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思考一下,在工作中是否有这样的习惯—本来这个事情应该今天做,但自己打开电脑,正准备做的时候,内心忽然有另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今天已经这么累了,明天再做吧,结果,你就听从了这个声音,关闭了电脑,去开始自己休闲的生活。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时候,也有许多重要的事情,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没有立刻去做。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去拖延,去逃避责任。我们总是想着“有空再做、明天做、以后做、再等一会儿、再研究(商量)一下……”这都是在为拖延找借口。但我们真正要解决问题,只有一个解决方法—马上行动,一分钟也不要推迟。
有时候即使只是推迟一分钟,也许好事就会变成坏事。实际上,职场中,每个人都有拖延的坏习惯,只是拖延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但是,优秀员工会将这种冲动扼杀在摇篮里,他们时刻提醒自己“绝不拖延,立即行动”。
可见,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人,其秘诀就是,该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绝不拖延一分钟。你问题的积累是因为你拖延的坏习惯,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工作,你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这样下去,最终只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记住:在工作中,每一分钟都非常重要。拖延时间,只会使我们在“现在”这个时期更加懦弱,并期待于幻想。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想着事情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始终都不能取得成功。而且,有拖延心理的人心情总是不愉快,总觉得疲乏,因为应做而未做的事总是给他压迫感,拖延一分钟,并不能节省时间和精力,相反,它会更加消耗你的心力,甚至让你失去工作机会。
孙浩是一家知名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他策划的文案总是很有创意,这让老板对他格外器重。一次,老板将新签约的一家大客户的广告策划案交给他来完成,并告诉他最迟在月底完成。孙浩接过任务后,心想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不用着急开始,他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
于是,他每天都不急不慌地浏览网页、看看报纸、聊聊天,想着等到最后几天开始做一样可以完成,不必这么着急。
当孙浩玩得差不多了,准备开始工作了,却被老板叫去参加一个广告学习研讨会,耽误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但他还是不着急,想着,那就第二天再开始做吧。
可是他没想到,第二天公司电脑集体中毒,全部拿去电脑公司维修,又耽误了一天。没办法,孙浩开始找借口,跟老板多要了一天时间,下班后自己再回家赶夜车,匆匆写了一份策划方案交了上去。
由于策划方案写得仓促,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客户又催得急,连修改的时间都没有。最后导致客户不太满意策划方案,公司为此赔偿了客户很多钱。虽然孙浩很有创意,但是讲究原则、办事严谨的老板,还是将他辞退了。
员工一定要独立,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作,绝不能有拖延的情况。优秀的员工不仅能守时,而且他们还深知,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佳的开始时间是现在,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今天。
约翰·丹尼斯先生曾说:“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自己完成。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对象。”
但是,现实工作中就是有那么一种规避责任的人,他们总是消极对待,做事拖沓,效率很低,也不愿意参与竞争。
小李是某咨询公司经理,同时兼任很多公司的顾问。一次,他与某大型企业高级经理一起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问题。在立项初期,该公司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得不错:识别、确定关键问题;确立目标,形成策略,起草计划,一步一步都做得很好。小李看到他们的方案后也很满意,于是放心地离开了该公司。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六个月后当小李再回到那个公司,想看看有什么变化,他们的方案能否解决问题时,小李看到的还是以前的面貌。从总裁到工人,没有一个人按计划行事,问及原因,经理们解释说:“太忙,其他事情插上来了”“与其他人接触不上”“碰上了麻烦,计划搁置了”。小李不禁摇头苦笑,对经理们说:“其实,这些都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们的工作惰性。如果你们抓紧时间,立项之后立即付诸行动,相信绝不会是现在这样的状况。”
一家大公司竟然如此,可见不能将责任落实有多么大的危害。或许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有关,除去这个原因,放在个人层面上,其实就是拖延惹的祸,换句话说,就是拖延捆住了员工的手脚。因此,每个员工要在责任的落实过程中保持高效率,不要拖延,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业绩,同时也是自己成功的基础。
阿辉和阿城是大学室友,大学毕业以后,他们俩同时被一家公司聘为产品工艺设计员。起初,公司给他们的月薪是很低的。
阿辉对低薪水感到愤愤不平。为此,他经常抱怨、推卸责任,还在工作时间和同事聊天,根本没有把工作的事情放在心上。
渐渐地,他养成了拖拉的坏习惯,办事效率极为低下。要他星期一早上交的方案,到星期二早上依然尚未做完,经理批评他,他带着情绪工作,把方案做得一塌糊涂。再后来,阿辉根本没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而是一味地推卸责任。
阿城则不同:他虽然对底薪也感到不满,但他从未抱怨、闹情绪,他坚信机会来自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今天的努力,才能换来明天的收获;机会随时都在你身边;主动负责,实际上就是主动抓住机会。他下车间,熟悉工作流程,他的勤奋努力引起了厂长的注意,不久,阿城就被提拔为厂长助理。而阿辉因为对工作总是一拖再拖,最后被公司解雇。
担任厂长助理一职后,阿城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依然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一些重要、紧急、需要决策的事情,他会及时向厂长汇报,并督促各部门坚持及时把工作做好、做到位。在阿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下,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个拖延,一个高效,导致两个人的结果不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曾经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叫作“力量分析”。他描述了阻力和动力的两种力量。他说,有些人一生就是因为拖延的坏习惯束缚住了前进的手脚;有的人则是一路踩着油门呼啸前进,比如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勇于负责的精神。
可以说,库尔特·卢因的这一分析同样适合于工作。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中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你就应该把你的脚从刹车板—拖延上挪开,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你应该做的工作尽心尽力的做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