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格局

第一三五章 格局

刘成高也明白,苏民生对他不是很待见,能叫他一个人过来吩咐,而不是行动科的其他两位股长,方不为肯定在其中出了力。

他之所以看着方不为,不就等着这一天吗?

都他娘的喝酒误事,刘成高暗暗的骂着自己。

他刚回家,家里人就告诉他,说有个姓方的下属找他,没说什么事。

刚刚说完,苏民生的电话就又打了过来,让他立刻回归本部,紧急集合,刘成高再笨,也知道出了大案。

要是他没出去喝酒,说不定已经跟着方不为立了一半的功劳了。

“科长放心,老刘明白!”刘成高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又对方不为说道:“全股自我以下,随时听你调令,要人有人,要钱……”

刘成高瞄了一眼苏民生,“自然有科长在!”

方不为哭笑不得,这个老贼,处处都透着奸滑。

他也不客气,直接让刘成高调人,先对电讯科从电话局查来的电话名单进行调查。

因为好多电话号码在架设的时候,不一定会用使用本人的信息,比如说这几张纸上,有好多都只是单位和公司。

方不为先让刘成高查的,是从四十二十日开始,一直到现在和何世荣通过话的人物的具体信息。

特别是四月二十三日左右和这几天,只要是重复过的,就很有可能和委托刺杀自己的金主有关。

冯家山这边也来复命了,说是已经让手下盯住了那位付老板在南城的仓库。但现在是深夜,就算想再打听付老板的身份和落脚的地点,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等天亮以后再说。

方不为也明白,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案子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查,光着急也没用。

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静下心来再好好想一想,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刘成高也去而复返。方不为交待的事情,他已经安排下去了,觉的调查一些个人信息,对缉捕股来说是小菜一碟。刘成高向方不为保证,天亮之后,一定会有结果。

方不为心里呵呵了一声。

刘成高以前,尽干的是打手的活,论调查暗访,比情报科差远了。不看别的,一看冯家山就知道了。方不为刚刚要他组建调查队,看他那副为样的样子?

为了应付马春风,为了让苏民生和刘成高死心,方不为不得不先如此安排,这也是他觉的心累的原由。

刘成高现在不担心方不为把他撇一边了,反而担心苏民生在中间使坏。所以打定了主意,只要有机会,就会跟着方不为。

苏民生本来是不想让刘成高参与太深的。但这老贼脸皮太厚,苏民生的脸色都快冷成冰了,刘成高却像是没看到一样,就是赖着不走。

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件案子要是办不好,方不为没好果子吃,做为上司的苏民生和刘成高也脱不了干系。

所以方不为只是委婉的提醒了一句,苏民生就不好坚持了。隐晦的瞪了刘成高一眼,压下了心中的不快。

方不为也想着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自己再厉害,也不可能考虑的面面俱倒,便又将案情细细的说了一遍,让苏民生和刘成高也帮着分析分析,看有没有什么错漏的地方。

苏民生心细,刘成高经验足,说不定会想到什么自己没想到的。

苏民生的建议是,还可以从照片入手,让马春风通知陈浩秋,在上海站内部和沪军内部再查一下,看能不能找出拍照的人的线索。

方不为也觉的有几分道理。他之前也想过,但一是联系不方便,当时他一时半会回不到总部,发不了电文。

二是之前上海之行的动静太大,上海站肯定被日本间谍部门盯的死死的。怕陈浩秋动静过大,会被日本人抓到把柄。

方不为想着,能不能拜托陈浩秋,以自己的名义拜访一下还在上海盘桓的曲守年,让曲守年通过军中故旧暗访一下。

马春风正在气头上,方不为不敢去劳驾。但他可以直接联系陈浩秋。怎么说也是把兄弟了,方不为遇刺,陈浩秋不会坐视不管。

就在苏民生的办公室,方不为写了电文,苏民生直接让自己的副官拿去电讯科,连夜给陈浩秋发报。

刘成高则建议,就算不能全城搜捕,也应该组织人手,暗中搜寻那位姓张的金主。

方不为表面好似在沉吟,但心里直接把刘成高的建议给否决了。

现在又不是前世,满大街都是监控,怎么搜?

见过那位金主的,就只有何世荣的几个弟子。难道靠这几个弟子,就能把整个南京城搜一遍?

靠口述画像,根本不可能。

让何世荣的弟子复述金主的长相,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四十多岁,留着胡子,戴着眼镜……

换成方不为,分分钟能改换十几种。

剃了胡子,摘了眼镜,就能把这几样特征抹去。

而且这样做很有可能会打草惊蛇。

特务处如果没有大动作,一切调查暗中进行的话,还能迷惑一下对手,让对手自以为特务处和方不为只是将这起案子定义为江湖仇杀的范畴之内。金主就算知道方不为查到了何世荣这里,也不会太过担心。

但只要全城搜捕,傻子也知道特务处对案子的重视程度,金主怎么可能还会留在南京城里,等着特务处的人上门来抓。

方不为装做深思熟虑的样子,许久之后,才摇头说道:“人手太少,根本安排不过来!”

刘成高想了想,确实是这样的道理。缉捕股满打满算五百来号人,偌大的南京城,就算全放出去,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

但他又不想方不为再去找别人。功劳就这么多,多进来一个人,就要多分一份出去。

方不为暗叹了一口气,前世他不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级单位主办案件,却让上级单位参与配合,掣肘太多。明明上级的建议没有一丁点的用处,下级还要想着想个什么样的理由拒绝才合适。

但刘成高明显来了兴致,馊主意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冒。全是小处着眼,却忘了大局。惹的苏民生一个接一个的翻白眼。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