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追求的是天道。
他所追寻的天道不可触碰不可言说。
这种天道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每天都能够感受得到。
但是却说不出来,他究竟是何模样,也说不出来他究竟该走向何处。
可是。
孔子所追寻的道更多的却是跟人有关的道。
诸侯征战,天下大乱。
在这样一个动辄战争的时代。
他想要拯救的是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
他想要实行的仁政,又何尝不是想要将这些普通人救于水火之中。
两个人都在追寻道,但是他们所追寻的道却并不是同一样东西。
或许!
相对来说。
老子所追寻的道要更加的远,更加的高,更加的不可捉摸。
也正是因为远道不可琢磨,所以老子最终选择了隐于世。
因为他知道,就算他真的知道了,知道究竟为何物。
一个平台一己之力也没有办法改变得了什么。
这天道存于是不可改变,不可因为他一人之力而有丝毫变化,也不可能因为千千万万人之力而有所改变。
这存在于世的东西,本就是如此,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有所改变。
不能改变,却要探究。
只是因为,想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孔子问道,“敢问何为天下之大?”
孔子问的真心实意,可是老子在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却是摇了摇头。
“老夫何敢言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为物,恍惚之间,先天地生不可名状。”
孔子在听到老子的这番话来的时候,他的心里又何尝不是悲痛难安。
“王朝统治崩溃,这天下师道已久,诸侯征战,邦 国无序,君臣自谋,人心涣散,战争一触即发,天下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吃不饱穿不暖,我的水深火热,如此状况,当真不知从何处来收拾起!”
“孔丘读遍了,诗书礼易乐,本想要从这书中找到答案,可是,最终却不免让人失望!”
老子在听到孔子的这番话了之后,确实沉默了,片刻之后他终究还是给出了自己所谓的答案。
“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人知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皈依天道,天下自然太平!”
孔子在听到老子的这番回答了的时候点了点,“是的,正如同夫子刚才所说的一样,皈依天道,天下自然太平!”
“可是这所谓的天道究竟为何物,天道是一种规律,可是这样的规律究竟在何处,怎样的规律才是能够使天下太平的规律?”
孔子这一生中能列国,想要达到的便是如此。
天道来自于自然,这个世界早就已经存在了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存于这天道之中,也能够感受得到这天道的存在。
可是,我们却探究不出来,这天道究竟为何物,更不知道这天道究竟是何等模样。
正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不知该如何才能够皈依天道,不知该如何才能够天下太平。
孔子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也忍不住一阵不安。
老子所说的道理他都明白,可是,这些事情,又谈何容易。
孔子不得其解,只能够追问老子,“就如同夫子刚才所说一般,皈依天道就能够天下太平,那又该如何让君王知道这些道理,明白这些道理,认同这些道理!”
老子淡淡的笑了笑,花白的胡须被一缕昏黄的烛光照成了暖黄色,倒也多了一丝可爱。
“君王又怎会需要明白这些道理?”
“君王有江山,社稷有王位,有兵马,他们有刀剑,有法律,有牢狱……”
“他既然有了这些东西,他又如何要懂得这些道理,他又如何又在乎这些道理?”
孔子被老子的这番话给噎住了,他抬了抬脖子,愣了一下说道,“那也要看这是谁讲的道理是否有道理!”
老子在听到孔子所说的这番话了之后,沉默了。
“我曾听说,富者送人以财,智者赠人以言,我今日便窃智者之名,年轻人,我有几句话想要送给你!”
“你记住了!”
“聪明但却好议论他人者,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雄辩而言人之恶者离危险也就近了。”
“为人之子,不要过多的去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人之臣,你不要过多的去讲究自己的思想。”
孔子忍不住叹息了一声,他整个人就好像颓了下来一样。
“夫子刚才所说或是发自内心,如果,真的如同父子所言,就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这天下大乱而不管吗?”
“先生,其实孔丘以为,治国之道应当以德为政,以礼为本,我心中所想,便是先将一国治理好以仁义为国,这便是为天下之人树立典范之后,各个诸侯国望而自愧,放弃战争。”
可是,老子在听到孔子的心中所言了之后,却是笑了一笑。
“天下本就有道,又何必要问之于理?”
“礼者乱之首也,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施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讲礼仪之时,就是师道之日!”
“既然问礼,那必定已经天下大乱?”
老子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心不在焉。
他对于这天下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可是孔子对于这天下的认知,对于仁义的理解,对于仁义治国的理念,老子并不认同,可是他也并没有改变。
或许不改变不劝说,就是他心中所谓的天道。
“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万物自然,老子已经参透了万物自然,他也知道人在于这万物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和脆弱,我们无力改变,自然若是改变自然,我们生于自然那边是改变自己,被改变了的人又如何能够活得下去,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已经开始受到了反噬。”
“虽然刚才老师所说的这番话,我有点没有听明白,但是,我却能够感觉得到老子说的的确是很有道理,施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讲礼仪之时,就是师道之日,既然问礼,那必定已经天下大乱,这句话我虽然不明白,但是,和孔夫子问道的原因完全契合,问礼之时天下大乱。”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