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四章 记吃不记打

奉天门前响彻皇帝的咆哮。

“朱亮祖,咱对你还不够好吗?!你得是什么样的狼心狗肺,才会胆大妄为到利用君父去杀害大臣的地步?!”

“罪臣真是愧对皇上,罪该万死啊!”朱亮祖脑袋砰砰磕在金砖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现在知道怕了?你早干什么去了?!”朱元璋冷冷质问道。

“罪臣当时鬼迷心窍,被魇着了一般,这会儿已经醒了,追悔莫及啊!”朱亮祖痛哭道。

“晚了!世上有后悔药吗?!”朱元璋陡然提高声调。“回话啊!”

“没有。”朱亮祖使劲摇头,鼻涕甩的直晃悠。

“那不就结了!”朱元璋怒喝道:“别装了!你以为哭一哭,装装怂,就能从轻发落了?咱是心软的人吗?”

“臣不是装的,臣是真的痛心疾首,羞愤欲死……”朱亮祖脑门都磕青了,两眼通红,胡子上沾着鼻涕,那造型凄惨极了。

“那你就死去啊!”朱元璋重重一拍扶手,咬牙切齿道:“从广州到南京,再到上朝,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你怎么不去死呢?!”

这不光是气话,多少带点真实想法。朱亮祖这样的开国功臣,还有免死铁券,怎么处置都很棘手,还是像汪广洋那样,自己自觉的死一死来的省心。

结果他居然敢活着来到南京,还跟自己上演苦情戏,恨的朱老板牙痒痒:

“到现在还不老实!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会怕死怕成这个怂样?”

“罪臣不怕战死,是怕被皇上处死,那样臣半辈子的功业,就全都化为泡影了……”朱亮祖依旧磕头不迭道:“罪臣进京的路上就跟儿子商量过了,求皇上把我们父子降为普通士卒,送入先锋营,让我们在攻云南的时候战死拉倒吧!”

这话说的众公侯心有戚戚,好多人张张嘴想帮他求情,但看到皇上那张驴脸却又不敢。

“放屁!”果然,朱元璋完全不吃他这套,狠狠啐一口道:“少拿元军那一套说事,咱的先锋营是最勇敢,最光荣的将士,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把你们爷俩塞进去,岂不是对勇士的侮辱,谁还愿意再给咱当先锋?!”

“……”朱亮祖一时语塞,没想到自己挖空心思想到了说辞,在朱老板面前一点用都没有,还换来他毫不留情的詈骂。

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弄死自己了……

“开济,”朱元璋又问刑部尚书道:“朱亮祖父子该当何罪。”

“回皇上,”开济出班沉声答道:“当以大不敬等罪处以大辟之刑!”

“朱亮祖,你还有什么话说?”朱元璋又沉声问永嘉侯道。

“皇上,臣有御赐的丹书铁券,可免己身二死,免子一死。”朱亮祖赶紧举起一块瓦片状的铁牌牌,那是他家人好容易才送到他手里的。

朱老板瞳孔一缩,半晌没说话。

群臣全都屏息凝神,定定看着这一幕,不知道这铁片片对朱老板有多大的约束力。

尤其是那些功臣,已经暗暗下定决心,拼着被皇上怪罪,也得保下朱亮祖的命来。不是为了救朱亮祖,而是为了保住他们铁券的效力。

“好好,咱是该夸你记性好呢,还是该骂你健忘呢?”却听朱元璋幽幽道:“骂你健忘吧,你还记得咱洪武三年颁给你的铁券。夸你记性好吧,你却把咱洪武八年颁的申斥公侯榜忘得一干二净。”

说着他指了指身边不远处,重新语气严厉道:“那么大的铁榜,就在那里竖着呢,你要是忘了,现在就过去看看!咱在上头写得清清楚楚——”

“‘跋扈之臣,恃其有功,数作过恶,累宥不悛,不得已而诛戮,此臣下自取之也!’”

“又有禁令九条,违者初犯、再犯,免罪附过,三犯准免死一次,四犯与庶民同罪!”

“你看看那九条,你父子犯了几条,每条犯了几遍,别说一块免死铁券,十块都保不住你们父子!”朱元璋恨铁不成钢的高声道:

“那上头一个字就有你这个铁片片大,当初咱还让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背诵,为什么你只记得免死的铁券,不记得咱警告你们的铁榜呢?!”

“……”这下不光朱亮祖,那些公侯也赶紧低下头,唯恐被皇帝寻晦气,让他们背一背,现在谁还能背得下来啊?

“你们都背不下来了吧?”朱元璋果然把矛头转向了众公侯,这才是召他们回来的目的。

皇帝痛心疾首道:“但咱能背的过……其词曰‘朕观古昔帝王之纪及功臣传,其君保恤功臣之意,或有始无终,使忠良股肱不免受祸,诚可悯也。间有聪明圣主,待功臣之心皎如日月,奸臣不能离间,故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在社稷有磐石之安,在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朕甚慕焉……’”

朱元璋竟将长长一篇榜文,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末了背完后沉痛的叹息道:“咱一直记得当年的承诺,真心实意想跟你们君臣始终。奈何有人恃功而骄,无视禁令,屡教不改。再不严加处分,咱真担心,你们也会有样学样,都走上他这样的不归路。”

说着朱元璋神情凝重的说道:“为了儆效尤,正国法,跟更多的人善始善终,朕意已决,将朱亮祖父子各鞭两千三百二十七下!”

朱亮祖父子闻言,险些晕过去,皇上这是摆明了車马要抽死他们。

文官们听了觉得奇怪,心说怎么还有零有整的。

“你们谁有异议?”朱元璋却不再理朱亮祖,只冷冷看着那些公侯。

众公侯都看向韩国公,指望老大哥能说几句。李善长却身体微微摇晃,眼观鼻鼻观心,好像睡着了一样。

韩国公不说话,曹国公也不用指望,李文忠是从来不会跟皇帝公开唱反调的。更不用说信国公那个老滑头了。

郑国公和申国公又太年轻,轮不着他们说话。全村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宋国公身上。

“这……”冯胜只好硬着头皮道:“皇上,两千下是不是太重了些?”

“是啊是啊,会打死人的。”众侯爷赶忙附和道。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