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给中共中央的报告

语罕在杨匏安家住的时候,渐渐把以前的事收起来了,天天静悄悄地在一个小天地中按部就班地读书。杨匏安除了同语罕谈心之外,尝尝终日默默无言。他的夫人很贤明,对杨匏安与康若愚事一言不发,但是康若愚处在“妾身未分明”的境地,精神上自然不愉快。

有一次,康若愚问语罕:“你这么喜欢红楼梦,究竟佩服其中哪几个女子?”

语罕答道:“林黛玉,尤三姐,晴雯,司棋,鸳鸯,紫鹃,探春,平儿,我都佩服。譬如红楼梦上写林黛玉,她的一书一画,一榻一几,一言一笑,一举一动,皆足以表现林黛玉的精神;尤其是林黛玉的文学见解,高山流水的琴音,她的一丝不苟的态度。还有平儿,佩服她那极有热情、有才干、有担当、有毅力、不作威作福,而可以临危托孤的人格和忍让的德行。”

“那么,对于袭人、宝钗、湘云怎样呢?”

“老实说,湘云我觉得她除了做几句诗外,没有什么特别使我发生爱情的地方,而且我觉得她未能免俗。至于袭人、宝钗,乃是大观园的天地中十足的乡愿代表。宝钗比袭人读书读得多,因此,她的乡愿之毒,也就特别深。”

你看她那老谋深算的神情,深情厚貌与世无迕的态度,遂博得贾母王夫人及大观园上上下下的欢心,为争取贾宝玉的婚姻的地步,而拉拢袭人,利用她,便知道,这种人的内心中并非真性罢,即对于宝玉亦无例外。

譬如,当宝玉被贾政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宝黛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便可看出她俩是怎样不同啊!好冷酷的宝钗啊!好忍心的宝钗啊!

若愚笑说:“然而在当时要在这两人之中推举一个人进孔庙,一般道学先生一定要首举宝钗而非黛!”

语罕答道:“是啊!这就是宝钗所以为十足的乡愿——伪君子的缘故。至于袭人所表现的乡愿形态尤其充足,因为她究竟无学知识,一切皆不免浅薄,而易于为我辈所发觉。”

我干脆看不起袭人,看不起袭人这种类型的人物,因为乡愿眼中心中只认得现实的权力,但同时当某一种势力已抬头,她又不敢拿出自己的主张。

其实乡愿十九都是浅薄庸俗,不学无术之辈。左边胜了,他可以左走一步;右边胜了,也可以右走一步。天下古今的乡愿都是一个娘养的东西!他们应当以袭人为夏娃。

杨匏安在旁边打断:“除了红楼,语罕兄最近还读了不少西洋哲学书。”

语罕道:“黑格尔说过,凡是合理的都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也都是合理的。这两句名言,差不多笼罩了整个世界史的发展,意思深远,耐人寻味。大革命失败后的人,回过头来,伏案读书,读一句是一句,自觉比从前有味多了。”

恩格斯极佩服黑格尔,他说,世人所了解的黑格尔的哲学,只是它的外围和框架;黑格尔哲学的真正宝藏就是他的辩证法,这是他的革命的方面,至于他的哲学体系便不能不受当时德国政治的影响。最后只得以上帝为他的避难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学得了辩证法,从费尔巴哈承袭了唯物论的遗产而加以奥伏赫变,加以变革,而形成自己的辩证法。就是说,把黑格尔的唯心论的辩证论扭转头来,变成唯物论的辩证法;把费尔巴哈的机械的唯物论发展而为历史的唯物论。【注释1】

时候已经是深秋,天气渐渐凉上来了。杨匏安夫人打断他们的谈话,说语罕夏天的单衣不济事了,需要重新做件衣服。语罕拿出身上全部的几个钱,托杨匏安夫人扯了两件衣料。杨匏安夫人亲自裁剪,做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

语罕在读书之余,认真反思了南昌起义的经过和失败的教训。10月份,他经过深思熟虑,起草了《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个人对于八一事件之经历及意见,对中央最近策略的意见》,初步分析了起义军南征失败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原因。

在政治上,革命委员会始终没有在民众中宣传明确的政纲。不但民众不晓得这次革命的意义,就是军中的一般士兵也大部分不晓得。而且对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革命,没有进行切实的宣传。

在军事上,一些负责军事的同志都犯有轻敌、疏忽的毛病,影响了一些战役。譬如,“到了会昌以后,南山岭(会昌第一险要,第一高山,俯瞰全城)只配备了七四团的一两连人,对岸一连人,至于不取道筠门岭直捣敌人的中路,以摇撼广州,而乘其未备,这是军事上的失败”。

在组织上,对于军中的党小组会议重视不够,没有吸收非党员的军部指挥者。

语罕对中共中央最近的政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表示:“对于中央最近的政策完全信任,必须这样才可以战胜党内的机会主义、军事投机等等危险的倾向。现在革命已到了极其严重时期,如果党没有绝对的威权和积极的适当的政策,是不能够领导工农群众的。在这个严重时期,一些在党内的知识分子,自然发生恐惧,渐渐退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国民党之如是的狞恶翻动,也是由于客观方面,农工群众革命的(潮)流所鼓**,所影响,于以见阶级斗争之烈,而国民党反革命的面目亦完全暴露于民众之前,未始非促进我们的历史使命之一道也。”

最后,语罕向中共中央提出个人的希望:“中央现决定我赴俄,只有静待。在未赴俄之前,我打算做一本批评三民主义的书,或者作几篇宣传的文字,送到编辑委员会备采用。”

“以前的中央一切决议案及印刷品我都没有机会看到,现在才找到几本,并阅。(1927年10月)”【注释2】

11月上旬,周恩来从香港乘船到上海参加瞿秋白组织召开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共临时中央对南昌起义领导人分别给以批评和处罚,并要陈独秀、谭平山、高语罕等人到苏联向共产国际检讨错误。

不久,谭平山因涉及与邓演达等组织第三党,被中共中央开除了党籍。传闻他们在组织第三党时把杨匏安列为发起人之一,杨匏安在1928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第17期上发表《所谓第三党》一文,澄清事实。

1928年初,中共中央澄清了杨匏安的政治问题,安排他和罗绮园回上海工作。他们既走,语罕一个人在澳门便觉四无依傍,自然也跟着他们回上海。

【注释1】高语罕:《九死一生记》第71—75期,载成都《新民报》日刊1945年10月25—29日第4版“雄辩”专栏。

【注释2】高语罕:《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载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亲历南昌起义》,第82—84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