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丰收

辛苦了大半年的培植跟护理,红薯秧苗的播种终于可以收成了。

陇西全城百姓们集体沸腾。

这天,各个村镇的田地庄稼上都齐聚了一大片乌泱泱的人头,百姓们一个个像是被注入了鸡血一样,无比的兴奋。

他们虽然对红薯,地瓜等别名东西还是很陌生,可是看着庄稼田地上的成果,他们对此非常满意。

很早以前,钦差大臣就跟他们说明了红薯的用途。

可生吃,可煮着吃,可炒着吃,还可生吃,最后还能烤着吃……总之吃的法子多多。

现在,各个村镇的里长们都得到了消息,对各村镇的庄稼田地进行红薯的收割。

于是,三三两两的百姓们,他们自己组合成一团队,扛着锄头,铲子等等农用工具,齐聚在田地上。

上屯的田地。

以李青衣钦差为首,李恪等人都已经纷纷开动了对红薯田地的开挖。

松软的泥土一行行被掀翻而起,将那埋葬在泥土之下的硕大红薯给一个接着一个扒拉出来。

看这丰收的成果,原来之前钦差大臣对他们说过的话,一亩地即可产量上1万斤红薯是不成问题的。

如此神圣的农作物,果真是让他们众人大开了眼界。

现在终于亲眼目睹上这神圣农作物的大丰收,百姓们再度被深深震撼了。

田地上,那些激动的百姓们,他们纷纷跪拜土地上,忍不住激动的嚎嚎大哭。

跪拜钦差大臣,跪拜天地!

今年的冬天,他们再也无需担心会挨饿了。

红薯的大丰收,一棵红薯几乎都能结上七八个的硕大红薯,这样的神圣农作物,举世罕见。

红薯的大丰收,让他们各家百姓们的家中粮仓也有了过冬的储备粮食,百姓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众乐乐时候,李青衣快手快脚的搭建好了一个土窑子,一边烧火通红。

小伙们为此都震惊了。

这是什么样的骚操作?

已经被大火焚烧得无比通红的土窑子,上面开了个口子之后,一个个硕大如同拳头一样的红薯就被丢了进去。

接着,将土窑子给的大块红彤彤泥土给棒碎去,全部掩埋成好似一座小坟墓一样。

李恪忍不住问道:“咳咳……长安,你这是要干什么啊?你这……”

“嘿!这就你们都不懂了吧?这叫窑地瓜,等会儿,绝对会让你们都给馋哭的。”李青衣故意卖了个关子。

人小鬼大的李愔却不相信:“馋哭?我可不相信。至今能够让我念念不忘的也只有那烤鸭子了。”

得!

烤鸭子的事情已经是过去式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李青衣为此懒得继续浪费口水之争。

于是,当半炷香过去后。

李青衣刨开了土窑子。

顷刻间,空气中随之就蔓延着一股无比浓烈的泥土烤制的香味。

那是红薯特有的烤制味道,绝对会成为这大唐天下的第二绝味。

啊!

那是什么味道?

怎么会如此的叫人上头?

众位小伙伴们都一一围拢了上去,睁大了一双双360度的眼睛眸子,死死的盯着正在扒拉土窑子下的宝贝儿。

一个个的流淌了一地的蛤蟆子。

见此般,李青衣直接一个白眼丢了过去:“呵呵,刚才你们一个个的不都是很神气的么?怎么现在一个个都成了馋猫儿了?”

“李长安,你别说话,赶紧扒拉,这味道……”

真是天下一绝啊。

李恪忍不住催促起来。

“长安哥哥,你快点嘛。”

小六子李愔的故作娇柔,正叫人生出了一身鸡皮疙瘩来。

李青衣真想一把香呼过去,不过孩子还是忍住了,一个个伙伴们的着急催促,像是赶着要去投胎似的。

“哇!这红薯怎么会……”

一个个被烤制成金黄样子?散发着浓烈的味道。

众位伙伴们一个个如同是饿死鬼投胎一样,相互抢夺中。

当他们一口咬下之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那样的味道,可以说是绝美吧,使用人类的语言都不知道如何去形容了。

一个个的恨不得要将舌头给咬断了。

呜呜……

李长安,为什么我们不早点认识你啊?人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好吃的东西?可他们竟然还是第一次吃到?

宁可折寿少活上10年,他们也要吃上一口。

“哇……烫烫……好烫嘴巴……”

猴急的伙伴们,一个个嘴巴被烫得话说都不利索了,可却是没法阻挡他们大快朵颐的决心。

哪怕要将舌头给咬断去,他们也不想停下。

一个个伙伴们都如同是饿死鬼投胎一样,李青衣看着他们,只是笑笑。

将这土窑子烤地瓜给提前了千年,也是那怪伙伴们纷纷相互抢食了。

不出半刻钟,满满一个土窑子下的烤地瓜几乎都被扒拉见了底。

而最后伙伴们都是一个个被吃撑了,都是顶着一个个圆鼓鼓的肚子,扒拉地上,动都不想动一下。

当一个个村镇里长赶着要来见李青衣这钦差大臣时候,他们见着几位皇子以及李德謇这个过国公世子全部都扒拉地上。

一个个肚子都是圆鼓鼓样子,还以为发生了些什么惊悚的特大事情哩,彼此都被惊吓了一大跳。

后来,他们里长才知道那是吃了烤地瓜事情给闹腾的。

话说,这烤地瓜的味道真是天下一绝啊。

“各位,你们都齐齐来找我,都有什么事情吗?”

李青衣慢悠悠剥开了一个烤地瓜,吃完了之后,才是问道。

嗯!

这烤地瓜的味道还真是美味的不得了。

难道是因为使用了这大唐的泥土来烤制的?故而才让这烤地瓜散发着古典的特有味道?

会是这样么?

“回禀李钦差,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这上屯,中屯,跟下屯红薯大喜丰收,我们都是来做请示的,这红薯该怎么样个制度分配发放?”

毕竟红薯的秧苗有限,可不是每个村镇的百姓们都能每家每户播种种植的。

当初,李青衣将此红薯秧苗给发放下去,曾经对他们各个村镇的里长说了这么一句话:懒惰之人不可发之。

只有务实脚踏实地的才享有发放的资格。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