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在“武汉分共”前夜

6月中旬,讨伐段祺瑞奉军的国民革命第4军军长兼第11军军长张发奎凯旋武汉,武汉国民政府因张发奎讨奉有功,任命他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

在北伐时,担任攻武昌城的叶挺独立团属于张发奎师。占领武汉后,陈铭枢师扩充为第11军,张发奎师扩充为第4军。宁汉分裂后,张军倾向武汉,陈军则倾向南京。张陈两军将领,皆出第4军,而第4军前身为广东新军第2师,师长为邓演达之兄邓铿。不久,第11军军长陈铭枢只身而去,把军队交给张发奎指挥。

张发奎的第4军和第11军合编为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并把贺龙的一个师扩充为第20军并入进去,同时还把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也扩充进去。张发奎与语罕的关系比较近,特聘他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秘书长。

6月下旬,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实施“东征讨蒋”计划。汪精卫和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想通过“东征讨蒋”,驾登国民党“老大”的宝座和获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头衔,同时消灭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因此,决定把中共武装力量相对集中的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作为“东征讨蒋”的中路前锋开往九江集结,再由九江、湖口向安庆进发。

武汉政府属下各军中,共产党在第二方面军中的势力最为雄厚,由共产党直接控制的有第4军25师两个团、第11军第24师(副军长叶挺兼师长),还有亲近共产党的第20军(军长贺龙)。

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对共产党的态度比较好,他有放弃“东征讨蒋”联共回粤的意向,中共中央也有利用“东征讨蒋”、“依张回粤徐图发展”的计划。7月11日,叶挺率第11军24师为“东征讨蒋”的前锋,向九江开拔。随后,黄琪翔的第4军、贺龙的第20军也陆续向九江地区集结。

共产党在第二方面军中组织严密,各军有军委,各师有师委,各团有团委,团委下面有各支部与小组,而党团干事会为最高指导。党团干事会书记本为廖乾吾,因他专任第4军军委书记,故由语罕接替他出任党团干事会书记。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周恩来、吴玉章、谭平山等乘船到九江。张发奎的军队预备回广东,语罕也随同第4军军长黄琪翔在半秘密状态下离武汉赴九江。大部队多是以打野外的形式为掩护陆陆续续到达九江,多住在郊外。

周恩来和叶挺等常在湖里船上开会,经常开到深更半夜。彭漪兰回忆自己参加过大概三次,没有参加的就不知有多少次了。那时她还只有十几岁,革命热情是十分高涨的,但在开会时就不知道谈些什么了,只在船头船尾玩水。【注释1】

语罕在广州时就认识老乡彭漪兰。她那时不过十八九岁,是广东大学的学生,体格壮健,举止大方。在武汉时,两人来往更为亲密。

九江古称浔阳,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上扼蜀楚,下控三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千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语罕到了九江以后,住在第4军军部。军长黄琪翔将军不过三十来岁,作战也很勇敢,指挥敏捷。参谋长是叶剑英,政治部主任是廖乾吾。

第4军军部设在庐山脚下,离九江市区不远的甘棠湖心烟水亭中,相传为三国时东吴周瑜的水军都督府。

当时正值盛夏,湖水平铺,进出皆须坐木筏。烟水亭四面皆水,面对匡庐,风景绝佳。

语罕和叶剑英差不多每天傍晚都要划船作戏,有时诗兴大发在烟水亭壁上题诗,有时把船**在湖的对岸芦苇深处,一泅入水,游个半天。

【注释1】彭漪兰:《南昌起义片段回忆》,载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亲历南昌起义》,江西出版集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3页。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