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锁定目标(1)
9月5日上午,曾庆才与总经济师张松面对面地坐在两张紧对着的宽大办公桌上,紧张地分析、汇总着拟购并目标企业的资料。按照计划要求,10日前他们必须分析、筛选出若干个目标企业,以备公司抉择。
湖江市户籍人口800万,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体系完善、设置齐全,改革开放后处于产业调整中的各类国有、集体企业的大面积受困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保证“安定团结”,市政府设立了隶属于市体制改革委员会的国有企业解困办公室,各区、局也设立了对应的职能部门,一些大、中型国有、集体特困企业的名单、信息都集中在这些部门。
在收集目标企业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中,本着真实性、权威性、可行性的原则要求,曾庆才与张松在汪健交付的市、局两级特困企名单的基础上先后走访了市体改委解困办和纺织局、化工局、一轻局、二轻局等受困企业面积较大的行业,收集到了一些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他们挑选了10家企业,并通过各种关糸、利用了多种渠道、采取了多种形式及方法对所挑选的10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收集了这些企业完善的资产数据、各类技术资料及企业的解困想法、解困要求,了解和掌握了市、区政府及主管局对该企业的解困意见、政策态度。这10家企业的分布是机械局1家、化工局2家、纺织局3家、一轻局3家、二轻局1家。
曾庆才和张松手中拿着已筛选的10家企业完整的数据资料讨论着。他们经边反复多次的实地考察、分折,对这10家企业已经很熟悉了。问题是选择那几类或那几家作为备选企业报给公司以备抉择呢?
“各位,辛苦了。怎么样?备选目标企业有眉目了吗?”汪健拿着香烟和打火机走进项目部办公室,看到曾庆才和张松桌面上堆满了资料,关心地问道。
“哟!汪总来了,请坐,请坐。”曾庆才和张松很惊奇汪健的到来,几乎异口同声地招呼道,又同时起身让坐。
“你们坐,你们坐。”汪健拖过一张不锈钢管的黑色靠背椅在两人办公桌的侧边坐了下来。
“有什么要事?”见汪健落座后,曾庆才料知汪健为备选目标企业而来,首先搭讪。
“没有什么事,只是过来看看你们备选目标的进展如何。”汪健轻闲地说。
“这不,我们两人正在商讨着此事,为备选的标准犯愁。”张松诚挚地应声道。
“标准确是个难题。我过来正是为此事与大家探讨。”汪健说着抽出一支香烟递给曾庆才,自已抽出一支准备点燃。不经意间似乎意识到什么,汪健关掉手中的打火机,向张松抱欠道:“空调房,请勿吸烟。我们吸烟对被动吸烟的张师是一种极大的危害,不吸、不吸。”出于对张松的尊敬,汪健将香烟放回了烟合中。
张松五十岁,是汪健进入企业初期的师付。无论何时、何地,汪健对张松都是始终如一地尊敬和爱戴。
张松不好意思地说:“没关系,你烟隐大,吸、吸。”
汪健控制了自己吸烟,谈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与曾庆才和张松讨论着。
“选择目标企业的具体标准确时无法制定。但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收购企业的目的决定了选择目标企业的标准。我们收购的目的不是为了投资某个产业,不是为了发展生产,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目标企业的资产。因此,就得在资产上做文章,就得考察目标企业资产的组成结构、资产的品质数量、资产的增值潜力。在这个问题上企业的资源性资产应是我们重点考察和衡量的对象。”一段讨论后,汪健重复着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汪健与曾庆才和张松又谈论了一阵其它事务后离开了项目部办公室。
张松向曾庆才说道:“根据考察和分析,按照汪总的观点,我认为筛选出的这些企业的资产质量都比较高,若以账面资产价值实施购并,其资产增值空间都很大。舍弃任何一家都可惜,选择任何一家也不错。只是这十家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大小不一样,最大的有近3亿余元,最小的1000余万元,我们应根据公司购并的资金能力及规划设定的规模计划提出三至四家即可。否则,我们筛选工作就难以尽到责任。”长期从事大型国有企业的计划和生产管理工作的经验告诉张松分析和筛选工作的责任、目的及结果应该如此。
张松继续说道:“根据公司目前准备的资金规模及设定的购并计划,我认为在1000万至5000万资产规模的企业中选择三家上报公司以作抉择。其它作为备选,整理并保存其完善的数据资料,随时调用。”
曾庆才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我很认同汪总的观点,那就是规模和实力只是相对的。在事物发展变化中,随着条件的变化,任何可能都会发生。所以,我们应以开放、大胆的观念提出筛选意见,不拘资产规模。”
经过反复、慎重地商讨和分析,他们确定了第二轻工业局属湖江市塑料机械厂、纺织局属金鑫针织厂、一轻局属轻工模具厂三家企业作为目标对象上报公司抉择。
张松对三家企业的资料数据进行了重新地整理分析,提出了项目部的分析筛选意见报告,分别装订成册后由曾庆才报给了公司办公室。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