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步一字,一晃就是三十年

网友们借着网络这个平台一片热议。

关于李时珍关于本草纲目关于华夏中医药学讨论的热火朝天。

历史研究院陆老爷子,秦明教授,以及研究院里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只是无奈的摇头叹息。

他们的面色显得格外的沉重,眉头都拧在了一起。

他们都知道,李时珍是被称之为医圣之人,看能够名垂千古一定是有原因的。

李时珍不仅品德高尚,医术高超,而且,他更是难得的杰出人才。

三十多年如一日,为了解救本草纲目,他不辞辛苦,不慕荣华,之一直坚定心中梦想。

如此心胸,如此气魄,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是,一个人即便是做到了这种程度。

现在的网络上依旧有那么多的喷子不放过,竟然还产生如此非议。

这,当真是对应了一句网络流行语。

一个人,就算是做得再好,再完美,也还是会有人不满。

“李时珍能够有如今地位是当之无愧!”

“本草纲目被认为是医药界的百科全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有那样的条件,即便里面有些记载错误,不能够因此而全盘否认。”

“说的没错,是那样的社会,李时珍已经竭尽所能,写了又写,改了又改,他并未想过要错,只是当时的条件,只能限于此。”

“三十年,三十多年的时间,是为了写一本书,一个人拥有多少个三十年。”

“仅仅只是三十这十个数字,就已经证明李时珍做了常人一辈子都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又不知道多少人,三十岁了还在家啃老,相比于李时珍,他们只不过就是历史成员中的一粒沙,不值一提。”

“可是,这些不值一提的沙却丝毫认不清楚自己,他们在网络上随意评判,他们大发言论,总觉得自己在网络上学了几句新鲜词汇,就可以随意评说。”

“是啊,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可悲吧……”

陆老爷子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无奈的摇了摇。

如此可悲却又是现状,又无法改变,又怎会让人觉得不无奈。

周然不值得关注心中想法。

此时此刻他只是关注着面前场景。

画面中,周然借着李时珍的回忆,走过了将近三十多年的时光。

三十年,他翻越千山,走遍万土。

他看过一个小花苞是如何发芽,他看到过清晨的阳光是如何收集的露水。

他就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一样,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探索着这个世界。

他不仅要让自己见识这美好,还要同所有的人一起分享。

所以,还有手中的笔记录下,种子从生根发芽,长出一片叶子两片叶子的每一个场景。

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如此的匮乏。

可是,李时珍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一笔一笔,走过了这三十年。

本草纲目也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诞生。

终有一天,百草纲目出世。

其中蕴含着多少艰辛困苦,只有李时珍自己清楚。

当时,他只是怀着一腔热血,想要让天下人为之受益。

当时,他并不知道穷尽三十年的时光能够给他带来什么,他无欲无求,只为世上之人,能够过得更好些,无病无痛,便是最好。

将这本书被撰写,被世人所看见的时候,大家方才知晓。

李时珍的三十年跟我们的三十年是完全不一样。

他的三十年,竟然是如此的厚重。

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竟然足足有一百九十余万字。

一百九十余万字啊!

这是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出现的。

如今,盛行于网络的小说也不过才几十万字。

可是,一本医学著作,花费了近三十多年的时光,却有了接近两百多万字。

这其中所蕴含着的艰辛,又有谁能诉说?又有谁能够感同身受?

听一听,三十年的时光。

看一看,两百余万字。

这些数,哪一个不震撼人心,哪一个不让人惊讶?

李时珍想着想着便笑了。

笑容之中满是慈祥和温和。

或许,这是被某一瞬间某一个人说的某一句话,温暖的。

一句温暖的话可以温暖一个人的一生。

与之相对应,有时候一句恶毒的话,也能够摧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昏黄的房间里,李时珍再一次提笔。

还没有来得及落下,门外响起了敲门的声,紧接着,一个中年男子进来。

李时珍看见此人,淡淡的笑了笑,“庞宪,你来了?”

庞宪是李时珍的徒弟。

看到庞宪,李时珍似乎想起了当年之事。

“庞宪,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事情吗?”

“那个时候你还很小,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还不知道我是谁,长什么样子呢……”

“后来……”

也许是因为本草纲目的第一版创作接近尾声,终于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所以今天的李时珍心情格外的好,看向窗外时,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一切。

看到庞宪的时候,也想起了自己和庞宪初次见面的时候发生的一事情以及后面的一切。

那一年,李时珍已经随父亲看诊。

李言闻知李时珍医术高明,而且还聪明,但是也并没有放任李时珍独自一人外出。

父子两人东奔西走,繁忙至极,他们忙着替人看病,却不知家中老母腹痛难忍。

李时珍匆匆忙忙开药,却不知自己开的药没有半分作用。

最后他的母亲还是被一个路过的江湖郎中看好了。

李时珍心中不解,他明明就是按照医书上所写用药,为何就是对不上。

明明,记者的那位草药便是如此,为何就是没有用。

那如果真的有人用错了药又该如何。

这一刻,你是真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做庸医杀人不用刀。

早在李言闻答应李时珍学习艺术的时候,就曾说过这句话。

那个时候他虽然听懂了,但是并未切身感受。

直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差点中招,他才深刻的明白。

与此同时,这一连串的问题也让他产生了想要修订本草的念头。

然后,他千辛万苦从江湖郎中那里得知他的药方是从一个砍柴樵夫那里得到的。

他不辞艰辛,经过了好几天的辛苦跋涉找到樵夫的住所,真心实意虚心求教,终于找到了那一味草药。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