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洛阳之围

第三十六章 洛阳之围

十万秦国大军在郎中令麃公的带领下,以日行百里的速度赶到了函谷关。驻守函谷关的魏军早已接到了来自大梁的命令,自是开关放秦军通过。不单函谷关,魏国控制下的陕、焦两邑也是对过境的秦军没有阻拦,甚至提供了少量的粮草。

魏国各地的守将们表面很是镇定,实际上却是如临大敌。虽然秦国信誓旦旦地许诺,只是过境,绝对无意冒犯魏国。魏王还是暗暗让各地的魏军将戒备提高到最高等级。好在,秦军果真信守诺言,在魏国治下根本没有做任何停留,就直奔洛阳而去。

倒是百姓们目瞪口呆,秦国十万大军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边际。所有的人都以为自己大难临头,没想到却是虚惊一场。如此刺激的经历,很多人都受不了。暗暗侥幸之后,不少人又很是疑惑。魏国不是明明和秦国为敌吗?怎么看起来像是提前串通好了一般,魏国如此轻易地放秦军通行呢?一些想得更长远的人,心里默默为韩国哀叹,秦军的目标怕是洛阳。十万秦国大军发动雷霆一击,韩国挡得住吗?

三川郡,渑池。作为洛阳的西面屏障,也是阻止秦国突破函谷关后入侵中原的桥头堡,韩国在此驻扎了超过五千精锐。虽然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秦军突破函谷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魏国又与韩国交好,完全没必要长期保持五千人的军队建制,但韩王却是力排众议,将渑池经营成一座要塞。为此,不惜将几任玩忽职守的守将就地免职。以此来警醒当地的守军。

事实证明,韩王的英明决策在这个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秦军试图发起夜袭的时候,每晚都守候在城外的韩军斥候及时示警,渑池的紧急预案立即启动,数以千计的韩军迅速等上城头。接管了城防。虽然提早入城的秦军内应们竭力想要制造混乱,但很快被城内集结起来的韩军镇压下去。那些还没来得及跳出来的秦军细作们只好潜伏起来,等待时机。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的苦心是徒劳的。在渑池县令的指挥下,韩军在次日发起细致的排查工作。凡是不属于渑池当地居民的。哪怕是前来探亲的百姓,全都被集中看管起来。失去了行动自由的秦军细作们,自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只能像局外人一般,等待这场战争的结束。

一夜强攻无效。麃公也不拖沓,留下一万大军围困渑池城后,自己带领剩下的九万大军直扑新安。在新安,秦军取得了东出函谷关的第一个战果,歼灭了两千猝不及防的韩军。根本没有时间庆祝眼前的胜利,麃公又赶赴真正的目标——洛阳,渑池、新安不过是沿途的绊脚石而已,洛阳在麃公心里。才是真正的大餐。秦军必须争分夺秒,不能走了韩王、赵王两条大鱼。

似乎上天这次有意成全秦国,当麃公的大军抵达洛阳的时候。刚好看到无数赵军仓皇进入洛阳城,洛阳城的韩军如临大敌,指挥着青壮不断加固城防。麃公稍微喘息了口气,知道韩王、赵王已经入彀,自己眼下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攻克洛阳。这个快与慢的考量。必须是以韩国援军到达的速度。

洛阳周边百里内的伊阙、宜阳、野王皆是驻有重兵,自己大军进犯的消息。韩王一定派遣了使者前往新郑,而新郑距离洛阳还不到三百里。秦军唯一可以利用的就是韩国的反应时间。联络各地的韩军集合需要时间,筹备粮草需要时间,如果韩国的速度够快的话,第一批援军五日内就会抵达,集齐足以和自己对抗的十万大军,也不过是十日内的事情。所以,如果要保证计划万无一失,秦军必须在七日以内攻克洛阳,否则就会错过最好的机会,越往后,可能的几率就越低。麃公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因为行色匆匆,秦军并没有准备足够的攻城器械,眼见已经不可能直接奔袭进洛阳城,麃公的心反而镇定下来。首先是分兵,将手上的九万大军分成四个部分,围堵了洛阳的四门。这样自然分散了秦军的兵力优势,通过早先的情报麃公得知,城内的韩、赵联军应该有三万之数,如果韩、赵联军认准了一个方向突围,那秦军在这个方向上的兵力反而占据劣势。毕竟麃公在每个城门只是派遣了两万大军驻守,剩下的一万则是留作机动兵力。

但麃公巴不得韩、赵联军突围,因为洛阳的地势决定了即使韩、赵联军突围出去,也不能跑出多远,反而会因此失去城墙的掩护。洛阳的北面是河水(黄河),南面和东面又是洛水、伊水,联军往这三个突围的话,有大河的阻挡,肯定会被秦军赶上,根本不能成行。往西突围,几乎是联军突围的唯一选择,这一点不止韩国、赵国知道,秦国也知道。既然秦国知道,自然会做完全的准备。

而且,正因为洛阳三面环水,韩国要派遣援军的话,就要面临秦国以逸待劳、半渡而击的风险。除非韩国征召的大军占据决定性的数量优势,又或者从宜阳方向调集大军,否则,破不了眼前的危局。这才给秦军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

麃公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架设瞭望塔,观察城内韩、赵联军的调动。这样,韩、赵联军的任何异动都瞒不过秦军的眼睛。无论韩、赵联军突围不突围,秦军都可以随机应变。

洛阳被围困的消息以飞一般的速度开始蔓延起来,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计较秦军怎么突破层层防线而来的时候了,而是考虑如何挽救身陷重围的韩王、赵王两人。如果可以用城中的三万大军换取韩王、赵王的平安,韩国、赵国肯定眼睛都不眨一下地同意。但秦军冒着绝大的风险,先后在太原、汉中、南阳挑起战事,发动超过四十万大军。最后才用十万精兵发动雷霆一击。任谁也看出,秦国这次是不会善罢甘休了。要么俘虏韩王、赵王,逼迫韩国、赵国答应秦国的条件,要么斩杀韩王、赵王。制造混乱,秦国在一开始。就为韩王、赵王写好了他们的结局。

在制作攻城器械的两天时间里,麃公也没有闲下来。一方面,他派人在城下策反韩、赵两军的士卒,宣布有斩杀韩王、赵王者,封关内侯、赏赐万金。另一方面则是向城中不断射绑有纸张的箭矢,哄骗守军说秦国已经和燕、齐、楚、魏四国连横。如今邯郸正在遭受齐、燕两国的攻打,新郑则在遭受魏、楚两国的攻打,奉劝守军已经没有援军,不要心存侥幸之心云云。

为了保证自己的后路,麃公还派人把洛阳周边几个小邑拿了下来。这其中,就有河南。宜阳的韩国大军对秦军威胁最大,也是最方便救援洛阳。宜阳守军若是接到新郑的命令,救援洛阳,一定会顺着洛水东下,而河南就是宜阳援军的必经之地。

这就苦了周天子,周天子刚刚从洛阳回到河南没多久,就又被秦军赶了出来。周天子手下的几千士兵根本没勇气抵抗如狼似虎的秦军。在五千秦军抵达河南后,直接就投降了,献出了河南城。不过。好在秦军也没有为难周天子一行,周天子走投无路,觉得天下虽大,也就韩国可以收留自己,于是带着几十名随从颠沛流离,赶往新郑去了。韩王和赵王被围困在洛阳。周天子自然是知晓,如今洛阳方圆百里都是四战之地。周天子再如何大胆,也不敢久留。依照韩国的强大。洛阳应该可以坚守到韩国的援军抵达吧!周天子只希望,在抵达新郑后,韩国丞相张平可以照拂自己一二。待击退秦军后,周天子还能重新回到河南故都。

魏国,大梁。

此刻的魏国可谓是最惴惴不安的国家,一方面是魏国背信弃义,坑了韩国、赵国一把,让秦国轻而易举地包围了洛阳,良心有些不安。另一方面是魏国不像秦国那般果决,担心在最关键的一刻功亏一篑,说到底就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好在秦国确实争气,在收到秦国成功包围洛阳,赵王、韩王困死洛阳的消息后,魏王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既然木已成舟,秦国取得了想要的奇效,魏王就把禁足的信陵君放了出来,商议如何善后。信陵君毕竟是魏国的丞相,魏王的王弟,在很多事情上,魏王还很需要倚重信陵君。

见到魏王讨好地又是敬酒压惊又是连连道歉,信陵君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板着脸说道:“王上有些心急了!”

魏王连连点头,自己当然心急,想要一战消灭掉身前的两个庞然大物,也是魏国崛起的最大障碍——韩国、赵国。但这个时代,不就是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吗?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步——包围洛阳已经成功了,信陵君的最大担心也消除了,接下来的就是一鼓作气,让韩王、赵王饮恨洛阳。

“寡人知道错矣!然木已成舟,秦军已然包围洛阳。我们魏国想要反悔也不行了!眼下,我们只能希望洛阳被秦军攻克,如此,韩国、赵国必然混乱,我们魏国也好图谋中原!”魏王有些讨好的说道。

信陵君长叹一口气,认可了魏王的说法。如今的魏国和秦国可谓一荣俱荣,秦国若是最终失败了,那魏国也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魏国只能全力协助秦国成功,然后利用秦国大军被牵扯在关内、太原的消息,抢占足够多的好处,方便后续对抗秦国。毕竟,韩国、赵国一旦衰落,那魏国和秦国就没了共同利益,为了利益,只能大打出手了。

“秦国的计策如今成功了大半,这洛阳绝对不能出什么偏差。为了以防万一,我们魏国还是出兵相助吧!”信陵君有些无奈地说道。

魏王一愣,有些担心秦国黑吃黑,道:“这样岂不是得罪了韩国、赵国?”

信陵君这才听出来,魏王还是打着两个都不得罪的主意。想要等洛阳的事情尘埃落定再露出锋利的爪牙。秦国成功了,魏国自然是立即出兵攻打韩国。秦国失败了。魏国就装作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姗姗来迟去支援韩国。

“王上之前已经答应和韩国、赵国会盟,如今韩王、赵王有难,我们魏国不出兵的话,岂不是一样得罪韩国、赵国吗?何况。臣总觉得,秦国落败的话,讨要函谷关,借此来替我们魏国遮掩,实际上是心怀叵测。若是秦国祸水东引,在得到函谷关后。放出风声说此事我们魏国也参与了。等我们魏国被韩国、赵国攻打的时候,秦国再图谋我们的河东,我们魏国又有什么办法呢?”

蔡泽在大梁信誓旦旦地保证,若是秦军不能及时攻克洛阳,那只好退兵。为了防止魏国被韩国、赵国猜忌。秦国希望可以索取函谷关,假装是魏军一时不察,被秦国袭占了函谷关,以此来圆秦国突袭一事。魏王当时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居然答应了下来。

魏王想了下,很快就接受了信陵君的提议。出兵一方面可以扼杀秦国不良的居心,监督秦国履行协议,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胜算。让魏国稳操胜券。等魏国把大军压上新郑,韩国即使要救援洛阳,也要好好掂量一下。韩国想要集结更多的大军。需要的时间就不是一般的多。仔细想想,这个时机太好了。韩国往太原增派了十三万大军,在汉中、南阳又被牵扯了十万大军,韩国一半的兵力无法动弹,剩余的精锐大半又在忙于耕种,根本来不及增调大军。

“我们出兵多少合适?”魏王问道。

信陵君盘算了下。眼下魏、楚两国罢战,楚国的国都郢都从收到洛阳被围的消息到做出反应。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至少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魏国不要担心来自南方的威胁。而大梁到新郑的距离堪堪不过一百五十里。魏军两日内即可赶到新郑城下。兵贵神速,魏军可以倾巢而出,逼迫韩国不敢调动颍川的大军。少了颍川的援军,韩、赵联军想要守住洛阳可谓难上加难,而秦军的压力也会减小不少,只需要防备来自上党、三川方向的援军。不过,魏国在河东也有数万大军,不能浪费了。既然决心了攻打韩国,就需要一鼓作气。否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想到这里,信陵君说道:“王上不如调集十万大军攻打新郑,牵制颍川守军。再令河东兵马南下,牵制三川郡的韩军。如此,可保万无一失!只要秦军肯效死,半个月内,洛阳自会易主。”

魏王有些心疼一下子调派这么多大军,委婉地说道:“这河东的大军,寡人没有必要调派吧!毕竟,如果我们牵制了三川、颍川两郡的韩军,秦国的压力就太小了。攻下洛阳后,秦国若是出尔反尔,我们拿什么来制衡呢?”

信陵君赞赏的点了点头,解释道:“河东大军南下,一方面是牵制三川郡的韩军,一方面也是震慑秦国,免得他们玩什么花样。王上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河东大军加上函谷关、陕、焦两邑的守军,足足有六七万之数,我们不止切断了秦军的后路,还阻止了秦国往河东投入过多的兵力,和我们魏国抢占地盘,岂不甚好?”

魏王这才恍然大悟,大笑道:“丞相深思远虑,寡人受教矣!”

魏国最高的两个决策者达成了统一的意见后,魏国的战争机器很快就开动起来。出兵的将领当仁不让地是将军晋鄙。晋鄙虽然私下里认为落井下石有些不仁义,但还是接受了魏王的任命。很快,十万大军出发前往新郑。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达到战略上的欺骗性,魏王特地派遣了使者提前前往新郑,告知韩国,魏国得知韩王、赵王被围困在洛阳,决意起兵十万援助韩国,请韩国照拂云云。

但私底下,晋鄙却是把军中千人将以上的军官召集起来,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魏王攻打韩国的决意。面对魏王搬出的重奖,尤其是率先攻入新郑者,赏赐千金;率先攻入王宫者,封君、赏赐万金的待遇,魏军将士从疑惑转为疯狂。韩国之前是魏国的盟友如何?!自己曾经和韩军并肩奋战过如何?!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道德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众人只知道,韩国成了改变自己命运,飞黄腾达的绝佳垫脚石。

在得知秦国已经出兵十万包围了洛阳,韩王、赵王被围困在洛阳,韩国各地的军队源源不断地开往洛阳,新郑空虚的消息后,魏军爆发了强烈的战意!为了最大程度上激发魏军的斗志,魏王不仅宣布了首功的奖励,还宣布军队攻入新郑后,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抢掠。只要士兵们抢到手,就是他们的!魏王不相信,在自己做出了这么完全的计划后,韩国还有转机!(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