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新的转折五
寂寞的宫闱,偌大的王朝,破败的江山,就这样一个貌美如仙的女子,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杰出的智慧,撑着这个岌岌可危的江山,她不是不知道这个王朝的根子已经腐烂,不是不知道这个王朝的存在取决于他人的意志。然而她还是那样硬撑着,对这个所谓的祖宗江山,她付出的太多了,可是谁又能明白呢?
柔云公主批着奏章,这么多的奏章所报的民事大多数都是凭空乱造,真能奏些什么有价值内容的奏本,却是很难发现。就是对着这些废话,她还是那样孜孜不倦的批示,尽管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冷无为的撤兵无疑牵动了整个朝野的心,很多人都在忧虑大汉是否将北魏的疆土并入大汉的疆域,现在国都的名字都被人家改了,这改朝换代的日子肯定不远了,有门道的人开始走门路,没有门道的是尽量的敛财或者是为将来做准备,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心思一正议政。
一想到这里,柔云公主不由的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无奈地笑了笑,心道:也许只有你才能拯救这个王朝。
大都督府的冷无为忽然眼皮一跳,摸了摸眼皮,没有太过在意,继续对尹奇嘱咐道:“北魏朝的事情,我看是迟早要并入大汉的。在并入之前,这里面的血液该换一换了。我准备任命你为这里的宰相,处理一切大小事物。田大会在这里代理九门提督一职,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我会嘱咐他好好配合你。至于这北魏的官员,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撤掉,财政如果困难,就杀几个贪官。总之,你要北魏的事情给我处置妥当,别发生什么乱子。你有什么政治抱负就尽管使出来,有什么后果我来给你承担。总之,给我弄出点彩来,老百姓就是那样,谁能给饭吃就跟谁走。只有我们能给这里的百姓带来实在的好处,同化他们那是指日可待。到那时候才并入大汉疆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尹奇起身道:“属下遵令。主公能不急于一时,考虑周全,实乃北魏和大汉百姓之福。属下一定办好。”
冷无为笑着摆摆手,道:“你呀,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自己有几两重,我还不清楚。那些治理民生的事情,我只能依靠你们,我是干不来的。这次退兵朝廷一定有不少反对的意见,你马上写个折子递上去,将那些人的嘴给我堵上。还有,那些老夫子们不是喜欢讲礼法吗,那你就鼓吹礼法,说咱们大汉是礼仪之邦,不毁昔日盟约之类的。你和他们谈将来和未雨绸缪,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到头来还惹的一身骚。”
尹奇深有同感,笑道:“属下明白。”他也是过来人,身负一身才华,却屡试不中,后来遇到杨纯后,与那些当官的议论国策,他们张口闭口就是礼啊法的,这些人他从内心里就深恶痛绝,瞧不起拿着圣人书就冒充王道的人。冷无为行为做事从来就没有把那些读书人当回事,只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在这一点杨纯也比不上他,毕竟杨纯也是读书人出身,对礼法也是很看重的,如果有很多大臣反对,他就不会将自己的意志推行下去。这点,让尹奇感触很深。
大汉京城。
北方大捷的消息传来后,太后立即下旨,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整个京城都变的喜气洋洋的。但是,朝廷的格局却没有因为这,而有所改变,毕竟冷无为还在外面,影响不了朝廷政局。在争权夺利上,双方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皇宫大内。
卧凤殿内。
众大臣诚惶诚恐的站在一边,低着头,不敢看着发火的那位。地上洒落了大堆奏折。
“好嘛,我不就是要修个宫殿吗,他们就拿这么多的话来搪塞哀家,居然有的人把哀家说成红颜祸水,说我是亡国之人,这还像话吗?你们一个个的居然也不出来说话,难道你们真的甘心那些人骑在你们的头上吗?”
太后看着下面的人就气不打一处来,前几日她不过是想将避暑山庄好好翻修一下,谁知道话刚开了个头,那些军机大臣和御史言官们就站出来反对,话 说的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而自己手下的官员却不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这让她如何不气恼。
“太后娘娘,其实也不能怪各位大人。谁让长公主将祖宗家法也搬了出来呢,而那些官员举着皇室的祖规反对,各位大人如果出面反对那就是反对列位先皇,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嘛。不过,从几天的情况来看,长公主的势力可比以前真的大多了,冷公府的势力正在膨胀,而杨公府却还像以前那样低调,这点可不行。太后应该想办法让杨公府站到前面来,杨家在军营里威信很高,昔日冷无为能那么快在军营里站住了脚就是因为他是杨家的女婿。如果杨公府出面对抗冷公府,太后您就不必孤军奋战了。”魏青书缓缓地说道。
其他大臣一听,跟着附和,说些不疼不痒的话。
太后懒地去理他们,把他们遣出去后,将魏青书留下,思之片刻,道:“冷无为在北方获胜,你说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魏青书对这事情早有考虑,因此也没有犹豫,苦笑道:“冷无为这个人真不好琢磨,一般人会做的事情,不见的他就会做。北方大捷后,他们要么就是北上,要么就是撤兵。”
“撤兵,他怎么会撤兵?大夏刚复国,根基还不稳定,是人都知道只要我大汉大军一出,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们覆灭。冷无为带兵那么多年,他会那么傻?”
魏青书笑着摇了摇头,道:“太后您难道忘了,冷无为不光是带兵的将军,还是辅助皇上的宰辅。他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的,而且他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做任何决定必定会得到将士们的支持。在是否撤兵这个问题上,我思考盘算了很久,只得出一个结论,继续北伐那会对大汉带来巨大的灾难。粮草补给线太长,将士经过大战早已经疲惫,大夏那些人是百年之虫死而不僵,一旦大军陷入那里,其他国家会不会趁虚而入。毕竟,我朝把四分之三的兵力全部投到了北方,西楚和宁国一旦犯我边境,我朝拿什么去抵抗?”
太后是何等伶俐之人,一想就通,吓的一身冷汗,急道:“那赶快传令,让冷无为撤兵吧。”
“不!这个令太后您不能下。”魏青书断然道“现在前方的士兵已经打红了眼,眼看着可以建立不世功业,他们会甘心撤军吗?如果冷无为借着太后的名义下令撤军,那些将士会把恨全部记在太后的身上。那么太后,以后您还能调的动他们吗?如果这个时候,长公主他们出面支持,恐怕太后您的位置就不稳了。所以,咱们明知道进军危险,也不能轻易下令。一切也只能看冷无为的脑子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冷静。”
话刚说完,只听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人未到声却到。
“报,北方急奏”
太后看着冷无为派人送来的折子,她笑着看了看魏青书,将折子递给他,道:“魏大人真神人也,冷无为已经下令撤兵了”
魏青书看完,大大的喘了口气,但忽然想到了什么,忙将折子仔细再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太后没敢打扰,将递信的太监遣了出去。
“太后,皇甫大人病了很长时间吧,太后可曾派人去看望过他?”魏青书忽然现出神秘的微笑。
太后颇有些不好意思“这些日子,朝廷局势那么复杂,又出了很多事情,一时间哀家倒把他忘了。你怎么想起了他了?”
魏青书将折子递还给她,道:“太后,您再看一看这折子写的内容?”
太后接过,仔细的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当她准备询问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若有所悟,笑道:“魏大人说的对啊,好,这就摆驾,哀家亲自去探望这位军机大臣!”
魏青书笑了笑。
当太后将折子甩在桌案的时候,只见奏本上有道太后长长的指痕印,上面赫然写着“皇甫飞云” 展开全部内容
柔云公主批着奏章,这么多的奏章所报的民事大多数都是凭空乱造,真能奏些什么有价值内容的奏本,却是很难发现。就是对着这些废话,她还是那样孜孜不倦的批示,尽管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冷无为的撤兵无疑牵动了整个朝野的心,很多人都在忧虑大汉是否将北魏的疆土并入大汉的疆域,现在国都的名字都被人家改了,这改朝换代的日子肯定不远了,有门道的人开始走门路,没有门道的是尽量的敛财或者是为将来做准备,大臣们根本就没有心思一正议政。
一想到这里,柔云公主不由的揉了揉自己的肚子,无奈地笑了笑,心道:也许只有你才能拯救这个王朝。
大都督府的冷无为忽然眼皮一跳,摸了摸眼皮,没有太过在意,继续对尹奇嘱咐道:“北魏朝的事情,我看是迟早要并入大汉的。在并入之前,这里面的血液该换一换了。我准备任命你为这里的宰相,处理一切大小事物。田大会在这里代理九门提督一职,有什么困难尽管找他,我会嘱咐他好好配合你。至于这北魏的官员,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撤掉,财政如果困难,就杀几个贪官。总之,你要北魏的事情给我处置妥当,别发生什么乱子。你有什么政治抱负就尽管使出来,有什么后果我来给你承担。总之,给我弄出点彩来,老百姓就是那样,谁能给饭吃就跟谁走。只有我们能给这里的百姓带来实在的好处,同化他们那是指日可待。到那时候才并入大汉疆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尹奇起身道:“属下遵令。主公能不急于一时,考虑周全,实乃北魏和大汉百姓之福。属下一定办好。”
冷无为笑着摆摆手,道:“你呀,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自己有几两重,我还不清楚。那些治理民生的事情,我只能依靠你们,我是干不来的。这次退兵朝廷一定有不少反对的意见,你马上写个折子递上去,将那些人的嘴给我堵上。还有,那些老夫子们不是喜欢讲礼法吗,那你就鼓吹礼法,说咱们大汉是礼仪之邦,不毁昔日盟约之类的。你和他们谈将来和未雨绸缪,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到头来还惹的一身骚。”
尹奇深有同感,笑道:“属下明白。”他也是过来人,身负一身才华,却屡试不中,后来遇到杨纯后,与那些当官的议论国策,他们张口闭口就是礼啊法的,这些人他从内心里就深恶痛绝,瞧不起拿着圣人书就冒充王道的人。冷无为行为做事从来就没有把那些读书人当回事,只凭自己的意志做事,在这一点杨纯也比不上他,毕竟杨纯也是读书人出身,对礼法也是很看重的,如果有很多大臣反对,他就不会将自己的意志推行下去。这点,让尹奇感触很深。
大汉京城。
北方大捷的消息传来后,太后立即下旨,大赦天下,普天同庆。整个京城都变的喜气洋洋的。但是,朝廷的格局却没有因为这,而有所改变,毕竟冷无为还在外面,影响不了朝廷政局。在争权夺利上,双方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皇宫大内。
卧凤殿内。
众大臣诚惶诚恐的站在一边,低着头,不敢看着发火的那位。地上洒落了大堆奏折。
“好嘛,我不就是要修个宫殿吗,他们就拿这么多的话来搪塞哀家,居然有的人把哀家说成红颜祸水,说我是亡国之人,这还像话吗?你们一个个的居然也不出来说话,难道你们真的甘心那些人骑在你们的头上吗?”
太后看着下面的人就气不打一处来,前几日她不过是想将避暑山庄好好翻修一下,谁知道话刚开了个头,那些军机大臣和御史言官们就站出来反对,话 说的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而自己手下的官员却不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这让她如何不气恼。
“太后娘娘,其实也不能怪各位大人。谁让长公主将祖宗家法也搬了出来呢,而那些官员举着皇室的祖规反对,各位大人如果出面反对那就是反对列位先皇,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嘛。不过,从几天的情况来看,长公主的势力可比以前真的大多了,冷公府的势力正在膨胀,而杨公府却还像以前那样低调,这点可不行。太后应该想办法让杨公府站到前面来,杨家在军营里威信很高,昔日冷无为能那么快在军营里站住了脚就是因为他是杨家的女婿。如果杨公府出面对抗冷公府,太后您就不必孤军奋战了。”魏青书缓缓地说道。
其他大臣一听,跟着附和,说些不疼不痒的话。
太后懒地去理他们,把他们遣出去后,将魏青书留下,思之片刻,道:“冷无为在北方获胜,你说他下一步会怎么做?”
魏青书对这事情早有考虑,因此也没有犹豫,苦笑道:“冷无为这个人真不好琢磨,一般人会做的事情,不见的他就会做。北方大捷后,他们要么就是北上,要么就是撤兵。”
“撤兵,他怎么会撤兵?大夏刚复国,根基还不稳定,是人都知道只要我大汉大军一出,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他们覆灭。冷无为带兵那么多年,他会那么傻?”
魏青书笑着摇了摇头,道:“太后您难道忘了,冷无为不光是带兵的将军,还是辅助皇上的宰辅。他是有一定的政治眼光的,而且他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做任何决定必定会得到将士们的支持。在是否撤兵这个问题上,我思考盘算了很久,只得出一个结论,继续北伐那会对大汉带来巨大的灾难。粮草补给线太长,将士经过大战早已经疲惫,大夏那些人是百年之虫死而不僵,一旦大军陷入那里,其他国家会不会趁虚而入。毕竟,我朝把四分之三的兵力全部投到了北方,西楚和宁国一旦犯我边境,我朝拿什么去抵抗?”
太后是何等伶俐之人,一想就通,吓的一身冷汗,急道:“那赶快传令,让冷无为撤兵吧。”
“不!这个令太后您不能下。”魏青书断然道“现在前方的士兵已经打红了眼,眼看着可以建立不世功业,他们会甘心撤军吗?如果冷无为借着太后的名义下令撤军,那些将士会把恨全部记在太后的身上。那么太后,以后您还能调的动他们吗?如果这个时候,长公主他们出面支持,恐怕太后您的位置就不稳了。所以,咱们明知道进军危险,也不能轻易下令。一切也只能看冷无为的脑子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冷静。”
话刚说完,只听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人未到声却到。
“报,北方急奏”
太后看着冷无为派人送来的折子,她笑着看了看魏青书,将折子递给他,道:“魏大人真神人也,冷无为已经下令撤兵了”
魏青书看完,大大的喘了口气,但忽然想到了什么,忙将折子仔细再看了一遍,若有所思。
太后没敢打扰,将递信的太监遣了出去。
“太后,皇甫大人病了很长时间吧,太后可曾派人去看望过他?”魏青书忽然现出神秘的微笑。
太后颇有些不好意思“这些日子,朝廷局势那么复杂,又出了很多事情,一时间哀家倒把他忘了。你怎么想起了他了?”
魏青书将折子递还给她,道:“太后,您再看一看这折子写的内容?”
太后接过,仔细的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当她准备询问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若有所悟,笑道:“魏大人说的对啊,好,这就摆驾,哀家亲自去探望这位军机大臣!”
魏青书笑了笑。
当太后将折子甩在桌案的时候,只见奏本上有道太后长长的指痕印,上面赫然写着“皇甫飞云”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