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生活的时代,组织上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不是很关心,秘书、警卫、保姆、勤务员、厨师等,一个也不配。最多在单位里有一两个从事文字工作的干部替领导抄写点儿文稿、送送文件。
不过,国家不给配,不是说就没有。高级领导干部自己花钱雇人为自己和家属服务,是很正常的现象。那时候,就连进京赶考还带书童呢,何况已经身居高位的领导人呢?
现在,我要说说张居正自己花钱雇的一位身边工作人员——游七的故事了。
游七是张居正的一位管家,也有人称其为苍头。按照现在的观点看,差不多相当于“生活秘书”的角色。需要说明的是,领导干部自己掏腰包雇请的工作人员,不上编制,当然就不算“国家公务员”,所以只能是奴仆的身份。他们的身份、社会地位,说起来是很低的,准确说是家奴。
说游七是张居正的“生活秘书”,是因为他的职责主要是照顾领导的私人生活。
不能小看“生活秘书”,毫无疑问,职责所在,他对领导的隐私了解得更多,倘若领导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而他又掌握甚至是积极参与者,那就相当值得重视了。
这位游“秘书”虽然不占国家编制、不拿国家工资、不报销医药费、不能福利分房,将来也不享受退休金。可是,他工作挺卖力,是位尽职尽责的“生活秘书”,深得领导的欢心,按照专家的考证,张居正将其“引为心腹”。
游“秘书”斗大的字是不是识得一升,我还考证不出来,估计自己的名字还能认得,文凭学历绝对是没有的。有没有特长,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有一点儿我知道——有一位和他同时代、担任过“议员”的昆山人周元暐替我们记载下来了,说游七这个人,“善伺主喜怒”。
此人“善伺主喜怒”,就是很能领会领导意图;张居正将其“引为心腹”,可谓珠联璧合,领导用起来很顺手、很省心,也是很难得的。
张居正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对子女、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格,前面已讲到过。
但是,事实和公开的要求、宣传的事例,却大不一样,甚至南辕北辙。游七这个“生活秘书”相当风光,那个精神状态,估计比张居正的副手们要神气多了!
给张居正做副手的那帮老兄,说起来地位很高了,也算得上进入国家核心决策层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科场连捷,什么秀才、举人、进士、点翰林,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入仕途还得过关斩将,爬到这个位置,实在很辛苦,很不易,别人还以为多风光呢!其实呢,他们一个个不是唯唯诺诺可怜巴巴,就是心灰意冷蔫溜吧唧,要不就是忍气吞声强颜欢笑,官,做的憋气;人,活的窝囊。
人家游七,就不一样了。
到底多风光啊?
周元暐在《泾林续记》里写的一句话,转告给诸位四个字:“势倾中外”。
顺便说一句,帝制中国经常说到“中外”,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同,不是中国和外国的意思;中,指的是中央(朝廷),泛指首都;外,指的是外地,泛指地方。所以,中外就是中央和地方,泛指全国。
周老先生词用得很准,“势”!这个势字,真是绝妙!
领导身边的一个“生活秘书”,当然没有什么权力、地位,可是,人家有“势”!所谓仗势欺人,所谓势如破竹,这两个成语里的“势”字的含义,应该都包括了。
一个“势倾中外”的人,你说,他风光不风光?
巴结他的人,不会是平头老百姓,所以,游七的风光,是在官场,是对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而言的。
据周元暐在《泾林续记》中的记载,在那个非常讲究身份,讲究级别、讲究对等的年代,官场的人,对游七竟然“争事以兄礼”。
要知道,当时的国人是分两类的,一类属于“衣冠人物”,不是穿衣服戴帽子的意思,是有身份的意思,至少是秀才以上吧,或者是军官;一类是布衣百姓,布衣百姓见到衣冠人物,称老爷或者大人,自称小人。其实在布衣百姓中,还有贵贱高低之分,像给人家当管家的,其实是“奴”,身份很贱。可是,官场中的衣冠人物却争着把游七当兄长看待,足见他是何等风光了。
我分析,这些人内心肯定是看不起一个家奴的,忍着辱、含着羞,叫声“哥们儿”。
别看“哥们儿”这个词,在官场,大有学问啊!
“咱们是哥们儿吗?嘻嘻嘻,那这个红包你拿着,给咱娘表个孝心,还不行吗?”
“是哥们儿呀,哈哈哈!既然是哥们儿向老人表达孝心,那我不收是不是不近人情?”
哈哈哈,哈哈哈……
这些衣冠人物当然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咬牙认哥还白搭钱!
何以如此?
“猎美官”也!
说白了,就是通过领导身边的人,买官啊!
所谓“猎美官”,要比花钱想升官的意思广些,包括平级调动、从油水小的位置挪到油水大的位置,都算在内啦!
我说过,张居正本人对**裸的权钱交易似乎难以接受,他出面买官卖官的事,至少我目前没有看到直接的证据。但是这不等于说,那时候提拔安排干部,就是真的凭能力、政绩。高级领导干部的安排,或许是张居正根据自己用干部的原则亲自选拔并指示吏部办理的,除此之外的很多职位,他不可能亲自安排,其中就有余地了,这个余地,身边工作人员就派上用场了。
自然而然地,求游七的人就多起来了。多少?请注意周老先生的用词,是“争”啊,不是一个两个!打破脑袋要认游七这个哥哥啊!所以周老先生在“猎美官”者之后,又用了“栉比”这个词!
“猎美官者栉比!”
什么意思?排着队啊!
排队,这个词也大有学问的。如果编一个“官场学词典”,“排队”那这个词的解释,就该有两层意思。第一,表示人多,这个没有异议;第二,表示被求的人有把握把事办成,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广为人知了。
那么,游七直接办得成吗?他直接给吏部打招呼,说给某某的问题解决一下?或许应该可以吧,大家都知道游“秘书”是领导的心腹,领导的心腹说的话,可能就是领导说的话。听了,没有风险,万一证实不是领导的意思,或许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小李啊,以后不能这样嘛;不听,万一是领导的意图呢?领导可能会说,小李啊,不错,坚持原则嘛,就应该这样!转过脸来可能就让他找地方凉快去了!权衡利弊,听为上策。
正因为求游“秘书”办的事能够办成,所以作为张居正的“生活秘书”,游七“势倾中外”,煊赫于世,以至于官场中人,“争事以兄礼”,到游七仁兄那里“猎美官者栉比”。
按照韦庆远先生的话说,当是时,游七势倾中外,公卿辈也不敢与之抗礼,尊称他为“楚滨先生”!
公卿是什么人?都是部长级干部,高官显贵啊!硬要和现在比的话,公卿应该和现在的政治局委员地位相当吧!
在那个讲究身份地位的时代,没有功名的人也附庸风雅起个号,会让人笑掉大牙!要是有人叫,一定是嘲讽他的。
可是,游七就不同。公卿尊称他的号,还要加上先生:楚滨先生!从公卿大僚的角度,可以让他们称先生的,实在应该是德高望重、地位隆崇的人物啊!
这样看,游七在官场的地位,简直就是张居正第一、他第二了。
还有一位叫于慎行的人,对游七的风光也有记载。
于慎行在日记中说:“一时侍从台谏,多与接纳,密者称为兄弟。一二大臣亦或赐座命茶,呼为贤弟。边帅武夫出其门下,不啻平交矣。”
“侍从台谏”者何指?所谓侍从,不是警卫,是高官,什么副部长啊、司长啊什么的;台谏,就是“议员”;所谓接纳,就是联络、交往、交朋友的意思。这些人,“多与接纳”,想想看,那是什么场面?大臣哪!在这里,按我的理解,指的是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的高级领导干部,称呼游七为“贤弟”!游七找他们办事,他们还赐座,上茶!这个在现代似乎很平常,可在那个时代,了不得的!相当于接待部长以上干部的规格。军队的将帅呢?出入其门下,不啻平交。在官场十分讲究对等的时代,从交往的礼数上说,游七和军队的将帅是平起平坐的!
这回该相信了吧?游七这个私人“生活秘书”当的,够气派!
当是时,作为国家最高实权人物张居正,以令行禁止的强势手腕执政。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往往给以严厉的惩处。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格,而他的“生活秘书”游七如此招摇,他知道吗?
我的看法,张居正不可能全知道,也不可能全不知道。他有默许,或许也有无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居正自身不廉洁,而游七是他这方面的主要经办人。给领导送礼的,不可能直接递到张居正手里,而张居正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们参与这样的事,“生活秘书”游七无疑就成为合适的直接经办人了,所以游七和官员们打交道也就不可避免了。那些巴结领导的人见了游七,当然不会趾高气扬的,他们能不能把礼送出去、游七能不能在领导面前美言几句,全在游七的态度了,而游七的态度如何,又要看他们对游七的态度如何,所以,那些人和游七称兄道弟、点头哈腰,也就不奇怪了。
对此,张居正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他不仅知道,而且应该是默许乃至支持的。
时间长了,游七觉得自己在官场整个儿就是平蹚啊,有人求他点儿什么事,他一拍胸脯,一打招呼,就给办成了,于是求他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说张居正都不知道,可能吗?但是具体情形,他不可能全都知道,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为什么又说张居正有些无奈呢?
游七的招摇,应该不是张居正希望看到的,对他的形象有负面影响。他或许也批评过、限制过,但是他没有办法。他离不开这么个人啊!不仅敛财方面需要游七经办,其他方面更需要。
张居正和冯保的勾结,游七是通信员、联络官。按照规定,政府里的人和太监是不能私下交接的,公开场合只能公事公办,嘀嘀咕咕咬耳朵不太好吧?那就只能靠心腹之人跑前跑后了。游七和冯保的私人“秘书”徐爵充当这个中间人的角色,想来这两个私人“秘书”都是比较称职的。据张居正的同学王世贞的记载,张居正有所谋,便使游七跑去告诉徐爵,徐爵再报告给冯保;冯保要是有什么鬼点子需要和张居正商量,就让徐爵告诉游七,游七再报告张居正。
可以断言,像张居正勾结冯保阴谋发动政变、编造惊天假案构陷高拱等重大事件,游七都亲历其间了。他嘴挺言,腿挺勤,办事能力挺强,如韦庆远先生所言,游七对张居正来说,正是他所需要的“嗅觉灵敏,善于体会意图,殷勤可信,而又能奔走便捷的狗腿子”,这样的秘书,领导需要,也喜欢。
其实还有更需要的方面。我们已经知道,张居正生活作风比较“糜烂”,但是,他的身份特殊。他自己直接去张罗,时间不允许,身份也不允许。这个方面,“生活秘书”游七就是不可或缺的了。好就好在,游七这个人善于领会领导意图,用当时的人的话说,凡是张居正需要的,游“秘书”都“百方致之,务悦其心”。
这样的秘书,领导能不喜欢?他有点儿趾高气扬,甚至不那么规矩,领导看到了,又能够怎么样他呢?
看来,领导的生活秘书,干好了不容易,干到领导离不开的程度,不风光也不容易。换句话说,领导如果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私下里爱干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有把柄在秘书手里,你想约束他,也不容易。
不受制衡的权力容易让人飘飘然,真假都搞不清楚了。那么多人巴结游七,张居正还以为是他的威信高呢!
所以,是不是可以归纳出一条官场学原理:凡是秘书胡作非为的,那么,公众有理由对他所跟的领导的廉洁自律方面提出质疑。
其实,人家当面叫游七“贤弟”“仁兄”,很可能转过脸来就骂“狗仗人势”的东西!骂完了游七,免不了还追根溯源,咬牙切齿骂声“张居正不是东西”!这个,不是我猜测的,是专家皇皇巨著上有记载的。
所以,我还得归纳出一条官场学原理:领导要有威信,不能不管好身边的人;管好身边的人,关键是领导自己要正。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