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

第一节 土耳其的复兴

【东方民族运动的促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北部、西亚、南亚、东亚一带都有民族的解放运动,以反抗欧洲人的压迫。这一带的民族独立运动,本来开始于世界大战以前,不过大战以后,一方面有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一方面又有俄国帮助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于是非洲北部的里夫人、埃及人,西亚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南亚的印度人,东亚的中国人和朝鲜人,无不纷纷发起民族独立运动。欧洲各国对于这种运动,或用武力平定,或对土人让步,或取消一直以来不平等的待遇。这不得不说是现代世界史上极大的变动。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因为不属于本书的范围,我们不去详述。现在先述一下较为重要的土耳其革命。

【土耳其的危机】土耳其人是黄种民族,在欧洲的东南部建立国家,本来就不被欧洲人所喜欢,因此自19世纪以来,欧洲史上就有所谓的“近东问题”,意思就是怎样把土耳其人逐出欧洲,把他们的领土瓜分了。当1918年10月土耳其在停战条约上签字时,它的灭亡似乎早已决定了。不料它竟然有复兴的希望,而且还相当成功。原来当时英、法、意三国联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达达尼尔海峡,希腊人占领了小亚细亚西部的士麦那(Smyrna),协约国联军也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南部,土耳其不得不于1920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

【土耳其国民革命的开端】就在这时,小亚细亚内地发生了民族革命的运动,凯末尔·帕夏(1)(Kemal Pasha)是实际上的领袖。他于1919年召开国民大会,订立了一份国民契约,声称反对君士坦丁堡政府把国土随意割让。这份契约于1920年由一部分国会议员签字,成为国民革命的信条。当时土耳其皇帝因为受到协约国的逼迫,下令解散国会。人民党就在小亚细亚的安卡拉召开国民大会,由凯末尔组织临时政府,于1920年6月准备用武力将希腊、英国和法国的军队驱逐到小亚细亚之外。

【国际形势的转变】当时希腊人得到英国在军费上的资助,自告奋勇向小亚细亚内地进攻,一时颇为得手。不过到1921年时,俄国开始暗助土耳其,法国的态度也忽然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法国忌惮英国在东方的势力过大,又担心希腊会成为英国的帮手,所以它就和土耳其的人民党合作,主动撤出其在小亚细亚的军队。土耳其和希腊的明争至此乃变为英、法两国在东方的暗斗。意大利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倾向于土耳其。土耳其因为有了俄、法、意三国的帮助,声势为之大振。

【土耳其的胜利】到1922年夏,双方在小亚细亚的军事形势亦忽生变化,土耳其军队大败深入内地的希腊军队。9月初,土耳其军队**士麦那,并把希腊残军驱逐到小亚细亚半岛之外,当时土耳其人亦想乘胜逐出达达尼尔海峡的联军,法、意两国首先撤出了驻军,不过因为英国的态度强硬,土耳其人没有成功。凯末尔知道一意孤行的危险,最终在国人的竭力反对下,和英国人商讨停止军事行动和修改和约的条件。10月在停战条约上签字,11月安卡拉的国民议会议决废掉国王。

【洛桑会议的结果】1923年土耳其和英、法、意、日、俄等国在洛桑召开“修订”和约的会议。几经磋商,终于在7月签订了《洛桑条约》。土耳其的领土比之前所约定的略有增多。它的亚洲领土如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虽然脱离其统治而独立,但是欧洲君士坦丁堡以西的领土则向西稍有扩展,爱琴海中诸岛亦有几处得以保留,但正式放弃了非洲北部一带的宗主权。同时签约各国答应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不再限制土耳其的海陆军备,且不再要求大战后的赔偿。英、法、意三国的军队亦定于和约生效后完全撤出土耳其境内。土耳其人民党民族独立自由的愿望至此乃完全实现。同年10月,土耳其宣布改政体为共和,并定都于安卡拉,凯末尔被选为总统。1924年,国会议决废除千余年来主持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并编订瑞士式的新民法来代替以前的伊斯兰教律。1928年决定不再将伊斯兰教作为国教,同时政府竭力提倡西欧文化的输入,整理战后混乱不堪的财政。1928年之后,土耳其又先后和意大利、英国等签订公断或通商条约,俨然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先进国家了。

第二节 非洲北部的民族运动

【的黎波里反抗意大利】非洲北部一带在世界大战前是欧洲列强争雄之场,世界大战后乃变为弱小民族反抗欧洲势力之地。当1911年意大利人强占的黎波里时,当地的阿拉伯人就受到土耳其人的怂恿,常常起来反抗。到1918年时,意大利的势力已经退到地中海边了。此后意大利人虽然设有一种国会式的机关,希望借以调和与当地人的关系,但是直到如今(2),意大利的势力还是非武力不能深入。

非洲西北部的摩洛哥有一个不大的地方叫里夫,自1912年归西班牙管辖后,当地人就常常起来反抗。西班牙虽然于1918年派出大量军队平乱,但是毫无结果,反而于1923年被里夫人驱逐到海边。甚至西班牙政府亦因此改组为军事独裁,成了引起1931年共和革命的一个原因。里夫人的首领克林姆(Krim)获得胜利后,乃于1924年攻入法国所占领的摩洛哥。法、西两国的二十八万联军竟然攻不下里夫的六万土兵。双方相持两年之久,直到1926年,克林姆才因寡不敌众而投降,但是法、西两国军队的损失也不小。至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两地的阿拉伯人,虽然不曾有公开的革命运动,但是他们常常要求有平等参政权。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不得不给予他们地方自治权以安其心,因此这两处地方比较安稳。

第三节 埃及独立运动的失败

【埃及独立运动的原因】英国自1882年以后,虽然实际上占领了埃及,但是因为土耳其没有承认,于法无据。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一年,英国正式将埃及收为“被保护国”,废掉原来的总督而另立新王。在大战期间,英国人在埃及强拉民夫、征收食品,本来已经为埃及人所痛恨。同时阿拉伯人发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威尔逊提出了民族自决的主张,穆斯林又向来反对基督教徒的统治。因此就引发了1918年埃及柴鲁尔所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埃及的独立空有其名】在1919年时,埃及人一方面派遣代表赴巴黎和会要求独立,一方面又在国内实行反英的暴动。至1921年时,骚乱更甚,英国人于是逮捕柴鲁尔并将其拘禁在直布罗陀。但是埃及人的独立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英国不得已乃于1922年宣布取消保护,承认埃及为独立国;不过对于英国的交通、埃及的防卫、外国的保护和苏丹的领土这四点,应予保留,将来再议。

【1924年的暗杀案】1923年埃及国王颁布宪法,同时柴鲁尔被释放返国,次年担任内阁总理,于是向英国要求绝对的独立。没想到1924年发生了英国在苏丹的总督在开罗被刺之事,英国遂发出最后通牒,除要求惩凶赔款外,还命令埃及军队立刻撤出苏丹,此后埃及人不得再有政治示威活动,而且英国对于外国人利益的保护,埃及也不得再有异议。柴鲁尔不得已辞职,新内阁完全接受英国的条件。当时埃及国会曾向国际联盟提出抗议,最终没什么效果。之后埃及国王因为亲英,多次解散国会,不过柴鲁尔所领导的华夫脱(3)党始终势力不减。

【埃及独立的失败】1927年柴鲁尔去世,民族运动骤然失去了英明的导师。1928年埃及国会议决给予国民集会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但是因为英国开来了五只军舰而取消。不久埃及国王奉英国的命令停止埃及国会的召开,废除出版和集会自由,禁止民族独立运动。1929年英、埃两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条约中规定英国军队可以自由通过埃及,而埃及如果需要外国文武官吏也应该尽可能地先聘用英国人。埃及的独立至此可说是成了泡影,所谓的埃及国王只是英国的傀儡而已,1922年的那四个保留条件纯粹是英国束缚埃及自由独立的锁链,所以世界大战后埃及多年的民族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第四节 亚洲西部各地的民族运动

【土耳其在亚洲的领土被瓜分】1920年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中规定,土耳其在亚洲的领土有以下损失:阿拉伯地方应该另建一个独立的汉志王国(Hedjaz);叙利亚、巴勒斯坦、外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四处则委托先进国代为管理。当时叙利亚一地委托法国代为管理,巴勒斯坦、外约旦和美索不达米亚则委托英国代为管理。不过这种分赃式的处置方法,一开始就为各地土人所反对。

【巴勒斯坦穆斯林的反抗】巴勒斯坦虽然是古代犹太人的旧壤,但是现代的住民中有十分之八是阿拉伯的穆斯林。英国声称将在巴勒斯坦重建一个犹太国家,因此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反抗,常常发生严重的叛乱。到1929年时,阿拉伯人公然起来革命,并大肆杀戮犹太人。英国政府虽然能用武力恢复巴勒斯坦的秩序,但是阿拉伯人不愿意接受英国基督教徒的管理,而且深知英国故意偏袒犹太人,因此始终不肯屈服。英国在1930年所发布的白皮书中,虽然声称要公平对待各民族并帮助犹太人复国,实际上一直使用搬弄的手段,使得巴勒斯坦内部不能统一,自己坐收渔人之利。

【法国对于叙利亚的高压政策】法国在叙利亚所遇到的反抗比英国所遇到的还要厉害。此地的阿拉伯人向来反对异教徒的管理,又痛恨法国暗助基督教徒,再加上法国人使用贬值的纸币,设立法国的法院,且宣布长久戒严,都足以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感。同时法国的官吏还用极其高压和残酷的手段去对付他们。结果引发了1925年德鲁兹族(Druse)的大暴动。这一族人口大约有二十万,以纺织为业,相传是上古时代西迁的中国苗裔。

【叙利亚1925年的大屠杀】当时法国的特派长官萨雷(Sarrail)将军,用多架飞机轰炸叛党的村庄。叛党在大马士革附近截断法国军队的交通,法国人就任意焚毁附近各村庄,以示严惩。1925年10月,法国人把叛党的数十具尸首陈列于大马士革城中示众,德鲁兹族人也杀死多名法国士兵陈诸城外来报复。法国人于是退出城外,开始用坦克、飞机、大炮等轰炸这座历史上有名的城市。全城人民死伤数以万计,繁华的街市尽成废墟。当地人不得已认赔巨款,并上交三千支枪,法国人才停止炮轰。

【暴动的惨败】大马士革屠城的惨剧发生以后,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族更加愤慨,誓死抵抗。双方杀戮之惨,世所罕见。1926年5月,法国人有了第二次屠城的举动,市民死亡的又达千余人。至此国际联盟才出来说出了下面几句话:“除非有绝对的必要,凡受委托的管理者不应该使用飞机掷弹、放火、屠毁村庄和团体罚金等方法来平定叛乱!”此后德鲁兹族的义勇军虽然继续活动,但是到1927年夏,已不能支撑了。

【立宪运动的失败】法国人知道叙利亚受创已深,乃于1928年允许他们召开宪法会议,编制宪法。哈希姆·阿塔斯当选立宪会议主席,要求实行共和政体,而且绝对脱离法国和国际联盟的束缚。法国当然不答应。双方交涉多时,最终没有结果,于是法国人在1929年下令把宪法会议无限期停开。德鲁兹族多年奋斗和牺牲,直到筋疲力尽,依然无法逃脱法国帝国主义者的铁掌。

【英国的傀儡政策】英国所代管的外约旦,以亲英的汉志王子阿卜杜拉(Abdullah)为国王,自1928年以后,受英国的卵翼成为立宪的国家。至于美索不达米亚一带所改建的伊拉克王国,情形就不同了。伊拉克国王费萨尔(Feisal)虽然于1921年被伊拉克贵人选举为国王,但他也是汉志的王子、阿卜杜拉的弟弟,是著名的英国傀儡。原来伊拉克人自1920年以来就常常发起暴动,要求独立,英国人亦常用武力来对付。到1926年时,国际联盟主张伊拉克王国应该由英国代为管理二十五年,然后再谈独立问题。那一年英国和伊拉克政府就签订了一个管理二十五年的条约。伊拉克民族主义者的理想暂时破灭,而且英国在亚洲所使用的傀儡主义和在埃及一样,总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名义上独立的汉志王国,英国先利用侯赛因为国王,1924年又利用伊本·沙特(Ibn Saud)为国王。阿拉伯内部各族本来多以游牧为生,早已衰落,所以到如今内战尚且自顾不暇,当然感觉不到外力入侵的危险。

第五节 波斯和阿富汗的独立运动

【波斯的政变】波斯自从1907年和1915年英、俄两国屡次签订瓜分协议之后,本已等于亡国。俄国的势力因为国内革命而退出波斯,英国因此得到一个独吞的机会。1919年的英国波斯条约差不多已经把波斯变成英国的附属国。当时波斯的民众认为政府当局是英国的傀儡。于是有一个军官名叫利萨·汗(Riza Khan),受到土耳其人革命成功的感召,也仿效凯末尔的方法,推翻了中央政府,自命为大元帅,宣布英国与波斯签订的条约无效。

【新政府的改革事业】利萨·汗发动的政变成功之后,先自任陆军大臣,1923年改任内阁总理。他既然逼走了波斯之前的国王,乃于1924年准备宣布波斯为共和国而自称总统。不过因为土耳其有罢免伊斯兰教哈里发和不再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的举动,波斯国民因此对共和制度很不满意。1925年12月,宪法会议中人正式推举利萨·汗为波斯世袭的“沙”。利萨·汗于是着手改组军队,把俄国军官训练的哥萨克军队、英国军官训练的来复枪队、瑞典军官训练的宪兵,一概组为国军,设备也更换一新,顿成劲旅。从前各地顽固的民族无不屈服,国内乃完成了统一。另外聘请美国、德国、比利时诸国人来整理财政,实施国民教育和卫生建设等措施。1928年欧美各国都答应取消不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并且承认其关税自主。同年波斯加入国际联盟。1930年后改行金本位制。垂亡的波斯竟能于短期内实现中兴,恐怕除土耳其外,没有国家可以与其相媲美了。所以现代史学家多把凯末尔和利萨·汗并称为东方民族的英雄。

【阿富汗的反英运动】世界大战之前,阿富汗本来是英、俄两国角逐的地方。1917年俄国势力瓦解之后,阿富汗人乃发起反英的运动。阿富汗国王阿曼诺拉汗(Amanullah Khan)于1919年即位之后,就宣布此后阿富汗政府对内对外均应独立而自由,同时出兵侵入印度。英国不得已于1922年承认其独立。阿曼诺拉汗乃仿效波斯的办法聘请法、意、德诸国的专家来改进本国的行政、教育和建设工程。他于1928年亲自赴欧洲各国考察新政,并和土耳其、波斯签订通好合约,回国后更加努力地推行改革的事业,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改易欧洲服饰,并且废除贵族的称号,因此引起了国内旧党的反对,终于在1929年被迫退位,逃往欧洲。原来担任陆军大臣的那第尔汗(Nadir Khan)得到英国的帮助,被选为国王。

【俄国和东方民族运动的关系】亚洲西部的穆斯林发起的民族运动,在世界大战后如此激烈,原因当然有很多,例如欧洲帝国主义的压迫、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民族独立潮流的影响,都足以促使他们要求民族自决。自俄国政府宣布帮助弱小民族、打倒帝国主义以后,此种运动更加猛进。1921年,土耳其、波斯、阿富汗诸国的代表曾会集于莫斯科,共同制定保卫东方民族自由的政策。当时土耳其和阿富汗的代表曾有“感谢上帝,东方复兴之期已不远矣”的话。此后俄国和阿富汗、土耳其、波斯三国都签订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东方的盟约;而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彼此间又于1927年后签订了和平中立的条约。这种种联盟虽然是由于俄、英两国势力的暗斗,但是各东方民族运动的部分成功,却不能不归功于俄国的帮助。英国一直反对俄国,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第六节 印度、朝鲜和暹罗的解放运动

【印度独立运动猛进的原因】印度自从被英国统治以来,复国运动未曾中止过。只是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此种运动更加猛进而已。在大战期间,印度参战的士兵和劳役人数达一百五十万之多,印度的战争费用也达到了七亿美元之巨。此次大战,英国人既然自称是为了解放被压迫的民族而起,威尔逊又提出凡弱小民族都应该有自决的权利,那么战后的印度自然应该享有参战得来的好处,就是民族的独立。

【大战期间英国的软化政策】在大战期间,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曾于1916年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草定政治改革方案。英国亦因战事未了,特邀两名印度代表出席1917年的帝国会议。次年英国政府宣布,此后印度政府中的行政官员将增用印度人以求自治制度的逐步实现。其实当时世界大战的胜负尚未可知,所以英国政府不得不暂用口惠来安抚印度人之心,以免有后顾之忧。

【1919年的惨杀案】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方面获得了胜利,印度的情形乃为之一变。印度国大党所组织的国民大会要求绝对的自主,而印度政府也于1919年1月组织一个所谓的“内乱委员会”,宣布戒严条例。于是印度的民族领袖甘地出来领导民众,实行所谓“消极的抵抗”。当印度政府颁布戒严条例时,甘地宣布这天为“国耻纪念日”,叫民众祈祷一天。当时革命的声势很盛,蔓延到旁遮普一带。4月13日,就发生了英国军官戴尔下令对阿木里查(Amritzar)城中一万五千名徒手集会的民众开枪的惨剧。当时有四百余人死亡,一千二百余人受伤。世界人士莫不为此震惊,英国人却认为戴尔是保全印度的功臣。

【两部制的省政府】英国为了表示宽大,乃于1919年12月通过了所谓的《印度政府案》,规定建立省政府,各省设一立法院,百分之七十的立法人员须由人民来选举。选举区域根据社会阶层来划定。至于省政府,则采取所谓的“两部制”,把省政分为保留和让渡两部分。凡警察、田赋、水利等归保留部,由省长和行政院处理;凡卫生、教育、农业等归让渡部,由立法院选出部长来处理。英国以为这是训政时代的一种过渡办法。至于中央政府,除总督和行政院外,另设立法院和国务院,由印度人来选举。不过选民的限制极严,前一种不到一百万人,后一种不到一万八千人。这种新制度于1921年开始实施,但是甘地所领导的国大党始终不肯承认。新制度实施之后,他们就采取不合作态度,相约不参政、不纳税、不买英国货。于是1922年英国人拘捕了甘地,两年后才把他释放。不合作运动到此好像失败了。

到1924年时,印度一部分国大党人放弃了甘地抵制英国货的主张,另组“全印自治党”,只要求自治而放弃自主。这也可以看出印度人态度的软化。“两部制”的政府原本计划试行十年,因此英国政府于1928年派遣西蒙(Simon)等到印度先行调查,以便改革。次年他们回国报告,主张废止“两部制”,应使中央行政院富有弹性,足以代表各省立法院的意见。不过对于印度境内宗教上、社会上和社会阶层上的少数民族,印度总督应该有保护的责任。1930年后英国政府多次在伦敦召集印度各族代表开圆桌会议,以讨论西蒙等的主张,但是由于在选举制问题上的争执,会议往往没有进展。其实英国有意利用印度人种、宗教和社会阶层的复杂,使之永远不能团结。那么不但甘地的自主主张无法实现,就是1924年后一部分国大党人的自治要求,想和加拿大、南非或澳大利亚等处于平等的地位,恐怕也不易办到。所以自从1931年印度部分地方有暗杀英国官员的事件发生以后,英国便有借口把自治问题搁置了。

【朝鲜革命的失败和所承受的痛苦】至于东亚中国的国民革命,怎样发动,怎样成功,怎样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打击,因为不在本书的范围内,暂且不去叙述。朝鲜的民族运动有略述一下的必要。自从1895年中国被日本战胜以后,朝鲜本来已经亡于日本之手。不过朝鲜人的开化既然早于日本,日本的高压政策又不亚于英法诸国,所以朝鲜人对于亡国实不甘心。在1907年时,朝鲜曾有五千义勇军起事,不料农民因此被日本人惨杀的有一万四千人之多。日本又于1910年正式把朝鲜吞并。此后日本所派的朝鲜总督无不实行武力高压的政策,没收朝鲜人的土地,增加他们的捐税,政府官员十有八九都任用日本人。至于教育、实业等方面,无不以剥削朝鲜人、优待日本人为宗旨。此外,更加令朝鲜人难以忍受的是,日本宪兵和警察对于民众的严密监视,以及政府修路时任意征收田地和征用劳役。因为这种种痛苦,朝鲜民众乃于1919年前朝鲜国王出殡、亡国情绪高涨时发起全国暴动,结果失败了,日本的高压政策因此更进一层,对于独立的主张一概加以扑灭。朝鲜人在国内受不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压迫,所以好多朝鲜人逃到中国的东三省。但是日本政府不许他们改入中国籍,以便利用他们作为侵略中国的先锋。因此亡国后的朝鲜人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暹罗危而复安】介于南洋英、法两国中的暹罗,自缅甸和安南先后为英、法两国所灭后,本无幸存的道理。英国在19世纪初就入侵暹罗,并于1855年取得治外法权。法国于1893年用武力从暹罗夺得老挝一带。暹罗两面受敌,随时可能灭亡。但是随着英、法两国的侵略范围越来越近,暹罗中部的湄南河流域又是最富庶的地方,瓜分难以均匀,独吞也不可能,两国不得已于1896年约定以湄南河流域为中立地带。垂亡的暹罗亦和阿富汗一样,竟然由于两国的相持而暂免亡国的大祸。以前暹罗人是从中国的西南境迁过去的,本来就受到中国佛教和文化的影响,所以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时,态度一变,亦和日本一样开始崇拜西方的文化了。

【暹罗的解放运动】暹罗因为英、法两国的相持而幸存,而安南、缅甸已亡于两个强国之手,暹罗人不敢和15世纪时一样,或者向东西两地进攻,或者因为争权而不断发生内乱,此时反而得到一个真正“偃武修文”的机会,修明内政,从事建设,颇具现代化国家的气象。20世纪初暹罗才有取消不平等条约的运动。1907年割让东境的一部分领土给法国,1909年把马来半岛南部的宗主权让给英国,从而取消两国原有的领事裁判权。代价很高,所得的却很少,名义上虽然取消了领事裁判权,实际上仍然受到种种限制。1917年暹罗参加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但是大战结束以后,只有美国答应于1920年另订新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并承认其关税自主。直到1925年,暹罗才先后得到法英两国和其他各国的允许,把七十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取消。1932年暹罗首都军队突然发动革命,不到十日,国王就被迫颁布宪法,世界上独存的专制君主国至此乃变为立宪的国家了。

(1) 1934年11月,土耳其国会向凯末尔赐予“阿塔图尔克”一姓,即“土耳其之父”之意。——编者注

(2) 指作者撰写本书之时。——编者注

(3) 华夫脱在阿拉伯语中指代表团。——编者注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