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离不开直面困难的勇气

为了更好地鼓励孩子的冒险精神,要预先对孩子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因为冒险活动总是跟成败连在一起的,如果孩子没有一点面对困难的信心,他的冒险活动也就不能很好地展开。

要知道,当遇到人生道路上的泥泞与坎坷时,一个只会逃避、毫无抵御之力的孩子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只有那些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接受挑战的孩子才能在生命的风霜雪雨到来时处之泰然。所以,作为家长,与其千方百计地要为孩子规避困难,不如激发其直面困难的勇气。

在19世纪中期,法国里昂举行的一个盛大的宴会上,来宾们正在对一幅画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这幅画到底表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的某些场景还是真实地描绘了古希腊的历史。这时,主人请一位侍者来解释一下。

当这位侍者解释完后,争论很快就平息了。每个人都认为这位侍者的解释是正确的。后来,一位绅士问这位侍者:“先生,请问您是在哪所学校接受的教育?”

这位侍者回答:“我在许多学校接受过教育,但是,其中学习时间最长、学到东西最多的那所学校叫做‘逆境’。”这个侍者就是让·雅克·卢梭。后来,他成为法国著名的思想家。

苦难是一所学校,因为苦难能够磨砺人的意志。众所周知,一旦雏鹰能够起飞,老鹰便会立即将他们逐出巢外,让它们在空中做飞翔的锻炼。正是有了这种锻炼,雏鹰才能够更好地展翅飞翔,才能做追逐猎物的高手,将来成为百鸟之王。

困难与挫折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潜能。许多人因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锻炼,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对于孩子来说,经历苦难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克服困难、抵制困难的力量。这就好像森林里的橡树,经过千百次暴风雨的摧残,非但不会折断,反而越来越挺拔。

困难总是无处不在的,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永远替孩子去解决困难,而应该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困难。

李·亚科卡的—生充满着挫折与坎坷。

工作一段时间后,他选择了推销员的工作,开始了艰辛的职业生涯。亚科卡努力工作,终于在福特公司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也影响了福特公司,公司大批裁员,亚科卡又重新做起推销员的工作。

后来,亚科卡凭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费城地区的销售经理助理。与公司共患难度过了几年后,福特公司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汽车的安全设备上,亚科卡是这次改革的主要发起者,但是,这次亚科卡失败了,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失败并没有影响到亚科卡积极冒险的精神,他愈挫愈奋,又组织开发“野马”车,创造了汽车销售史上的奇迹,亚科卡也被称为“野马”之父。

正当亚科卡在福特的职业生涯越来越辉煌的时候,他受到亨利·福特二世的排挤,亚科卡被解雇了。不仅如此,由于受亨利的威胁,朋友也不敢和他来往了,这位汽车奇才和他的全家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亚科卡没有向命运屈服,决心再次寻找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接受了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公司的聘请,担任总裁。经过几年的拼搏,克莱斯勒公司走出了困境。

亚科卡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

在亚科卡小时候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鼓励他不要放弃,分析受挫的原因,然后想办法克服困难。每当遭遇挫折时,他就鼓励亚科卡说:“太阳会出来的,它会照常出来的。”正是父亲的积极态度,使亚科卡在面对各种挫折的时候,勇敢面对,想办法克服。一次次克服困难,—次次起死回生,创造出一个个神话,从而实现了他人生的辉煌。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是最重要的激励方式。作为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要善于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信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自我激励,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那么,家长应如何激发孩子直面困难的勇气,培养其冒险精神呢?

第一,家长应该表现得很勇敢。大家都知道,只有直面困难、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而困难越大,其成功就显得愈可贵。家长作为孩子生活与心灵上的导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大人遇到困难或带有危险的活动就害怕,很容易想象这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要想你的孩子拥有直面苦难的勇气,作为家长自己首先要勇敢,要勇于接受挑战。

第二,教导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人们常常这样想,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最善于运用方法的人。所谓正确的方法是客观的、变化的、因时空条件的不同而善于转变的方法。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把猴子关在笼中,笼中挂着香蕉,旁边有竹竿与木箱,猴子饿时想吃香蕉,但太高,取不到,于是拿竹竿来取香蕉,可是竹竿长度不够,仍旧取不到香蕉。后来,它站到箱子上,用竹竿取下了香蕉。

可见,连动物都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一项工作,人类更是不成问题了。只要我们时常注意培养孩子善于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就会增强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第三,创造挫折情境,对孩子进行挫折训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前进,孩子就会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孩子也会更加积极地去奋斗、去努力。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经历不到什么挫折,此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置一定的障碍。

自然,设置障碍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如果运用得不好,反而会刺伤孩子,抑制孩子的积极行为。因此,父母应该慎重选择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障碍要适度。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受挫经验的多少加以严格的区别。年龄越小的孩子,设置的障碍需要就越小,障碍发生的频率应该越低;受挫折越多的孩子,设置障碍的需要就越少,甚至不能设置障碍。

(2)与鼓励相结合。设置障碍应与鼓励和表扬结合起来。当孩子排除了障碍,战胜了挫折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赞扬,强化孩子的这种积极行为。

(3)对象是一帆风顺的孩子。这种方法的运用对象主要是那些“一帆风顺”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经常受到赞扬,所以要给他增加一些挫折。对那些受到挫折比较多的孩子,是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的。

(4)必须循序渐进。设置应该具有渐进性。障碍应该逐渐加大,逐渐增多,不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下马威,否则可能把孩子的自信心摧垮。

(5)注意保密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设置障碍事前不必让孩子知道,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障碍的难度很大,担心孩子经受不住刺激等,可以先与孩子—起商量:问题可能难到什么程度,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等,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排除障碍的可能性。在艰难地获得成功之后,孩子就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积极行为所获得的良好结果。

(6)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情绪。孩子遇到障碍,受到挫折是难免的,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反应。父母应该有这种思想准备:对一般的不良反应,父母可以不去理会,但是如果孩子情绪反应过度,父母要进行必要的心理上的支持。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