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清前期文化政策的推行和文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对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销毁书籍和大兴文字狱,则延缓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清前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双方面的。

从积极的方面看,清前期文化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科举制度的实施,尤其是举荐博学鸿儒,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知识分子和清政府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清初,许多知识分子对清政府抱有敌视态度,采取不合作政策,有的加入了抗清斗争的行列,有的遁入山林。随着清政府民族压迫政策的缓解,国内统一战争的结束,清政府需要大批人才管理国家,振兴文教,一些知识分子从自身的发展前途考虑,也需要为国家效力,做出贡献。这样,清初科举制度的实施,为知识分子和清政府合作提供了契机。康熙年间举荐博学鸿儒更是这样。当时许多反对过清政府的大学者经过举荐,走上了和清政府合作的道路。他们大多被授为翰林院官员,或参加《明史》的修撰,或负责有关的文化工作。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清政府各方面的工作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问题还不止于此。清前期统治阶级在强调士为四民之首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全社会都要向士看齐。既然士已经转变了对清政府的态度,社会的其他阶层当然也应效法。这一切有利于清前期社会的有序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器的制造和使用,在平定叛乱和割据势力中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在西方传教士的帮助下,以及清朝自身科学家的努力,清初的火器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一种被称为连珠铳的火器,可以连续发射。另一种火器冲天炮,威力大,射程远。清政府在平定三藩之乱过程中,以及对准噶尔蒙古分裂势力斗争中,火器的使用对战争的胜利都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科学技术对清朝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还表现在天文历法的进步,优良品种的培育及推广等方面,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再次,皇家园林圆明园和避暑山庄建成后,清朝统治者在里面举行过许多活动,其中大多是文化活动的内容。比如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中举行大蒙古包宴,参加的有蒙古王公,回部伯克,哈萨克、布鲁特诸部首领。宴会中,要表演许多少数民族舞蹈,节奏紧张欢快。一些少数民族杂技表演内容更是丰富,有走绳、跳板、爬杆、吞刀、吐火、翻跟斗等。在圆明园中,从康熙年间开始,就有元宵节观灯放烟火的习俗,乾隆皇帝即位后对此有所发展,他常请新疆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首领在这里观看烟火。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还在西苑西南门内山高水长楼,请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看烟火,表演各种舞蹈杂技。清政府举行的这些文化活动,对安抚和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起了重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最后,清前期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满族贵族常娶蒙古王公的女儿为后妃,也常把公主下嫁给蒙古王公。这样,就使得清前期满蒙上层联姻不断。满族贵族公主下嫁,把满族及中原内地文化带到了草原,而蒙古王公的女儿则把北方草原文化带到了宫廷和内地,满蒙两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对于这种现象,乾隆皇帝曾经写诗说:塞牧虽称远,姻盟向最亲。此外,由于人口迁移,一部分汉族人民来到蒙古地区,进一步促进了蒙汉两族的融合。

康熙皇帝在谈到举荐博学鸿儒的时候曾说:一代之兴,必有文运振起。他对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关系作了概括说明,而这也正是清前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写照。

从消极的方面看,清前期的文化政策延缓了社会的进步。销毁书籍,大兴文字狱,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直接的破坏。文化专制主义造成学术自由受到限制,思想发展受到束缚,从而使社会文化发展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许多学者埋头于繁琐的考据,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那些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关学科,造成了科学技术的落后。文化专制主义还造成了对外国传教士的排斥,进而发展为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中西文化交流,阻碍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道路,拉大了和西方国家发展的差距。

注释

[1] 李兆洛:《皇朝藩部要略》序。

[2] 《清史稿》卷五十四,《地理志一》。

[3] 《清朝通典》卷一,《食货》。

[4] 《清高宗实录》卷三○九,乾隆十三年二月庚辰。

[5] 《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丁巳。

[6] 《圣谕广训直解》,《目录》。

[7] 萧奭:《永宪录》卷一。

[8]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9] 参见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第3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