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 掌控人生三十六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

得与失熟病?

南怀瑾初到台湾时,与人合资办了个“义利行”做生意。“义利行”刚开张时一切还算顺利,但好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就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

一天中午,在舟山做生意的合伙人突然出现在南怀瑾的面前,面如土色,一副狼狈相。他从舟山回来,刚下船,就向南怀瑾报告:国民党要撤退,三条做生意的船被征用,用来运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三船汽油被烧掉,损失黄金三千两。他觉得很惭愧,对不起南怀瑾。

这个损失是巨大的,不但将“义利行”的老本通通输光,还搭上别人的血本。谁遇到这种事都不可能若无其事。然而,当南怀瑾听到这个消息后,却表现得很镇定,就像他一生对待钱财的态度那样,他对这位合伙人说:“没有事,不要紧,你先回家去,洗个澡,睡一觉,生意的事明天再说。”

其实真到了“明天”,南怀瑾也没有什么高招可以起死回生。一夜之间,他从一个有钱的老板,变成一个穷光蛋,甚至要靠典当衣服来维持生活,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从这里可以看出,“义利行”的破产,对于他而言确实是一件利益攸关的大事,他竟然能泰然处之,堪称“不患得失”的典范。

南怀瑾先生听到坏消息时,之所以如此镇定,一方面是性格因素,另一方面正说明了他并不太计较个人的得失。如果换了一个经常“患得患失”的人,必定要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不可。

南怀瑾曾经说过:有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患得患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

楚庄王时期,庄王有一张宝弓不见了。当时的宰相、大臣们惊慌得不得了,甚至全国人都非常震惊。为了找这张弓,弄得全国鸡犬不宁。这事被楚庄王知道了,便告诉部下说:不要找了,我丢了一张弓,他得到了一张弓,不是不得不失吗?我用跟他们用有什么不同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都是我们自己人呀,这没有什么不好呀!部下听到了很高兴,都认为楚庄王度量大,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国君。

故事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另一方面,如果从这种哲学思想来看,便没有什么得失之分,当然也无所谓吉凶了。但大多数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这只是少数圣人们才有的开阔思想,而这种思想确确实实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应学习的一种思想,也是所要拥有的一种心态——淡看得失。有了这种认识,也便没有了吉凶的困扰。

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7便退休居家,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7我们家的旧宅地?”“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幺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那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们,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是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讲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得失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去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是非不断,自己也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得到的还是照样没有得到,这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对于得失问题,古人还认识到:自然界中万物的变化,有盛便有衰;人世间的事情也同样如此,总是有得便有失。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言论:“愚钝的人可以让他做官吗?如果让这样的人做官的话,还没有得到官位的时候,害怕得不到;做了官以后又害怕失去。既然怕失去官位,那就什么都做得出来。”同样庸人在没有得到富贵与权力的时候,就是害怕得不到;得到富贵与权力的时候,则又唯恐失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患得患失。

《老子》中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认识其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兵法中说:“三军之灾,起于狐疑。”这里所说的“狐疑”,就含有“患得患失”的因素:既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进攻怕敌人抄了后路,防守怕敌人断了粮路,后退又怕中了埋伏,既想这样,又想那样,过于计较得失,结果往往能打赢的仗也会打输。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能力不足、条件不够、机遇不好,而是因为患得患失,以致心态失常、行动走样,无法发挥出正常的能力。

南怀瑾先生也认为:不与人争,处处忍让,表面上看是吃亏了,但按照因果法则,是处处体现“合”的心,日积月累,培养了无量的福德。你听说过有福的人会被人欺负吗?会被人欺负不能够说是有福气,因此肯吃亏的才是聪明人啊!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亏是福,这并不是一种普通的人生态度。从佛教角度讲,这是一种很有道理的因果论。

实际上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所以“吃亏是福”不失为人生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吃亏是福”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国学话谋略:

实际上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亏算什么!吃亏了能换来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

忍之道是一种胸怀

“忍”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古时关于“忍”有很多解释:

《说文》中说:“忍,能也。”

《广雅·释言》中说:“忍,耐也。”

《苟子·儒效》中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后能修。”

《晋书·宋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能忍之,彼不能忍,吾能

忍,是以胜耳。”

《左传》中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乎。”

先哲们对于“忍”的思想有许多经典论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孔子说过:“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孔圣人认识到忍是最高策略,并且还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早在元朝,便有两位饱学之士许名奎、吴亮专门编纂了《劝忍百箴》和《忍经》传给后人。

自古以来,人们对忍已有许多阐释,吴亮的《忍经》也面世多年,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复杂。具体说到忍,其内涵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为了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丽表现出来的克制人性中的卑劣行为和欲望的做法。其次是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其三是为了某种利益的获取,而忘我奋斗的精神。其四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特定人物身上表现为阴谋诡计的使用。

南怀瑾说:首先我们来了解佛学忍辱的意思,看到一个“辱”字,我们会想到受人侮辱叫做辱,譬如别人骂你啦,打你啦,各种不如意的刺激,算是辱,这是从文字上的了解。在佛法上讲,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一切痛苦就是辱。

忍辱并不是完全讲侮辱,大家不要搞错了,一切的痛苦能够忍的都是辱。譬如我们这个世界上做生意的,创事业的,乃至发财的,你问他这个日子好不好过?他一定说不好过。受不受得了呢?有什么办法呢?反正能够忍得住就这样忍下去;所以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堪忍,能够忍受。

南怀瑾年轻时,拜禅宗大师袁焕仙先生为师,学习佛学禅学。

他初学打坐,盘着腿很是难受,有点熬不住。袁先生就告诉他:“忍耐一点,多熬一下,多受一分罪,多消一分业力。”既然可以消业,他便熬下去了。下坐以后,再盘腿就吃不消了,可是他好胜,怕难为情,就硬熬。

后来为了“降服”这两条腿,他把自己关在藏经阁楼上练打坐。这是练腿,也是炼心。他盘起腿来硬熬,心里求菩萨帮忙,这样大概熬了五六天,可谓痛苦难耐。不过,他还是不服输,心想:连一双腿都降服不了,还能降服心?于是忍耐住腿痛,仍然坚持练习打坐。几天之后,两条腿软了下来,贴得平平的,舒服多了。

没想到学一个小小的打坐也这般痛苦。好在南怀瑾先生能够忍受住并坚持

下来,最终功德圆满。想来,这只是他一生中经历过的许多不如意之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吧。他是学佛之人,佛教提倡“忍辱”。不过,这里的“忍辱’’并非忍受侮辱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说:“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忍辱”就是忍耐人生中的一切不如意。人生中的不如意有很多,比如烦杂、痛苦、挫折、委屈等等。

忍耐不是屈服,而是在退让中另谋进取;不是逆来顺受、甘为人奴,而是委曲求全以便我行我素。一旦时机成熟,他就能如同水底潜龙冲腾而起,施展才干,创建功业。唐高宗在位虽然长达35年,但经常为后宫嫔妃们的权力之争伤透脑筋,自己也被皇后武氏压得抬不起头来。尤其是患上眼疾后,23年无法批阅奏折。他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实权完全旁落在皇后武氏的手中。高宗晚年时,曾远赴泰山举行封禅之仪(天子在泰山祭拜天地的仪式),在带领文武百官出巡至山东时,高宗特地绕道到寿张拜访一位名叫张公艺的人。

张公艺曾因其家“九代同堂”之故,屡次受高宗表彰。既屡受表彰,可见“九代堂”在当时也是稀有的特大家庭,而且难得的是,这一大家人都能和睦相处。

高宗向张公艺请教圆满维持大家庭的秘诀。张公艺却没有直接回答高宗,而默默不语地取出了一张纸,然后在白纸上写了一百个以上的“忍”字,呈给高宗,意思是说,“九代同堂”的秘诀,除了“忍”以外还是个“忍”字。这个故事说明,以“忍”与人相处,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要旨。与人处需要“忍”,功成名就更需要有“忍”的耐力。

培根曾经说过,人不可像蜜蜂那样,将其整个生命注入对敌人的一蜇中。

莎士比亚也说:小事不忍遭大祸。孔子则说得更为明确: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在社会竞争中,善于做事者,学会忍耐是很重要的。

明白了忍的意义,还要知道忍是有道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利用先人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合我们的实际来研究忍者之道。

首先是胸怀天下忠贞为国,也就是一切以天下兴亡、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为己任。当自己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首先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损失小利益、个人利益而保护国家利益。无论你是政治家、改革家,或是山野村夫,布衣百姓,都应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其次是宽恕。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可以终身不渝地履行的字吗?”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应该说,这种“恕”实际上便是一种为人之道,而它也体现了一个“忍”字。因为“恕”,是一种处处站在他人的地位上,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为人方式,如同朱熹后来所说的那样,“恕”,就是要“推己及人”。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一些利益关系上,往往是十分紧张的,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要想利人就不能利己;要想利己,就不可能同时也利人,而这种强调为他人着想的“恕”,显然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作自我牺牲了。这里.没有“忍”,无疑是办不到的。

第三是勿贪。勿贪也就是要知足常乐。这里所说的勿贪主要是指不贪图名位、财利,不去作非分之想。对于名誉、地位、财宝和利益,我们可以得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也是可以受之无愧的。但是。不可去想得到那些不是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不能去超越必要的界限去贪图不义之财。有这种越界的非分之念,才是贪,而克制住自己的这种念头,即为不贪。

第四是和为贵。人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

道,所以同志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都要处理好,这之中还是一个“忍”字当先。

忍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

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要忍!

一个人在事业上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打击,要忍!

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诋毁,也要忍!一个人受到了朋友的误解,亲人的曲解,还要忍!

一个人贫困落魄,境遇不佳,更要忍!一个人功成名就,前途远大。特别要忍!一个人面对一切欲望,一切引诱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忍!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是很多的,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首先要忍。但是事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我们提倡忍耐精神,但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也不是惧怕邪恶势力。如果什么事不问缘由全都一忍了之,有时候会害人,也更可能害己。

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忍的。有的时候忍是不能被接受的,欺人太甚,也就势必忍无可忍。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节制的,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忍电有个度的问题。一味地毫无界限地忍,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甚而是愚蠢的。

所以,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是空虚软弱的。忍一时仿佛是吃了亏,其实,一个人敢于吃亏,不去占便宜。讨好处,也许就占到了最大的好处。而那种事事都要占别人便宜,不愿意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自己反而吃了大亏。

国学话谋略: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则很容易把事情弄坏,甚至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帮助我们去处理这些问题。

推己及人之恕道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

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心灵是如何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南怀瑾先生在讲到学佛的时候说:“我恭劝大家,学佛修道要严于律己,恕以责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其实道德是要恕以责人,别人有错要包容,尽量宽恕别人,原谅别人。”中国人讲道德,结果,往往都以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南怀瑾先生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克制,他说孔子一生也提倡克制,即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说对自己的行为要严格限制,克制不良的情绪。其实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让人激动、愤怒、悲伤等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我们把它们直接宣泄出来,固然可以如释重负,身心俱轻,但是更多时候,我们提倡一种克制,这种克制能够让人更加沉稳和理智,有时候甚至会散发出巨大的精神魅力来。

南怀瑾接着又讲了一个“放下”的故事:

一个十分害怕死的人总是在问自己:“死亡到底是在前面.还是在后面呢?”这个问题困扰他好久,有一天他突然想到:“我们总是在向前跑的时候死亡,车祸啊,事故啊,等等。就连动物也往往是在逃命时被捕杀,所有的动物从来没有是在后退时丧生的。所以死亡应该在你的后面。”

自从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无论吃饭、工作,他让自己比以前快了三倍以上。有一天,那个人正在匆忙地赶路时,突然被一个老人叫住了。那位老人问他说:“你这么匆匆忙忙地在追赶什么呢?”

那人回答:“我这哪是在追赶啊,我是在逃啊。”

那个老人听后十分奇怪地问:“那你到底在逃什么呢?”

那人听后回答说:“我是逃离死亡啊。”

老人听后问道:“你又怎么知道死亡在你后面呢?”

他回答说:“所有的动物都在向前逃命时被死亡追上的。”

老人听后笑着说:“你错啦,死亡不在起点时追着你,而是在终点等着你。不管你是快跑还是慢走它都会在终点等你。”

他听后不信反问道:“你又怎么知道呢?”老人回答说:“因为我就是死神啊!”

那人听后十分害怕地问:“我现在见到你,是不是说我就要死。”

死神老人听后回答说:“你别害怕,你的终点还没到,只是你跑得太快了,我的兄弟‘活着’老是跟我抱怨说,都快追不上你了。如果你不跟他会合,与死根本没有两样。所以他请我告诉你一声,要慢点儿啊。”

他听后反问道:“那我要怎样才能与‘活着’会合呢?”

死神老人回答说:“你先停下脚步,然后把心静下来,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感觉,用所有的力量去品味,‘活着’就会追上你了。”

于是那人把。静了下来,当他完全心静的时候.他听到死神老人的声音响起:“回头看看吧,我的兄弟就在你后面。”当他回头后,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美景……

人生就好比是一场旅行。当我们在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降临时,则到达了目的地。而生活就是旅行的过程,它包含着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成败得失……关键在于怎样去享受过程。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界,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梁亭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很好,而楚亭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乘夜无月色,偷跑过去把梁亭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梁亭的人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宋就说:“他们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那么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梁亭的人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亭的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亭的人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事卒们的报告后,感到十分的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恕”的核心是用以己度人、推己及人的方式处理问题。这样可以造成一种重大局、尚信义、不计前嫌、不报私仇的氛围以及双方宽广而又仁爱的胸怀。降至日常生活的处理,又何尝不是这样?

《孟子·梁惠王上》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处理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关系的原则,孟子告诉我们,即有义、有别、有叙、有信。那又如何来处理与“五伦”之外其他人的关系呢?按儒家的说法,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就是把“孝悌”这种爱人精神向外“推”——推己及人。

所谓“推”,用孔子的话说叫做“能近取譬”,意为能够就近拿自己与别人作比方,再通俗点讲就是将心比心,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把这种精神、这种态度又称之为“恕”,它与“孝”、“忠”一样属于“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

而到了孟子这里,则阐述的更加透彻。孟子对齐宣王说:“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小孩。只要如此,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里玩弄东西那么简单。《诗经》说:‘先给妻子做表率,然后推及于兄弟,从而推广到封邑国家。’说的无非是把这种好心思推广到别的方面罢了。所以推广恩惠足以安抚四海,不推广恩惠就连妻子儿女也安抚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远远超过别人,没有别的奥妙,只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善行罢了。”对于孟子的见解,南怀瑾先生认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那种推己及人的恕道。

推己及人的恕道,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理解,就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多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宽恕。这可视为待人处世的基本修养,如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当你们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国学话谋略:

做人要有人情味,真正的强者都是最善顺人情、驾人意的人。要善于调整与运用自己的感受去观察、体贴别人,从而及时修正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心直口快未必就好。

德者,得也

中国有句老话:“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以才智和能力树立起的威信,常常是不巩固的,一旦下级的才能超过自己,或者自己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时,这种威信则会动摇,甚至消失。而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树立起的威信,则会经久不衰,永存于人心中。

《易经》说:“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做人首先要宽厚为怀,这是基础。这里强调了厚德的基本原则是直率、方正、宽大。宽大,必然存在包容,像大地一样,容得下万事万物。这样,不仅会令我们的事业“有容乃大”,也会令我们的人生境界日益宽阔。

南怀瑾先生在提到德行的时候,他告诫前来听讲的学生说:“道德思想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人格之中,流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什么是德?‘德者,得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领悟而所得,才称之为‘德’。”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的,他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孔子正因为有自己一生矢志不移的道德追求,才构成他瑰丽的人生画卷。

听南怀瑾讲智慧那便是一种人生的探讨,趣味性很强,更是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他用孔子的见解来论述自己对德行的理解。南怀瑾又举了这样一个有关孔子用德行教化弟子的故事:

孔子弟子三千,他不仅教他们识字、读书、学礼仪,还教他们练习射箭。孔子教会弟子射箭,便举行了一场射箭比赛.相当于现在学生的体育课。孔子其实是把射箭看做是锻炼弟子体力和技术的一个手段,同时还把赛场变成道德教育的场地。

比赛前,孔子先让子路宣布比赛规则。子路说:“打败仗的将军、被别人亡了国和那些不求长进的人.不许进来观看。”宣布之后,有上述所列污点的人自惭形秽,便纷纷离去。接着,孔子又叫公罔之裘举着酒杯宣布:“欢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年高有德讲究礼貌仁义的老年人,不屈从流俗努力修身的人来参观。”在此观看的人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紧接着,孔子又叫弟子序点举起酒杯来再次宣布:“凡是好学不倦的人,好礼不变的人,坚持正确意见不轻易屈从错误习俗的人,我们都欢迎来参观。”于是有上述品德的人都纷纷进入比赛场地,两旁观众围成了一堵墙,比赛气氛十分热烈。

孔子看似是在教弟子射箭,实质上是在严格的强调道德标准,这正是孔子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高明之处。

南怀瑾先生说:“孔子的复古行为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出于对古今一道的领悟和文化生命连续性的契会。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套道德标准。

一位书法大师带着徒弟去参观书法展。他们站在一幅草书前,大师摇头晃脑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读,突然卡壳了,因为那个字写得太草了,大师一时认不出来。正在思考之际,徒弟在一旁笑道:“这不就是‘头脑’的‘头’嘛!”

大师一听就变了脸色,怒斥道:“轮到你说话了吗?”同样是面对导师,下面这个博士生就做得很恰当:

一个博士生论文答辩之后,指导教授对他很客气地说:“说实在话,这个课题你研究了多年,你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不只是在考你,同时也是在向你请教。”

博士则再三鞠躬说:“是老师给我指出了方向,给我机会。没有老师的教导,我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表现。”

本来,能赢得指导教授的肯定和赞美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博士生没有因此得意洋洋,而是谦虚地感谢指导老师,无疑这种得体的表现会赢得众教授的好感,于他只会有益而不会有害。

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品德也需要时刻培养。一个人之所以博学有才,是因为他总会反复学习种种知识,天长日久,这些书中的知识就成了他自己的学问。修德行和读书一样,许多人感觉良好的德行不易得,也知道种种道理,却偏偏找借口说,这是自己的习惯,改不了。一个明明知道自己缺点却不肯改的人,又怎么修身养德?无怪乎孔子就曾担忧人们德之不立,不外乎“品德不修养,学问不探讨,听到正义不追随,缺点错误不改正”这几点。

人生难免不如意,是是非非,善善恶恶,我们应该“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对你好的人,你当对他好;对你不好的人,你当然可以不理他。面对人生种种的怨和不如意,你可以消化的就不要把它拿出来,因为只要你不拿出来就可以云淡风轻地化解掉。

以直报怨就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怨,对别人的缺点过失、错误不予追究,对别人的误解通情达理、泰然处之。不强求对方理解自己,力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不因别人的误解而怀恨在心。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做到既不像无德之人那样睚眦必报,也不会委屈自己,更可以让有错的人有所收敛,从而改邪归正。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品德修养好,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百姓安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从古到今,中国人都把“德”放在衡量人才的首位,其次才是立功立言,可见德是成才的必然条件之一。“滴水成河”,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于平时细微之处一点点的积累,要经常注意培养自己的品德,这样才能成为有德之士。

什么是果行?南先生说:“行为要有好的成果,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行为要有结果为果行。”读书人经常说:“救国救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只讲理论不行,要问有没有做,有没有事功,没有则不算果行。对于人,对于万物,要施给,以自己的行动得来好的成果,这便是“果行育德”。

北宋名臣包拯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影响非常大的清官,他勤政爱民、疾恶如仇、清正廉洁,他的美名传承百世,可谓真正“以果行育德”之人。

包拯非常勤政爱民。他一向认为,当官就应当做忠臣。他的忠臣标准是:“上以裨国是,下以恤民瘼,中以塞国蠹。”自他为官之日起,便一直照此行事。

《宋史》卷三上说:包拯“始举进士,除大理平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包拯在有生之年勤政爱民,充分发扬了“德”的品质,真可谓了:“要想身后留名,必得身前立德”这句古话。

真正的大德必是知道维护大众利益的人,而能找到大众最真实、最重要的利益必须靠目达耳通的才华和对人们深入的了解,所以大德必是大才。

而真正的大才必是懂得大众力量的无比巨大,而大众的力量只能以大众的利益来调动,所以他必然使自己的利益、目标和大众的利益、目标相结合,通过完成大众的利益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自身利益的稳固性必是建立在和大众利益真实的一致性上,欺骗大众必然使大众的力量最终和你对立起来,并使你最终毁灭。德正是大众最大利益的维护者,德即是在不违反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取得自身最大利益的规范,所以大才必是大德。

人无完人,更多的人不是德才兼备的,能做成事的人必然是有才有德的,也许是小才小德,但肯定不是无才无德。低下如盗匪,也知“盗即有道”。大盗不入门庭而知财宝多少,藏于何处谓之智;行窃时第一个进屋谓之勇;最后一个退出谓之义;同伙落难必返身以救谓之仁;行窃后分赃公平谓之信。连一个盗贼都需有“仁、义、勇、智、信”的能力和修养,世间做什么事情还能有例外呢?

国学话谋略:

“其实,‘回归’也好,‘复古’也罢,都是道德标准发展的必然内在规律。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不信你去翻《圣经》,里面就记着耶稣的一句话:‘如果你们不懂得回转,变成小孩的状态,你就进不得天国。’”

随性之美

《荀子·礼论篇》中讲到:

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所以说:本性,是人天生的材质;人为,是盛大的礼法文理。没有本性,那么礼法文理就没有地方施加,没有人为,人本始的天性就不能自己变得美起来。

南怀瑾说:有个真善美的天堂,便有丑陋、罪恶、虚伪的地狱与它对立。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儡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合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兽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道德经》中写道: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是一部写给统治者看的书,老子也许想将它写成一部政治理论书。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目的是从中找出一条理想的为政之道。

老子认为,美丑、好坏、大小、多少等,只是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有了美的标准,丑就衬托出来了;有了好的标准,坏就显示出来了。人们为了追求更美更好的东西展开竞争,天下就永无宁日。如果没有美丑好坏的标准,这种争夺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所以,老子建议统治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不提倡所谓美好的事物,不追求美好的东西,为天下做一个表率,这样自可消弭人间争斗。

老子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治国主张呢?因为春秋目期,各国统治者拼命追求更好的名声、更大的功业、更广的土地、更美的女人、更多的财富。上行下效,整个社会贪欲膨胀,战乱频仍,盗贼多如牛毛,整个社会动**不安。老子认为,只要模糊美丑好坏的标准,就可自然而然地解决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没有美丑好坏标准,人们失去争逐的目标,社会肯定会安稳得多。但从实践上却行不通。在这个问题上,老子产生了错觉,以为分辨美丑好坏的标准是统治者教给百姓的,实际上,它主要是约定俗成的。老子产生错觉的原因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

其一,春秋时期,百姓普遍得不到学习的机会,素质极低,不与平民接触的老子可能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空着脑袋等人灌输什么:

其二,统治者贪图逸乐,很像是在教给百姓分辨美丑好坏的知识。统治者征召美女,百姓就知道什么样的女人美,也会想方设法追求美女;统治者搜罗金银珠宝,百姓就知道这些都是好东西,也会绞尽脑汁获取。

事实上,无论统治者是否教给百姓分辨美丑好坏的知识,百姓心里自有美丑好坏的标准。但统治者的言行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百姓的追求倾向。有一位国王,爱看女子穿男装,就让宫里嫔妃们都着男装。结果,不久后,整个都城的女人都穿上了男装。可见统治者的行为对百姓的影响有多么大。老子提倡“行不言之教”,还是有道理的。如果统治者乐于听从的蟊对净化社会风气确有效果。

春秋贤臣晏子就非常懂得“行不言之教”的道理,他每天上朝,都坐着一辆旧车,驾着瘦马。有一天,齐景公看见了,就问:“嘿,难道给您的俸禄还少吗?为什么您的车马糟糕到这种程度?”

晏子回答说:“依赖您的赏赐,才能保证我的家人以及与我交往的朋友们都能过日子。我穿得暖、吃得饱,车子旧一点、马瘦一点,反正是供自己使用,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齐景公不忍心让他乘坐旧车瘦马,就派一位官员送给晏子一套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不肯接受,送来三次退回去三次。齐景公召来晏子,赌气说:“您不接受车马,我也不坐马车了!”

晏子说:“您派我监管文武百官,我尽量节省生活上的享受,给齐国人民做一个表率。就是这样我还怕自己过于奢侈、行为有失检点。现在,您在上面坐华丽的车马,我在下面也坐华丽的车马,老百姓看见了,可能贪图享受,轻视道义,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样,我就没办法去禁止他们了!”

晏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齐景公馈赠的车马。

晏子身居高位数十年,始终俭朴如素,齐国的风气大为好转,因而受到诸侯们的称羡,由此可见“不言之教”的功效。

“行不言之教”,作为一种治国之策,虽然有效,但不符合当权者的心理,他们爬到高位上去干什么?无非是为了名利权位,无非是为了更方便地得到美好的东西。天底下有几个像晏子这样追求内心幸福、不贪图肉体享乐的领导者呢?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用途更小。我们为了争得生存空间,为了展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就是要努力为之,不但要用业绩说话,有时还要设法推销自己。

不过,无论做人做事,过分追求也不好。我们应该知道,美丑好坏都没有绝对。好比美女,有时以丰腴为美,有时以纤巧为美,有时竟以“三寸金莲”为美,有时又讲健美,哪有一定?执定某个标准,过于求美,也许就变成丑了;过于求好,也许就变成坏了;过于求荣,也许就变成辱了。

元末画家倪云林,就是一个求美得丑、求荣得辱的例子。他是当时一位大名士,自负品格高洁,最瞧不起俗人。而且他非常爱干净,日常使用的笔、墨、纸、砚,每天都要有两位专人来经管,随时负责擦洗干净。庭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人挑水揩洗于净,结果硬是把梧桐树干净死了。

那时,造反英雄张士诚有个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了绢和厚重的金币去,请他画一幅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我不能做王门画师!”他还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张士信大怒,怀恨在心。

有一天,张士信和一班文人乘船到太湖上游乐,闻到另外一条小船上传来一股特别的香味,就说:“这条船上,必有高人雅士。”靠拢去一看,不料是倪云林这位高人雅士。张士信顿觉扫兴,便叫从人将倪云林抓过来,打了一顿鞭子。倪云林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一声不吭。

后来有人对他说:“打得痛了,也应该叫一声。”

倪云林说:“一出声,便太俗了。”此事一时传为笑谈。

这个世界上容不得过于完美的东西。无论人也好、物也好,都有几分缺陷,正好相互迁就,反而融合无间。一旦好到极点,必然天怒人怨,坏结果就出来了。这位倪云林好洁成癖,好名成瘾,原本是他自己的事,挨了打,纯属冤枉。但当时居然没有人同情他,反而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看他的笑话。什么原因呢?因为过于求美的行为已近乎做作,给他人带来了刺激。

所以,做人无须刻意追求完美,也无须勉强去争取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留几分率性随意,正好体现了道的自然之美。

国学话谋略:

一个“随”字,蕴含许多人生学问。随心所欲,随遇而安,随波逐流,随便,随和,随着……随便你找到哪一个由随打头的词,就会发现它们没有一个是让你累着的,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的状态。可就偏偏这么简单的一个“随”字,有的人可能劳其一生都学它不懂。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相交相处,都要以诚待人,以善意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对友,对上对下,总要以减实相处。这就是古代哲士所说的“诚可格天,诚可感人”,以及“给人以诚实,虽疏远也亲密;给人以虚伪,虽亲密也疏远。”

人的品格总是参差不齐的,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易。遇到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把廉耻送给他;遇到倾邪私曲的人,以仁义气节激励他。这样,天下全在诚实的陶冶之中了。

刚毅的人附以柔和,柔和的人振兴他的刚强,刚强的人要使他懦弱,懦弱的人激励他坚强。怨恨的人解散他,暴怒的人平静他,恐惧的人安定他,畏惧的人怀柔他,亲近的人正视他,疏远的人亲近他,危险的人解救他,困难的人扶植他,钻营的人遣散他,恬淡无为的人督促他,有道德的人确立他,有欲望的人驱逐他,在贫贱中的人提拔他,在患难中的人周济他,这样没有人不服从的。“以德报怨”是人们的口头禅。人如果以怨报怨,就会怨怨相报,永无了期。陶觉说:“凡是待人接物,必须是自己做主,千万不可因人起见。如果他人薄待我,我也薄待他;他人怠慢我,我也怠慢他;甚至他人毁谤我,我也毁谤他,这就是与他一般见识了。最好是他薄我就厚,他傲慢我就恭敬,他毁谤我就称誉。这样才能扭转人,而不被人扭转。”

《宋史》中记载:王旦经常荐举寇准,而寇准数次说王旦的错处,真宗告诉了他,王旦反而称赞寇准是忠臣。几次以后,寇准也自叹不如了。

圣人对待人,经常能在有罪中求出无罪,在有过中寻出无过,在不可宽恕中寻出宽恕,在不可原谅中寻出原谅。恪尽他的忠诚,容纳他的婉曲,小错予以包涵,并使他受感化而无怨恨,使他改过而从善,这就是敦厚之心,盛德之事。

所以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要使他能做到。称赞人的善,应该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的心;攻击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心,不应该拘泥于他的劣迹。”这都是留有余地的方法。

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认为,“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更难,对待有功劳的人就相当难了”,这只好以宽大来处置了。对待君子要这样,对待小人更加如此。无论对待任何人,总要为他留有余地,使他存有顾惜。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也会早晨做小人,晚上转念成为君子了。

却说公元311年所谓永嘉之乱爆发,西晋王朝的都城洛阳被匈奴军队攻占,包括皇帝在内的王公贵族几乎无一漏网,均被杀戮或掠走。这其中就有已经死掉的痴呆皇帝司马衷与皇后羊献容生的一个女儿,(想不到这司马衷也还有不呆的地方,感慨中,呵呵)。这位公主闺名已然不传,在司马衷的女儿里排行第四,初封清河公主。永嘉之乱洛阳城破时,她只有十岁左右,可能是人小没被匈奴兵注意吧,在一片混乱中公主流落民间,被人贩卖,几经辗转,最后居然被卖到了东晋王朝管辖的吴兴(浙江湖州一带)。

在这里,十岁的小公主成为当地富人钱温女儿的丫鬟,这位钱小姐虽然出身不低,文化自也相当,但人品却很恶劣,对手下的小丫鬟残忍酷虐,常常借故殴打、折磨以之取乐,尤其对于这个不会说吴语的北方丫头,更是打骂成瘾。出于本能,清河公主不敢泄漏自己的身份,一直咬牙忍耐,直到从别人口中确定这里仍是他们司马家的地盘后,小公主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出钱府。

逃出后,清河公主径自找到了当地的吴兴太守周礼,这周礼看到面前的小丫鬟自称是公主,直觉五雷轰顶,赶忙好生安抚,并立即上报驻扎建康(南京)的琅琊王司马睿——也就是未来偏安江南的东晋第一任皇帝晋元帝。

当司马睿最终确认面前这个伤痕累累的小女孩确实就是自己的姑姑之后,顿时勃然大怒,一纸诏书直奔吴兴,此时如梦初醒的钱温一家悔之晚矣,全都被斩首示众、以敬效尤。而清河公主重新受封为东晋王朝的临海公主,成年之后下嫁谯国人曹统。一直安稳地生活在东晋王朝的庇护之下。

至此可见,为人处事中的“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孟子语录中的所谓富贵不能**的品格,尤为可贵!

附临海公主墓志铭曰:长发有祥,瑶台乃构,玄鸟归飞,北音斯奏,聿来徐土,祯符爰授,帝体灵柯,穠华以秀,饰馆东鲁,言归景族,有教公宫,无系车服,既肃簪珥,亦崇汤沐,率礼衡门,降情云屋,彼月斯望,在钓维缗,瞻须配景,望烛齐神,霾华昆岫,灭采上春,慈缠云陛,悲动外姻,郁彼崇芒,睠然城辇,辎翟按辔,龙旒徐转。

吕坤曾经说:“人到了无所顾忌时,君父之尊,不能使他严肃;悲惨的酷刑,不能使他害怕;千言万语,不能使他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圣人知道他是这样的,每次就会保留他的面子,体恤他的私情,而不致使他无所顾忌。”

“以诚待人,以德报怨”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先哲总结的大智慧,历经五千年仍然长盛不衰,我们现代人也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友善是一汪明澈的清泉,它可以让自私的人洗去狭隘的污点;友善是一只透红的苹果,它可以让在人生旅途中奔波劳累的人们享受片刻的甘甜与清醇;友善更是一座桥、一条纽带,连接彼此。沟通你我,让我们从纷纷扰扰的现实中解脱出来,享受人间至真至纯的爱。

友善在哪里?友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招领启事”,就说明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为他人着想。友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与人为友的本能。人的一生难免坎坷磨难,但只要伸手相助,便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就要靠友善来支撑。锦上添花的人未必能够成为知己,雪中送炭的人却可以成为患难之交。“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抬柴火焰高。”

一个人如果拥有友善之心,他将得到大家的尊重,他就能很好地融入一个集体。一个人能够为别人着想,我们说他大公无私,那是对一个人精神品质的褒赏和嘉奖。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种融洽快乐的气氛。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就消失了,封闭的门也会自动打开。相反,如果人人为己,则会把自己关在私欲的笼子里。人际关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便难免摩擦,以至仇恨、战争,甚至死亡。所以,只要有友善在的地方,贪婪、私欲就没有滋生的土壤。这里,将是一个安宁、祥和的爱的港湾。

友善在哪里?友善就在我们身边。马路脏了,扫一扫;老人过马路,扶一扶;别人遇到了困难,伸出支援的手;同事有了难题,送去宽心的微笑……做到了这些,你将会体验到难以说出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同时还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与尊重。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