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时候,我经常不知道要干些什么!长这么大,好像我也从来就没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都是觉得该做什么了就去做。
在心理咨询中,当听到这样的声音时,有经验的精神分析师会意识到,眼前这个人可能是缺少自发性的。
自发性指的是一个人依据内在的需要和本能自动发起一些行为、冲动的能力,是人主动发起自己的学习、事业、娱乐、爱情、友谊等一切行为背后的内在意愿。因为这些行为是自发的,是自愿的,人会从中感受到满足、自由、愉快、幸福等,也能感受到有一个“我”的存在。
但自发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拥有自发性,是需要具备前提条件的。
这个前提条件与每个人儿时是如何被养育的有直接的关系。
刚出生的婴儿饿了,他不会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奶。”通常他只是有一个想吃的欲望,然后在行为上也许只是嘬嘬嘴唇、伸手要妈妈、眼睛看向妈妈等细小的动作。这时如果妈妈能感知到他的需要,立即把他抱在怀里喂奶,他会感觉是自己创造了妈妈和**,是自己满足了自己。
与此同时,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全能的,想要什么都是可以得到的,这是一个人的自信和安全感的最早来源。这也是一个人拥有自发性的基础,是在婴儿时期有需要会被及时满足的结果。
婴儿有任何需要,只是想一下,这时“想”是自发性的,随后就立即获得了满足,自发性就得到了强化和发展。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人敢想、敢要、敢主动的特点,这是一个“有自己”的人重要的特点。
但如果妈妈不是因为感觉到了婴儿那一刻有需要而去喂奶,而是妈妈觉得时间到了,该喂奶了而开始喂奶。类似的还有妈妈觉得婴儿该玩了,该睡觉了,该醒了等,而有所行动,如果婴儿在那一刻并不需要,婴儿感受到的就都是外界对他的入侵。
为了应对入侵,婴儿需要有所反应,比如妈妈把**放在婴儿嘴里时,婴儿会本能地吸吮。在妈妈的角度看到的也是婴儿在吃奶,但实际上在婴儿的感受里,他只是因为外界有了刺激或入侵而做的一种反应和顺从,是被迫做出的。
本应是自发性的行为,现在变成了反应性的和顺从性的。
并且真正有需要时不被满足所带来的痛苦感受也会让婴儿感受到被入侵。
比如强烈的饥饿感一阵阵地来袭时,幼小的婴儿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躯体感受,会以为是外界的入侵或者迫害。
这时,饥饿感和外界有人虐待婴儿所带来的痛苦是一样的,都会带给婴儿巨大的痛苦。婴儿无法消除这些痛苦的感受,会感觉到自己是弱小的无助的。这也会破坏婴儿人格的发展和整合过程,甚至留下精神病性问题。
再长大一些的时候,外界的入侵和刺激可能就变成了孩子想玩小汽车,大人一定让他堆积木;孩子想穿白色的鞋子,大人一定让他穿红色的;孩子想学画画,大人一定让他学钢琴等。
再之后就是父母会为他们挑选大学的专业,让他们从事父母认为合适的工作、跟父母认为的合适的人结婚等等。
在这些人的成长中,父母的意志一直在强加于他们,他们自己的意志已经被剥夺了,他们缺失了自发性,也没有成为自己。
当然,对于一个在生命早期发展出了一定程度自己的人而言,之后的人生中遇到有人把意志强加到他们身上时,他们是会反抗的。但如果遇到控制欲强且有暴力倾向的父母,孩子就可能会因为这种对抗而被暴打和虐待。这个时候,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发性要承受很多痛苦,这又可能会造成不小的心理创伤。
不过,对于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被完全扼杀了自发性和真实感受的人而言,他们感受不到愤怒,也没有反抗所需的内在力量,他们只能也只会顺从。
因为他们内心是弱小无助的,往往需要依赖他人,他们既会恐惧得罪人后被报复,又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然后就不能依赖他人了。
这样的人,对别人的讨好、顺从成了他们人格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那个真正的自己,被深深地埋在了内心,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心理学把这样的人格部分称之为假我[1],也叫假自体。
遗憾的是,假我较多恰恰就是我们周围很多家长期待和喜欢的孩子的样子,也就是听话。因为这样的孩子,好带、好养、好控制。这样的孩子在上学阶段很可能会一切顺利,甚至容易成绩优异,但是他们可能会困惑于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自己是活着的。
长大后一旦进入社会,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会有更大的困惑,因为别人会觉得他们无聊、没意思,他们也缺少对他人的吸引力。
在工作中他们也无法创造和创新,只能模仿别人,更难以成为艺术家。
国内著名心理专家徐凯文博士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特别优秀,但是却不开心,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他把这种情况称为“空心病”,他所描述的“空心病”实际上就是假我为主的人所具有的特点。
与假我对应的是真我,也叫真自体。真我是由人自己的意愿、本能、感受、自发性组成的,只有真我才能感受到真实感。
真我成为人格的主要部分,人做事的动力就会是来自内心自己的意愿、感受和欲望,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和意愿,这样的人才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和感觉。这样的人也才是有魅力的人,容易吸引别人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也容易有创新和创造性。身边有这样的人时,我们会感受到他们很真实和鲜活。
不过,这也不是说假我一点儿用都没有,每个人要适应社会,还是需要一定程度对周围的人、事物做出适应的。
只是正常情况下,这种适应不是为了应对别人的入侵和讨好别人为主,而主要是基于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而做出的礼貌和客气的行为。
比如,人们见面了打招呼说“吃了吗”,这并不是说别人没吃呢我们请他吃饭去,而是一种出于礼貌的语言,是一种略显虚假的尊重和关心。
这些行为不是我们自动发起,但却是每个人适应社会,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时所必需的反应性行为,与社会规则和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属于健康的假我部分。
完全没有假我的人太过较真儿,其实是没有能力理解他人和照顾别人感受的,以为别人都跟自己一样,会把所有的事情都当成真的,也是很难适应社会的。
张国荣饰演的国产电影《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就有点这种感觉,他无法理解假的,也无法理解戏。当他开始演女人时,不是在演,而是成为。
没有假我的人,他们的自发性在生命早期也曾经被打压,但是并没有像假我较多的人那样完全被消灭掉。
如果你了解他们的原生家庭,会发现他们往往有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或父亲,他们的性格特点,如果你仔细感觉的话,就是拼了命地与控制欲很强、常常入侵他们的父母在对抗,以达到做自己的目的。
这使得他们的性格中存在着特别强烈的任性和执拗。既忍受不了虚假,又承受不了妥协。
这样的人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特别不喜欢别人要求他做事,那实际是他们特别在意保护自己的自发性,别人提出的要求往往会被他们感受为对他们自发性的剥夺或对他们的入侵。
一般来说,相对于成人而言,小孩子的真我要多些,假我较少,他们理解别人和世界的能力还不足,所以他们常常说出实话。我们常说的“童言无忌”,指的就是我们要理解孩子和接纳这个特点的意思。
不过,假我多的孩子除外。这样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打压了真实的部分,所以他们会察言观色,顺着大人的意思说话。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小大人,但实际上,这是孩子放弃了自己,过早地照顾大人的感受和适应社会,是顺从和讨好的表现。
所以,当一些家长在自媒体上秀自己的孩子如何人精一样地会说话时,我往往会有担忧,因为这些孩子成熟得太早了。
根据一个人有没有自发性和是否努力地在保护自己的自发性,我们可以把人分为三类:
1.有自发性的人,他们也是真我为主的人,属于健康的情况;
2.缺少自发性的人,他们是以假我为主的;
3.努力在保护自发性的人,他们有自发性,但因为害怕被剥夺了自发性,他们会特别在意别人是否违背了他们自己的意愿。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