了,谁还有什么办法呢?
只有李国辉将军悄悄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用两条腿飞快的跑回团部,下令战备行军,重行出发,背弃了他那叛变了的顶官上司,悄悄的沿着元江,向南撤退,一直退到水塘,共军南北夹击,才将他团团围住,我们相晤的那一天,他已被围到第四天,枪弹虽有,粮食已绝。然而,就在第二天,我们突围成功,向中缅边境进发,也便从那个时候开始游击,开始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打着另外一种战争,也开始了我们十一年来,用血和泪洗面的生涯。 展开全部内容
一路上,因为有木板在怀,而且又是顺流而下的缘故,倒并不吃力,但内心却是无限的恐惧和忧伤,而孩子们的哭声一直没有停止,哭的心肠都碎了,假使他们的父母把精力用到别的事业上,他们正是天真欢笑的年龄,他们会在美国,会在台湾,挟着书包和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这是我的无能,我对不起孩子,他们的小小灵魂,恐怕永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大概是半夜,我们望到南岸有一团营火,元江铁桥的营火印象正深,大家在江心里便更加发抖了,有的紧攀着悬岩上的小树,望着屿岩的江壁,喘息不语,有的却不顾一切继续划下去,营火所在地似乎是有个渡头,渡头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一堆营火,像天方夜谭故事里的妖宫一样,我们正在犹豫,堤岸后边传来声音──谗
“国军吗?”
“谁叫我们!”大家喊。
“快跑上来,飞快跑过河滩。”
“你们是谁?”
“七九团,我们在截救你们,快跑过来,小心对岸土共射击。”
就这样的,我和李国辉将军见了面,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和他的那炸坏元江铁桥的孙锦贤师长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固执而过份的基督徒,不善讲话,不会应付,是一个最不受人欢喜的人,听说他现在住在台湾,生活很苦,我不知道他的住址,我身边还有他当年在中缅边区摄的照片,想寄给他,写了几封信,请朋友代转,都没有接到回信,不知道没有转到呢?还是他没有回信,抑或他回信了,而我没有收到?一切都在云雾里,整个中缅边区在他的指挥下开辟和壮大,游击队的干部,全部是七九团的部下,以他那样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又不能讨人欢心的人,作起战来,却是无比的凶猛,全部中缅边区的战史离不开他,他的部属不仅没有被缴械,反而打出另一个比台湾大三倍的天地,遍插青天白日旗帜,使联合国大为震惊,但是,他现在是在台湾靠养鸡为生了,我也不太喜欢他那副不知道逢迎的个性,他比石建中将军还要更糟的是,他只是行伍出身,一切不利的因素捆绑着他,听说他在台湾还吃上官司,经过特赦才恢复自由,我怀念他,追随他转战千里,全是他的袍泽,游击战士们都怀念他,但是,他既已被投闲置散,让他投闲置散吧!
见了李国辉将军,我才知道孙锦贤师长出卖大军的经过,讲起来像向孩子们说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但事实竟是真的,原来,当二三七师渡过蛮耗后,便向北前进,一举攻克了元江县城,并派兵据守铁桥,却料不到左等右等,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军始终不来,而陈赓的共军却从河口绕道北上,就在元江县城,双方发生接触,我军第一仗便俘虏了敌军八百人,这应该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却万万料不到,问题就出在这个辉煌的胜利上,天!那一次如果是打一个败仗的话,情形或许会是两样。
孙锦贤师长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前,始终以为和他作战的敌人只不过是卢汉的叛军和土共,可是,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后,他发现俘虏们的口音不对,经过询问,原来是来自山海关的共军野战部队,便是毒蛇咬了他一口,也不足以使他发生那种绝望的哀号,他彻夜的在他司令部走来走去,然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悲伤不已的提出停战的理由,俘虏中一个阶级最高的中尉,坐他旁边,很“客气”的听着,他把局势分析给大家听,如不能“起义”立功,那结局是很明显的了,孙锦贤师长似乎永没有想到,陈赓共军的主力怎么会一时集中在一起?如果不投降,六万大军是可将陈赓驱回元江东岸的,但是,他决定那样作了,谁还有什么办法呢?
只有李国辉将军悄悄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用两条腿飞快的跑回团部,下令战备行军,重行出发,背弃了他那叛变了的顶官上司,悄悄的沿着元江,向南撤退,一直退到水塘,共军南北夹击,才将他团团围住,我们相晤的那一天,他已被围到第四天,枪弹虽有,粮食已绝。然而,就在第二天,我们突围成功,向中缅边境进发,也便从那个时候开始游击,开始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打着另外一种战争,也开始了我们十一年来,用血和泪洗面的生涯。 我们顺着元江飘流,水寒刺骨,岸上不时传来枪声,我们往那里去呢,飘到那里为止呢,不过,满江的伙伴们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大难临头的时候,人往往是群性的,元江既是唯一的出路,大家自然趋向这条出路。
一路上,因为有木板在怀,而且又是顺流而下的缘故,倒并不吃力,但内心却是无限的恐惧和忧伤,而孩子们的哭声一直没有停止,哭的心肠都碎了,假使他们的父母把精力用到别的事业上,他们正是天真欢笑的年龄,他们会在美国,会在台湾,挟着书包和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这是我的无能,我对不起孩子,他们的小小灵魂,恐怕永不会原谅他们的父母。
大概是半夜,我们望到南岸有一团营火,元江铁桥的营火印象正深,大家在江心里便更加发抖了,有的紧攀着悬岩上的小树,望着屿岩的江壁,喘息不语,有的却不顾一切继续划下去,营火所在地似乎是有个渡头,渡头上空无一人,只有那一堆营火,像天方夜谭故事里的妖宫一样,我们正在犹豫,堤岸后边传来声音──谗
“国军吗?”
“谁叫我们!”大家喊。
“快跑上来,飞快跑过河滩。”
“你们是谁?”
“七九团,我们在截救你们,快跑过来,小心对岸土共射击。”
就这样的,我和李国辉将军见了面,我们是老朋友了,他和他的那炸坏元江铁桥的孙锦贤师长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固执而过份的基督徒,不善讲话,不会应付,是一个最不受人欢喜的人,听说他现在住在台湾,生活很苦,我不知道他的住址,我身边还有他当年在中缅边区摄的照片,想寄给他,写了几封信,请朋友代转,都没有接到回信,不知道没有转到呢?还是他没有回信,抑或他回信了,而我没有收到?一切都在云雾里,整个中缅边区在他的指挥下开辟和壮大,游击队的干部,全部是七九团的部下,以他那样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又不能讨人欢心的人,作起战来,却是无比的凶猛,全部中缅边区的战史离不开他,他的部属不仅没有被缴械,反而打出另一个比台湾大三倍的天地,遍插青天白日旗帜,使联合国大为震惊,但是,他现在是在台湾靠养鸡为生了,我也不太喜欢他那副不知道逢迎的个性,他比石建中将军还要更糟的是,他只是行伍出身,一切不利的因素捆绑着他,听说他在台湾还吃上官司,经过特赦才恢复自由,我怀念他,追随他转战千里,全是他的袍泽,游击战士们都怀念他,但是,他既已被投闲置散,让他投闲置散吧!
见了李国辉将军,我才知道孙锦贤师长出卖大军的经过,讲起来像向孩子们说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但事实竟是真的,原来,当二三七师渡过蛮耗后,便向北前进,一举攻克了元江县城,并派兵据守铁桥,却料不到左等右等,一天一天的过去,大军始终不来,而陈赓的共军却从河口绕道北上,就在元江县城,双方发生接触,我军第一仗便俘虏了敌军八百人,这应该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了,却万万料不到,问题就出在这个辉煌的胜利上,天!那一次如果是打一个败仗的话,情形或许会是两样。
孙锦贤师长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前,始终以为和他作战的敌人只不过是卢汉的叛军和土共,可是,在俘虏了那八百人之后,他发现俘虏们的口音不对,经过询问,原来是来自山海关的共军野战部队,便是毒蛇咬了他一口,也不足以使他发生那种绝望的哀号,他彻夜的在他司令部走来走去,然后,召开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悲伤不已的提出停战的理由,俘虏中一个阶级最高的中尉,坐他旁边,很“客气”的听着,他把局势分析给大家听,如不能“起义”立功,那结局是很明显的了,孙锦贤师长似乎永没有想到,陈赓共军的主力怎么会一时集中在一起?如果不投降,六万大军是可将陈赓驱回元江东岸的,但是,他决定那样作了,谁还有什么办法呢?
只有李国辉将军悄悄的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用两条腿飞快的跑回团部,下令战备行军,重行出发,背弃了他那叛变了的顶官上司,悄悄的沿着元江,向南撤退,一直退到水塘,共军南北夹击,才将他团团围住,我们相晤的那一天,他已被围到第四天,枪弹虽有,粮食已绝。然而,就在第二天,我们突围成功,向中缅边境进发,也便从那个时候开始游击,开始过着另外一种日子,打着另外一种战争,也开始了我们十一年来,用血和泪洗面的生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