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是一种心动的感觉;也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是前世的姻缘;还有人说,爱上一个人是化学作用。
从进化心理学来看,人们都喜欢长相好看的人,因为长相好看就是基因良好,抗病毒能力强。
所有长相好看的人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五官均匀;二是左右脸对称。
而研究发现这些都与人的抗病毒能力相关。喜欢长相好看的人是本能,也是基因在择优,这样可以繁衍出更健康的后代。
但这肯定不是爱情的全部,因为这解释不了为什么有些爱人之间身高、相貌差异很大的现象。
深度心理学给出了答案,当我们爱上一个人,那股力量那么强大,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本身就隐含着一些强劲的心理动力。
这些心理动力里有多种力量并存,但其中有两股力量是最为核心的力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这两股核心力量的大小不尽相同。
一股动力是想要找一个像自己异性父母的人,这也是弗洛伊德[1]用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理论。
正常情况下,每个儿童到了3~5岁都会爱上自己的异性父母,但随着儿童意识到自己不可能跟自己的异性父母在一起后,不得不把心中的爱恋压抑起来,变成一个妥协方案,即长大了做一个像自己同性父母一样的人,然后找一个像自己异性父母的人。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对异性父母的爱恋有多深,长大后遇上一个像异性父母的人时爱上这个人的动力就可能有多么地强劲。
第二股核心动力,就是找一个拥有父母身上该有但却没有的品质的人。
父母该拥有的品质,都是用来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需要的,如果这些品质缺失,势必会导致孩子该获得的没有获得,该体验的没有体验到,形成心理上的缺失。
这股核心动力,在本质上就是希望通过与拥有父母缺失的品质的人结合,来获得儿时没有获得过的一些体验,弥补自己内心的缺失。比如被爱、被接纳、被认可、被重视等等。这也是为什么爱上一个人时的动力会那么强大,甚至可以为之付出一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才会常常听说:
一个女孩儿儿时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验到的不是打就是骂,长大后遇到了一个主动关心她给她温暖的男人,尽管这个男人可能并不适合她,但她还是很快就被俘获了芳心。
没有谁的父母是完美的,也没有谁心理上是没有缺失的,所以,我们的内心都存在着这股动力,只是大小不同。
我们都想在爱情里寻找内心缺失的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当需要被满足,心理会继续向前发展。而如果需要没有被满足,这时所带来的痛苦强度超出了人在当时可以承受的程度,就会打断心理的发展进程,使部分或全部的心理发展停在那个被打断的时间点上。
痛苦的程度、时间的长短、当时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心理发展停滞的程度也不同。
比如,我曾经遇到过多位都是在出生几个月后被送到托儿所的学员,长大后他们的特点却并不一样。
有的只是具有那个时期的婴儿的一些特点,比如多少有点边界感不是那么清晰,但自己还是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的。
而有的则是整个人就像是那个阶段的婴儿,生活上和情感上都非常依赖别人,但却完全不愿照顾别人,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这就跟他们被送去的时间早晚、长短和在托儿所的养育质量好坏有一定的关系。
人的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是五六岁之前,如果要说得更准确一些,是3岁之前,人的核心人格特质,都是那时形成的。俗话说的“3岁看大7岁看老”,也说明人们已经根据生活经验观察到了儿时形成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人的一生这一关键规律。
之后,人的身体会长大,智力会发展,心理的其他部分也会发展,但那个被打断阶段的心理特点会被留下,成人后会依然拥有那个阶段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
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跟孩子似的,就是我们感觉到了他身上有孩子特点的部分,也就是他心理的某个部分或全部的发展停滞在了某个阶段的孩子时期了。
比如有的人不能延迟满足,需要什么了就必须马上得到,有的人焦虑了就想吃东西,有的人觉得别人就应该照顾自己。
这些都是1岁前婴儿拥有的特点,表明这样的人在1岁之前,有过一些心理发展的需要满足的缺失。
在人的一生中,那些没有被满足的心理发展需要会一直期待可以被满足,而这些需要一旦被满足,心理发展会再次启动。
再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儿时没有感受到过自己在父母心里是最重要的,就可能会一直想要满足这个需要。表现在亲密关系中就可能会是要反复验证对方是在乎自己的,自己在对方心里足够重要,才敢进入亲密关系。
并且进入亲密关系之后,还会爱吃醋、计较对方心里有没有他,有的人甚至会在意对方以前是否曾经爱上过其他人,等等。
令很多男人头疼的婆媳关系问题,有时就跟这一点是有关系的,婆婆和媳妇在竞争,谁在这个男人心里更重要一些。而一旦男人可以持续把妻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时间足够久的话,妻子内心的体验会积累成一种稳定的感觉,即“我是重要的”。这些内心的基石一旦形成,之后,即便在亲密关系里有时不被重视,妻子也不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重要导致的,不会轻易地计较和难过。
从这股动力的角度来看,爱上一个人,是在内心深处隐隐地感觉到眼前这个人可以给我们所需要的某些重要的东西。通过与这个人的结合,可以获得儿时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然后成为一个圆融、完整的人。
缺失不同,喜欢的人不同
就像蜜蜂采蜜不是所有的花都喜欢采,羊儿不是所有草都喜欢吃一样,我们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上,蜜蜂喜欢颜色艳、温度高的花,羊儿喜欢吃营养价值最高的草,我们喜欢的人也一定是在心理上最有利于我们的,可以提供给我们内心发展所需的,也就是可以滋养到我们的人。
比如:
过于渴望被认可的人,会容易喜欢上崇拜或欣赏自己的人,是希望可以从这样的人那里获得认可。
儿时没有被照顾好的人,会容易喜欢上爱照顾人的人,是希望通过与这样的人的结合,获得那些缺失的照顾和关爱。
儿时父母形象太糟糕的人,会容易喜欢上理想化的人,渴望通过与对方的结合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安全。
有依赖心理的人,会找能力强的人来依赖,表面看是想要依赖这样的人来过上正常的生活。实际在潜意识层面,也只有通过依赖对方,重新做孩子,才有机会回到当年创伤的位置再一次启动他人格发展的进程。
这些心理上需要的满足,对应的都是儿时的缺失。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爱上的人通常都是一类人的原因,我们内心的需要未变,渴望的人的类型就不会变。一旦我们内在发生了成长,我们渴望的对象也就变了。
我们可能也都有这样的观察,内心缺失越严重的人,越迫切想找到可以满足自己的人,严重缺失爱的人会饥不择食,只要有人对他好,就会爱上对方。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自身条件很好的人,跟明显不太匹配他的人在一起,这往往就是因为他觉得只要对我好,别的都不重要了。
有些单亲或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容易早恋,也是因为太渴望尽快从爱情中寻求家里缺少的关爱和温暖。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位女同学辍学了,结婚生子去了。据我所知,她就是成长在父爱缺失的家庭中的。
如果要把人们心理上的缺失总结为一个字的话,这个字就是“爱”。
会滋养,才会幸福
从亲密关系中获得儿时缺失的爱,似乎是一种本能,就像植物天生会向着阳光生长一样,我们天生会寻找爱,会爱上觉得可以给我们缺失的那部分爱的那个人。
人们在爱上一个人时,特别是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也爱自己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内心感受,是可以证明这一点的。这种感受就是不好意思,也就是害羞。
要说爱上一个人是正大光明、合理合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呢?甚至会有人觉得一旦爱上谁,自己马上就比那个人要低一等似的。
这一切现象的存在,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对眼前这个人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即渴望从对方那里索取一些我们所缺失的。这个人并不欠我们的,但我们却想索取,那种不好意思就出来了。
并且每个人爱上一个人时不好意思的程度还不一样,这是因为儿时向父母索取时被拒绝的程度不一样。被拒绝得严重的人,不好意思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因为父母的拒绝似乎是在对他说:“你不应该索取,你有这么多的需要是不对的!”
我有一个女学员,在心仪的对象问她是不是喜欢自己时,她张嘴就说:“你想多了!”事后她又非常后悔自己怎么会这样回答。她的成长经历中,就有非常多的被拒绝,还有过被送到亲戚家生活了一段时间的经历。
生活中有些人爱上了另一个人,周围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了,但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往往就是自己并不能接受自己爱上一个人,因为爱上对方带给他的不好意思的感觉太强烈,无法承受。
人的心理很神奇,对难以承受的感觉,有时会干脆否定它的存在。
被拒绝得最为严重的人,可能会不再索取,这样他们也比较难真正地爱上另一个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就是严重自恋的人。他们在儿时早早地就因为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满足而关闭了索取的通道,变成了自己满足自己,所以,他们往往都很自大,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不这样,他们是活不下来的。
从这个角度看,爱即索取。
但通常情况下,恋爱的初期,人们会压抑自己的需求来满足对方,比如再自我的男人也会去照顾女人,吃饭的时候给女方夹菜,约会之后送女方回家等,而再不喜欢干家务的女人到了男方家里也会忙着做饭洗碗等。
这常常给对方一个假象,让对方以为找到了那个可以满足他缺失的人。只是一旦关系稳定,人们觉得安全了,真实的自己就出来了,不但不想满足对方那么多,还会开始索取。比如之前约会送女方回家的男人,现在女人出差晚上回来想让他接机,但他因为要打游戏,可能就让女人自己坐车回家了;之前洗衣做饭全都积极的女人,可能就会等衣服堆成小山了才洗;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对很多人而言并不一定是可以意识到的,而更可能是潜意识的过程。
刚认识时努力地表现是防御内心的自卑或恐惧,害怕对方不喜欢真实的自己,关系稳定了就开始表现出真实的自己,甚至退行到孩子的状态。儿时在什么阶段缺失严重,这时那个阶段的特点就会呈现出来,其目的就是希望获得再次的满足。
所以,很多人会觉得时间久了自己的爱人就变了,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矫情、越来越不讲理等等,也有人大呼自己上当受骗了。
但是,多数情况下,因为两人相互对对方有期待以及又会拿成人标准来要求对方,人们对爱人的期待并不能如愿。索取的愿望往往会被挫败,被评价,甚至被拒绝。
比如:
渴望被认可的人会被评价太自卑;总想证明自己在对方心里重要的人会被说太矫情;有依赖心理的人会被要求独立;等等。
人们的这些要求和评价看起来很正确,但从滋养的角度来看,不但没有任何帮助,还会带来新的伤害,和拔苗助长没有任何区别,被这样对待的人当然也会反抗,于是很多人在亲密关系里充满痛苦。
总之,无论你是否想要滋养你的爱人,当你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你都一定是要满足一些对方的内心需要的。否则,你无法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因为渴望被滋养,是对方想要跟你建立亲密关系的核心需要。
这也就是说,只有具有滋养能力的人,才能够维系长久的亲密关系,拥有亲密的爱人。从择偶的角度看,滋养的能力越强,适合他的人也就越多,幸福的可能也就越大。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