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么一些孩子:他们锱铢必较,生怕自己吃亏;因为过于追求完美,他们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别人有一点毛病,他们都要横加挑剔、指责,甚至故意疏远、嫌弃;遇到一点点小问题他们就耿耿于怀、闷闷不乐。这样的孩子不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不能容忍他人的缺点和过失,不仅自己活得辛苦,与他们相处的人也不会轻松。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当恶劣,他们的个人发展也受到阻碍。胡村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胡村是一个刚上五年级的孩子,他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是老师眼里标准的“淘气鬼”。本来,他的好动天性为他赢得不少“死党”,只是,他心眼太小,老爱告同学的状,这一点让老师同学有些吃不消。
这不,刚上课,他就状告起同学的“不是”了:“老师,庄飞老是欺负我,课间,他故意跑到我身边,把我撞倒了。还有,刘晓把水彩墨水撒到我的书上了,我的书都没法看了……”
胡村这么一告状,班主任不得不先处理好他的“冤情”再上课,为此,班上的同学特别烦他,管他叫“窦娥”或者是“大喇叭”。他在班上的人际关系可想而知了。
与胡村一样,习武平也是这么一个喜欢斤斤计较的孩子——
课间,习武平正在和同学们玩游戏,同桌右德不小心踩了习武平一脚,看到自己刚买的白球鞋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黑脚印,习武平生气极了,他气冲冲地冲到右德面前,狠狠地踩了他一脚,还把右德推倒在地上。
老师批评习武平做的不对,可小家伙却理直气壮地告诉老师:“我妈妈说了,不能受别人的欺负,别人打我,我就要打别人。右德踩了我,我当然也要踩他。我没有什么不对。”老师听后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生活中,像胡村与习武平这样的孩子并不鲜见,这些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调皮捣蛋,率直武断,总是习惯于高高在上对别人发号施令,并多少都存在一些“得理不饶人”、“小心眼”的毛病。于是,当同学不经意间冲撞了他们时,这些孩子就会嘲讽相讥、挥拳相向,甚至以牙还牙……这样的孩子,自然不能领略到宽容的真谛,更不懂得以宽容之心去善待别人。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因人际关系矛盾激化、情绪偏激、不能容忍而致恶性行凶者,占全部凶杀的60%。而作案者大多是血气方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因此,要想孩子健康成长起来,作为家长,应让孩子养成宽容、体谅、忍让的习惯。
那么,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克服斤斤计较的心理,养成宽容与体谅他人的习惯呢?
第一,教育孩子不要过于苛求别人,不斤斤计较小事。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误会或磨擦,只要持忍耐、包容、体谅的心态,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度量放宽、眼界放远,就能够化解矛盾。
第二,让孩子敢于承认错误,抛弃积怨。家长要告诉孩子,有宽大的度量容人,不念旧恶,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快乐。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爱好、性格和心态,对孩子循循善诱,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发现错误,唤醒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承认错误,化“敌”为友,抛弃积怨。尤其要疏导、转移孩子对结果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别人的缺点与失误,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有利于增进友谊。
第三,家长应做孩子的榜样。首先,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宽容他人。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相互宽容的家庭环境。假如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宽容友爱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将逐步形成他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品质。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