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差距

朱元璋也被突如其来的话一惊,催促声戛然而止。

木讷的看着他,问道

“怎么了?”

“这天气不对!”

朱棣五次北发草原,称帝之前也是驻守在草原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对于草原天气的了解,甚至更甚于对中原天气的了解。

就这么站在瑟瑟冷风之中。

朱棣却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湿气。

忽而看见旁边的骑兵

“现在是几月份?”

那骑兵愣了愣,随即抱拳应道

“现在是十月。”

“没错,果真如我所料!”

“好小子,朱由检呢,赶紧出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一仗,大明应该是捏着最后的胜利吧!”

聊天群里的朱祁镇当即一蒙。

连忙跳脚道:

“太爷爷,您这就有些偏心的明目张胆了!”

“凭什么都是草原打仗,您一看就觉得他会赢,而咱就是输的那块料?”

“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朱祁镇此事傲娇的如个孩子,脸上写满了不服气。

可还未吐槽完毕,自己的幻想却全然被朱由检打破。

“祖爷爷,我这边查了个大概。”

“武宗毅皇帝并没有被俘虏过的记录,只不过这一朝的事情,书上记载的有些模糊,几位先生也没讲。”

“所以……儿臣也不是特别清楚。”

听到这些话,朱元璋和朱棣瞬间变炸了毛。

“你在跟咱开玩笑吧?”

“天子亲征,带兵十万,你的那些先生们居然不提?!”

惊讶归惊讶,可父子两人也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一章的确不对劲!

朱元璋连忙催促道:

“老四,别在这儿磨叽了,赶紧去军营看看情况吧!”

朱棣一路纵马疾驰,犹如狂风卷过,**军营。

就在朱棣入了军营不久,原本草原上凛冽的寒风却毫无征兆的小了起来。

此时的大营中过分的安静。

算算日子,如今是农历十月,也就是公历的十一月左右,草原正值深秋初冬时节。

往往这个节日,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便是。

起雾!

而依照现在的情况,结合以往的经验,朱棣敢打包票。

这不是寻常小雾,当时能遮天蔽日,绵延千里的大雾!

草原驱逐的风也逐渐没了动静。

由此断定,这场大雾只怕没个五六日,绝对散不去!

一切便正如朱棣所料。

三根天使。

本该是寂静的草原,逐渐的笼罩了一层白色的烟纱。

随后便如燃烧的柴火一般,烟雾愈发浓烈, 如昼夜一般伸手不见五指。

在这浓雾弥漫的包围圈中。

朱厚燳傲然挺立在营帐门口,望着远处扩散的大雾,原本紧绷的脸,总算是挂起了一丝笑容。

打仗靠的是什么?

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这三者皆备,此战若败,天理不容!

就在草原蒙上这层白雾时。

原本那个在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眼里的叛逆少年。

此时却像一个征战沙场,十余年的丰富老家。

时机已到,朱厚燳脸色陡然一冷,一抹寒意从嘴里迸发而出

“擂鼓,聚将!”

顷刻之间,鼓声隆隆,响彻在整个大明军营。

各营各处的将领,已然穿戴整齐,以迅雷之势快速的集结到了朱厚燳的中军大营面前。

朱厚燳目光凝视着面前的沙盘,目光坚定地吩咐道

“传朕的命令下,去各营即刻备战,以大雾优势,使指南针以及地图,快速向应州聚拢!”

“于后日午时之前,所有兵马必须全部集结到位。若有懈怠违抗,则以军令论斩!”

“擅自暴露行踪,贪功冒进者,杀无赦!”

“同时即刻传令给应州的守城,让他即刻集结兵力,于明日午时之前必须出城应战!”

“诺!”

交代完毕,朱厚燳一个眼神,旁边的江彬连忙将已经准备好的指南针和绘制的地图,挨个分发给各部将领。

得到东西之后,所有人齐声应道

“末将领命!”

随即便立刻行动起来。

看着朱厚燳的气势,原本还对他多少放不下心的朱元璋,总算是能稍微收敛了一下紧张的心。

待神色松弛过后,朱元璋还不忘瞪了一眼隔壁的朱祁镇。

脸上多少带点嫌弃,咬牙低吼道

“你小子刚才都看见了吗?”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朱元璋倒是想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可说了又能怎样?

这朽木不可雕也!

最终,所有的话都化为了一声长叹。

“唉!算了算了,我跟你计较些什么!”

朱祁镇预言不发,一副受教模样。

此时要顶嘴,那就等同于自取灭亡。

深夜时分。

已经在原地休整了数日的明军,很快便响应号召,集结行动起来。

此地与应州相隔六十余里,需要在两日时间内赶到目的地,时间上本就紧凑,那就必须得做到日夜兼程。

等到赶到的时候,这两日未曾歇息,晕腿估计也疲惫不堪。

所以朱厚燳才提前让应州守将每日出城迎敌。

双方互相消磨,以做疲敌之效。

看着沉稳的朱厚燳,朱棣瞬间觉得自己有些多余。

原本他还打算过来指点一二,现在却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这小子,比朱祁镇的小子好了不知多少倍。

如今已经有了能够独挡一面的能力了,朱棣看在眼里也觉得甚是欣慰。

当夜。

天降大雾,直至黎明时分,周围可见度不归一米。

仅仅隔了数步,面前后互不相见。

看着这种情况,就算敌军把整个银中五万人全部派出来打听消息,也难以捕捉到他们的踪迹。

好一招借物而行,偷天换日呀!

如今的情况,倒是与海上行舟颇有相似。

海上也是常年大雾,在那种四面环水,分不清方向的时候。

大明的优势便能够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

详细的地图以及指南针,便是他们最有力的优势!

至于那些草原的鞑子们。

他们能够先进的过大明?

手上无非有几卷羊皮卷,就连做的那指南针也是时临时不灵。

若是换了他们面对这般局面,那些鞑子们定然不敢像大明军队一样冒雾前行。

这便是差距!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