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餐厅,等待我们的是杉田先生做的美食。松代女士今天跟我们一起吃饭。吃完早饭,在茶室里进行了正念体验,然后听了约2小时的讲座,现在已经接近下午2点了,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所以吃得格外开心。
松代女士边吃边说:“杉田的厨艺果然很棒!顺便问一句,睦睦,你吃东西的时候心情如何?”
“很开心!”睦睦元气满满地回答。
“看得出来。那反过来,长时间不吃东西是什么心情呢?”
“焦虑、空虚、难过、想吃东西!”
松代女士点了点头。
“是的,大家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请记住,对大脑来说,吃东西代表快乐。在中大奖、按摩的时候,大脑的运行机制也是这样的,会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
“快乐中枢?”
“就是大脑中能感受到‘快乐’的地方。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在体内转化为糖类,能够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专业一点的说法是,刺激的是大脑的腹侧被盖区,使得与其相连的伏隔核释放快乐之源——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物质。”10
这时我才意识到松代女士的讲座又开始了。在餐桌上听减肥讲座,真是不可思议的体验。
“很多东西能刺激快乐中枢,例如香烟、酒等。不仅如此,购物、浏览社交媒体、玩游戏等非实物体验也是同样的原理。”
“接下来是提问时间。”松代女士继续说,“大家认为糖分和香烟哪个带来的快乐程度更高呢?”
“肯定是香烟吧。”
“其实,正确答案是糖分。我知道答案有些意外,不过仔细想想,对生物来说,‘吃’是头等大事。为了不让我们忘记吃东西,大脑会将‘吃东西’和‘感觉快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松代女士越说越兴奋,滔滔不绝。
“传统的减肥方法要么限制热量摄入,要么限制糖分摄入,都忽略了‘吃东西’等于‘快乐’这个基本的大脑机制。摄入的热量减少了,身体自然会变瘦,这个道理小孩子都能理解。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安抚想吃东西的欲望,最后只能靠自制力坚持下去。这些方法是对大脑的折磨。正是因为现有的减肥方法都停留在最浅薄的层面,才导致肥胖成为社会性问题。”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