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引人入胜的舞蹈

清代前期,舞蹈艺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一方面,随着清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民间舞蹈艺术的兴盛为此增添了新的内容,满足了社会的多种文化需求,故深受城乡民众的喜爱和欢迎。另一方面,清政府深恐民间趁年节时的群众舞蹈活动,聚众闹事、造反,故严加禁绝。据《元明清三代禁毁戏曲小说史料》一书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江苏颁行了禁止“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驾龙灯”的地方法令。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颁行过查禁并驱逐“扮演高跷及女金(筋)斗、爬竿索等”民间艺人的政令。这一切均对民间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活动给以了重大打击。然而,却未能阻止清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舞蹈艺术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表现在清前期汉族民间舞蹈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兴盛,以及舞蹈在戏曲中的发展之中。

一、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兴盛

清前期,由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舞蹈被吸收到戏曲中,成为戏曲的组成部分。如各种以手袖为内容的舞蹈,手执兵器的舞蹈等,都被戏曲融合为表现人物情节的手段。与此同时,民间舞蹈仍流行于人民生活之中,且较前更为兴盛与发展。汉族由于地域分布广,故民间舞蹈南北风格、东西情趣有很大不同。

汉族的民间舞蹈,在清前期呈现出一些较前不同的新特点:其一,是农耕文化的艺术体现。这些舞蹈体现了在农耕文化中人与宇宙、与世界的诸种关系。在人与宇宙的关系中,舞蹈往往是沟通人与神的工具。在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中,舞蹈一般是民众自娱的手段,并体现了人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种种关系。其二,清前期的汉族民间舞蹈,在区域文化与艺术的个性特色上,是“南柔”而“北刚”。其三,在活动的时间上,清前期的汉族民间舞蹈多在民间传统节日、婚丧嫁娶、迎神赛会中表演。其四,在表演形式上,多用打击乐器与吹奏乐器伴奏,擅长道具运用,讲究场面构图,并融入诸多武术杂技技艺。其五,清前期的汉族民间舞蹈,在分布上呈以中原地区农业文化区域为中心的辐射型。以“秧歌”为例,这一舞蹈形式多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等地区。比较著名的有河北的“地秧歌”,山东的“鼓子秧歌”,山西的“花鼓”,陕西的“安塞腰鼓”,关外的“高跷秧歌”,甘肃的“太平鼓”,青海的“社火”,安徽的“花鼓灯”等。其六,清前期的汉族民间舞蹈,常通过“走会”、“花会”等形式,在灯节或迎神赛会时,与其他艺术种类相结合,成为年节文化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清代的《北京走会图》,便形象地再现了这些活动的情景。其中有“秧歌”、“高跷”、“狮舞”、“胯鼓”、“旱船”、“小车”、“竹马”、“大头和尚”等民间舞蹈;有“五虎棍”、“少林拳”等;亦有“耍石锁”、“翻杠子”、“耍罈子”等杂技;更有“扛箱”等滑稽游艺节目表演等。

在清代前期的汉族民间舞蹈中,流行地区较广、并深受人民喜爱的有如下几种:

在地方民间的秧歌舞蹈表演中,有时也伴以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表演。清前期的秧歌民间舞蹈中,各地区亦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其中,河北“地秧歌”以丑角及逗乐表演别具一格。“陕北秧歌”队伍可以走上百种图案队形;“安塞腰鼓”更是队伍壮观,气势磅礴,令人叹绝。“山东秧歌”给人以雄壮有力、热情矫健之感,表现了齐鲁农民坚忍不拔、质朴憨厚的性格,表演时还有丑角尾随秧歌队,伴以风趣、幽默逗乐的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山西秧歌”中的小曲唱腔则颇具特色。

花鼓灯 花鼓灯歌舞又称安徽“凤阳花鼓”,它流行于淮河两岸城乡民间。它的来历,据传是由明代的“玩红灯”舞蹈衍化而来的。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既可有众多人数参加的“大场子”,也可由三两个人参加的“小场子”。在舞蹈的艺术“语汇”上,由于吸收了民间武术的许多动作,故显得健美、粗犷、豪放。

跑竹马 “跑竹马”舞蹈,又称“竹马灯”、“跳马灯”。对其具体舞蹈活动,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载述:“竹马灯,元夜儿童骑之,内可秉烛,好为‘明妃出塞’之戏。”且赋诗加以形象生动的描绘:“岂为南阳郭下车,篠骖锦禊倩人扶。红灯小队童男好,月夜胭脂出塞图。”[21]可见,它是一种由儿童或少男少女参加的民间舞蹈。

旱船 “旱船”舞蹈又称“跑旱船”。对此,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一书的“耍耗子、耍猴儿、耍苟利子、跑旱船”条下载:“跑旱船者,乃村童扮成女子,手驾布船,口唱俚歌,意在学游湖而采莲者”,“凡诸杂技皆京南人为之,正月最多”[22]。清人李声振也在《百戏竹枝词》中,对此舞蹈介绍称:“旱船,陆地行舟,以锡片铺地作水形,亦水银江海之意也。”且赋诗描述:“罔水行舟古所难,居然一叶下银滩。无边陆海吾何惧,稳坐鳌鱼背上看。”[23]在表演形式上,清人蔡省五在《一岁货声》中“跑旱船”条下记述:此舞蹈由“一人携两儿,戴女冠,荷木驾船,行敲锣鼓,入人家唱山西曲”。可见,这是由三人共舞的表演形式,别具风韵。

霸王鞭 此舞蹈在清前期又称“打花棍”、“打连厢”、“金钱棒”。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称此舞:“霸王鞭,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行每覆蓝帕,作首粧。”并赋诗具体描绘:“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首帕髻云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24]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更详述了此舞蹈的演出过程:“范铜为干,约二尺许,空其中,缀以环……盖一二雏伶,乔扮好女郎,执檀板,且歌且拍,先置干于指尖,旋转自如,铮铮作响,继移置眉宇间,仰面注目,不稍欹侧,复作势一耸,跳至鼻端,技至此为入神。”“方在眉宇间旋转时,左手敲板,右手旋扇,口唱《红绣鞋曲》,五官并用,汗出如浆。”由此可见演员演技的高超和动人之处。

大头和尚 清前期,“大头和尚”舞是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介绍此舞说:“大头和尚,即‘月明僧度柳翠’事。”表演时,“人戴大面具扮演之。事见徐天池《四声猿》曲”。同时,他还赋诗描述称:“色色空空两洒然,好于面具逗红莲。大干柳翠寻常见,谁证前身明月禅。”[25]此外,清人黄模诗形容此舞“即看春柳翠,行处月明多。笑著袈裟舞,轻将袅娜驮。”清人黄杓在诗中也绘声绘色地记载此舞的演出景况:“鼓钹应婵娟,游春哑戏传。脱离和尚气,参出老婆禅。面目迷藏里,机锋捉袅边。团团成一笑,行脚又翩然。”足见此舞的风趣、逗乐与迷人之处甚多。

狮舞 此民间舞蹈在清前期又称“耍狮子”、“狮子滚绣球”、“狮子舞”等。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介绍此舞时说:“狮子滚绣球,以羊毛饰为狮形,人被之,滚毬跳舞。”并赋诗描述此舞蹈演出时的情景:“毛羽狻猊碧间金,绣毬落处舞嶙峋。方山寄语休心悸,皮相原来不吼人。”[29]在具体表演时,“狮舞”一般由两人扮演,一人戴狮头道具,另一人身披狮皮,俯身抱住前人腰,两人合成一个大狮子。也有一人身披狮皮道具,俯身成小狮子,另有一人手持能转动的绣球,逗引狮子而舞。在表演中,“狮舞”的舞蹈形式多样,其中,有“手狮”舞、“手摇狮”舞;以及舞狮前唱一段的“赞狮”舞;会喷火的“火狮”舞,“琉璜狮”舞和“板凳狮”舞等。

灯舞 该民间舞蹈,清前期又称“舞灯”。清人孔尚任在《舞灯行留赠流香阁》一诗中,记述了他在康熙年间海陵(江苏泰州)一大户人家观看“灯舞”的情景,主人令技艺之人表演“春灯舞”时,“须臾满堂灯俱吹,微茫星汉窥窗户。久久帘动一灯来,一灯一灯陆续吐。十二金钗廿四灯,灯光人面添娟妩。”在表演中,各种彩灯及舞蹈令人目不暇接,“忽而金蟾喷虹影,忽而青天灿银星,忽而烛龙旋紫电,忽而碧纱乱流萤。最后涌出满轮月,圆晕三重光皎洁,中有嫦娥绕桂行”。这些生动的描述,再现了当时“春灯舞”表演时的变幻莫测、欢快惊喜的盛况。“灯舞”作为手持灯具而舞的民间舞蹈,品类繁多,达上百种。其中,有手握灯把而舞的“持灯舞”,如“花灯舞”、“鼓灯舞”、“星灯舞”;有手持连线的吊灯或手持细棍,细棍接吊灯而舞的“提灯舞”,如“宫灯舞”、“九莲灯舞”、“兔子灯舞”、“花盒灯舞”;有手持各种动物造型而舞的“举灯舞”,如“鲤鱼灯舞”、“蛇灯舞”、“龙灯舞”、“大象灯舞”;有人在灯上而舞的“盘灯舞”,如“荷花灯舞”、“车灯舞”、“马灯舞”;有人居灯中而舞的“蚌壳灯舞”、“蝴蝶灯舞”;有围着茶灯树表演的“茶灯舞”;有甩动用绳子系灯的“甩球灯舞”;有灯中安轴可以转滚的“滚灯舞”、“转灯舞”等。

此外,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所列举与描述的民间年节舞蹈,还有“波斯进宝”舞、“跳钟馗”舞、“迎拗芒”舞、“春官”舞、“赛龙神”舞、“春婆”舞、“师婆”舞等。

二、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清代前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而且,在舞蹈文化的特征上,则是牧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两种反映。其中,北方少数民族舞蹈多是牧业文化的反映,而南方少数民族舞蹈则多是农耕文化的反映。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地区大多在边陲和高原地带,因而,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与生产方式,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风格特点。其总体而言,均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影响。如青藏高原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是古朴苍劲;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则热烈欢快;西南边陲的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更秀美多姿;北方草原蒙古族民间舞蹈在风格上则是开阔雄健;朝鲜族民间舞蹈风格呈外柔内刚;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和瑶族的民间舞蹈,则具有浓厚的巫舞风貌;沿海一带的黎族的民间舞蹈,在风格上更有着热带文化的情韵。由此可见,这一切均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尚、文化心理、爱情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一)苗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每届年节,在苗族聚居的地区,民众所喜欢跳的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抛彩球”舞、“调年鼓”舞、“面具舞”等。

芦笙舞 据清代《清朝通典》记述,贵州花苗“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旋跃歌舞。东苗跳月与花苗同……西苗延善歌祝者导于前,童男女百数十辈相随于后,吹笙舞踏历三昼夜以赛丰年”。在清代《广舆胜览》一书中,则载有一幅苗族《芦笙舞》图,画一苗族青年男子边吹芦笙,边起步舞蹈,一女子梳高髻,穿花衣裙,左手执巾,右手摇铃而舞。同时,图上注明苗族风俗“每岁孟春,择平地为月场,男吹芦笙女摇铃,盘旋歌舞,谓之跳月”。苗族的“芦笙舞”在表演形式上,有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三种。其中,祭祀性“芦笙舞”具有祀祖和祭神的巫舞性质。

铜鼓舞 《清朝通典》一书记载,“两广苗俚人最贵铜鼓,铸初成悬于庭中,置酒招同类,来者以金银为大钗,执以扣鼓,因遗主人,名为纳鼓钗,有是鼓者,极为豪强,号为都老”。此民间舞蹈与古老的祭祀活动有关,多表现狩猎劳动和农事活动内容。

抛彩球舞 清《广舆胜览》一书中,绘有贵阳安顺等处仲家苗族“抛彩球”舞图。画面上有一男一女,中间为一彩球,一男正向由女方已抛起的彩球方向奔去,举手作欲接之态。画上题记:“卡龙仲家衣尚青,以帕束首,妇女多纤好,长裙细褶,腰拖彩帕,髻裹青巾,孟春跳月,结彩球视所欢者,掷之。”可见,这是清代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传递信物的群众性民间舞蹈。

调年鼓舞 此舞清前期又称为“猴儿鼓”舞,它是湘西苗族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据清代《湖南通志》载称:“每岁正月,各寨置鼓平阳商阜地,数人互击之,跳跃腾掷,状如猿猱;妇孺环视,歌声唱合不绝,曰《调年》,又曰打《猴儿鼓》。”在表演形式上,群众击鼓作舞,节奏变化自由,表现插秧、锄地、推磨、梳头等生产、生活过程。

面具舞 在《广舆胜览》一书中,绘有广顺、贵定等地“仲家诸苗”跳“面具舞”的图画。一幅为“仲家诸苗”图,画中男右手执矛,左手执假面,女子微倾身向前,曲举双手,呈畏惧之态。此画题记称:“仲家诸苗……岁首迎山魈,以一人戎服假面,众吹笙击鼓以导之,盖亦古人大傩之意。”另一幅画则是“广顺土人大傩图”,画上一人头戴长翎手捧面具,一人左手执旗,右手执面具覆盖脸上;另二人击锣开道,一人坐地击鼓,一人坐地吹喇叭。画中生动再现了此舞蹈时的情景。

此外,“铜鼓舞”、“芦笙舞”、“面具舞”等民间舞蹈,亦在清代前期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

(二)瑶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在瑶族地区,每逢年节时,民众喜欢跳“调花鼓”舞、“会阆”舞等民间舞蹈,以庆丰收和自娱自乐。

调花鼓舞 据清代《连山绥瑶厅志》记述,每年年节时,“三月三日赛饭食神。六月六日赛土神,十月十六日名曰散地节”,又“七月七日,男女会,名曰耍秋排”,在这些年节中,瑶民男女皆“歌舞以为乐”。所跳舞蹈,即击“以木为之,但两端圆径如一,中细如腰鼓状”的鼓而舞,“名曰调花鼓”。对此,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载称瑶民跳此舞“赛之日,以木为鼓,圆径一斗余,中空两头大,四尺长,谓之长鼓。二尺者,谓之短鼓……有一巫人,以长鼓绕身而舞。又二人,复以短鼓,相向而舞。”可见,这是一种一边以手拊鼓、一边跳舞的民间舞蹈。

会阆舞 清代瑶族的这种民间舞蹈,与以往的“踏歌”相似。清人张祥河在《粤西笔述》一书中写道:“瑶人风俗,最尚踏歌”,每年从秋收后到次年春耕前,即“会阆之期”时,尤其是在元宵节、中秋节时,瑶民男女则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前往茂林修竹的空地,唱歌跳舞,“—唱百和”,引人入胜。这种歌舞活动即是“会阆”舞。

(三)彝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每届年节时,在彝族聚居地区,民众喜欢跳“火把舞”、“跳左脚”舞等民间舞蹈以贺年庆节。

火把舞 据清代《扎朴》一书载述,彝民为纪念先人,每年“六月二十五日夕,家家树火于门外,谓之火把节”。届时(或六月二十四日),彝族民众穿起节日盛装,手执火把,成群结队至山坝草坪弹唱跳舞,至夜不肯散去,以此来庆贺此节。

(四)土家族的民间舞蹈

土家族民众每逢年节时,均喜欢跳“摆手舞”,以庆贺节日。

摆手舞 据清乾隆《永顺县志》记述,在土家族聚居的“各寨有摆手堂……每岁正月初三日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清代《龙山县志》更载:“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土家族男女“入酬毕,披五色花被饰帕首,击鼓鸣钲,跳舞歌唱竟夕乃止”,“歌时男女相携,蹈跹进退,故曰之‘摆手’”。这是清代前期土家族民间的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群众性舞蹈。

(五)藏族的民间舞蹈

在藏族聚居地区,清代前期每逢欢乐与喜庆之时,藏族民众喜跳的民间舞蹈有“锅庄舞”、“弦子舞”、“踢踏舞”、“热巴舞”等。

弦子舞 在清前期,“锅庄舞”在藏语中称“卓”;而“弦子舞”在藏语中则称“谐”。此种藏族民间舞蹈中,多有模拟飞鸟和狩猎生活的动作。舞蹈“弦子舞”时,由一男子拉着弦子(类似二胡的一种弦乐器)乐器在前领舞,一群人则跟随其后,围圈歌舞,其伴奏音乐曲调悠扬动听;藏民们舞蹈时,则长袖轻拂,舞姿优美柔和动人。

踢踏舞 该舞蹈在清前期藏语中,称之为“堆谢”。藏民们在跳“踢踏舞”时,常以脚部的踢、踏、腾、跳、跺、擦等欢快动作,舞蹈出各种清脆、响亮、复杂的节奏。整个舞蹈气氛热烈,情绪开朗,舞姿则矫捷健美而富有感染力。

热巴舞 在清前期,“热巴舞”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性的藏族民间舞蹈。在藏语中,它又称之为“热巴卓”、“果卓”。这种表演性民间舞蹈一般由艺人表演,在藏族传统的节日和喜庆活动中演出。此类舞蹈重技巧,包括了鼓舞、拟兽舞、性格舞等。在形式上更加自由活泼,专由卖艺的民间“热巴”艺人表演,其中有铃鼓舞、杂技、说笑话等内容。这种藏族民间舞蹈,多在昌都、工布地区和四川、云南藏族地区民间流行。

此外,在清前期,与藏族民间舞蹈有直接关联的,尚有西藏宫廷中的“噶尔”舞蹈;喇嘛寺庙中的“羌姆”宗教舞蹈。“噶尔”是专业性表演歌舞,同时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宫廷舞蹈。由男性儿童表演古典室内燕乐“囊玛”广泛流传于民间,表演者和观众任意边歌边舞,内容多是驱邪迎祥、歌颂政教昌隆、赞颂达赖喇嘛的。舞蹈受西域乐舞和中原汉族的武舞的影响较大。“羌姆”这种喇嘛寺庙中的宗教舞蹈,内容包括驱鬼酬神、解说因果关系、表演佛经故事等。“羌姆”是根据印度佛教,又吸收了本教内容,同时融合了自然崇拜的巫舞、拟兽舞、法器舞等综合形成的。它多在宗教节日、寺庙跳神活动中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法器和兵器,以众神的形象起舞。表演中穿插有摔跤、角斗等表演。在清代藏民民众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跳“羌姆”这种舞蹈,能消除一年中的灾难,祈求一年的福佑。

(六)蒙古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蒙古族的民间舞蹈有“倒喇”舞。据清人所著《历代旧闻》一书记述:“倒喇传新曲,瓯灯舞更轻。筝琶齐入破,金铁作边声。”原注说:“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又顶瓯灯起舞”,此舞的音乐有着鲜明的蒙古族风格特色,舞蹈时舞者头顶灯起舞,舞姿翩翩。清人陆次云在《满庭芳》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倒喇”舞的具体表演过程:乐声起,“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接着,描写伴奏音乐越奏越快,舞者则像流风卷雪似的快速旋转,令人目不暇接。[31]

(七)满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满族民人每逢年节时,喜欢跳“秧歌舞”。清人杨宾在《柳边纪略》卷四中,曾记述了康熙时宁古塔满族民众在上元节时跳“秧歌舞”的情况:“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以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戞击相对舞。而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旁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可见,这是一种年节性、风俗性的民间舞蹈。

(八)高山族的民间舞蹈

清前期,台湾高山族的民间舞蹈,有“丰收舞”、“庆婚舞”、“祭舞”、“丧舞”等多种。

庆婚舞 清代,高山族青年男女婚后三日,便要邀请亲友饮宴。届时,妇女皆艳妆,头戴野花或草箍,项间饰以玛瑙或螺贝串珠。男子则头戴草箍,插鸟羽,手戴各式臂镯,腰转鹿皮,成群集赴,尽皆痛饮至醉,并随后进行歌舞活动。

祭舞 该舞蹈是清前期高山族以部落为单位的集体民间舞。参加人数由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舞蹈时,男女互相交叉拉手成一字形或环形,自右向左移动而舞。能歌善舞者皆列于最前,大家随歌而舞。如台湾高山族中的赛夏族的“矮灵祭舞”,阿里山曹族的“粟祭舞”,阿美族的“成年祭舞”等均是。

丧舞 这是清代台湾高山族的民间丧事舞蹈。据道光《彰化县志》的“风俗志”载称:高山族人,凡家有丧事时,“番女十数辈,挽手拥一猫踏,跳掷旋转而歌,歌毕而哭”。即人死之后,高山族亲友先以歌舞送别死者,然后歌舞毕再转至悲伤恸哭,可谓别具一格。[33]

三、舞蹈在戏曲中的发展

清前期,各种地方戏曲艺术得以充分发展,各个地区的民间歌舞逐渐发展且转化成诸多风格不同的歌舞小戏,舞蹈艺术在戏曲中找到了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新天地,开辟了戏曲舞蹈的新领域。

戏曲舞蹈在清前期,不仅是诸多戏曲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的“唱”、“念”、“做”、“打”中,“做”、“打”是由舞蹈转化和演变而来的。戏曲中的“水袖”、刀枪棍棒武打场面、人物身段韵味和举手投足,都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独具特色的舞蹈成分。

在清前期,全国流行的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中,有许多是由民间歌舞逐渐衍化而形成的。

花鼓戏 它是由“地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发展衍化而成的。据乾嘉时代清人诸联所著《明斋小识》一书记述:“花鼓戏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于乡野,继于镇市,始盛于村俗农甿,继沿于纨袴子弟。”“花鼓戏”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当它传到苏北后,与当地戏曲、歌舞结合,最后又形成了“扬剧”。在“扬剧”曲名中的“跌怀”、“背肩”、“跨马”、“磨盘”等,则与舞蹈表演动作有直接的关联。

泗州戏 它是由安徽民间歌舞“秧歌”、“号子”发展衍化而成的。在演出时,正戏开台之前,要由男女演员各一,进行对唱对舞表演,其中有“百马大战”、“门外窝”、“燕子拔泥”、“凤凰双展翅”、“蛇脱壳”、“剪子股”、“**子踢球”等歌舞节目。可见,泗州戏有许多民间歌舞的演变痕迹。

黄梅戏 这是清代流行在安徽等地的地方戏曲,它是由湖北黄梅县的“采茶调”等传入安徽后,与当地的“龙船”、“狮子”、“连厢”等多种民间歌舞结合后,才逐渐衍化发展并形成了这一剧种。

莆仙戏 此戏流行于清代莆田、仙游一带地区。在该戏的表演程式中,有许多戏曲动作是由傀儡式舞蹈“语汇”衍化而来的,如生部的“雀鸟跳”、“步蛇”、“凤凰手”、“花鱼腿”、“黑云盖顶”等表演程式;净部的“鸡母步”、“偷步”、“三步行”、“摇步”等表演程式;丑部的“对面看”、“摇步”等表演程式;旦部的“扫地裙”、“月亮弯”、“幻蝶”、“鲤鱼摆水”等表演程式,即是如此。

秦腔 这是清代流行于陕西等地的戏曲。它的唱腔来自西北民歌,在戏曲表演上,则吸收了陕西民间歌舞小戏“文社火”中的许多舞蹈动作,且加以衍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秦腔”戏曲中丰富的表演程式。[34]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