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选择——学会选择,让男孩做自己喜欢的事

在我们身边,很多男孩从小就被家长教育要“听话”,很多家长都将“听话”当作男孩的优点。但是,听话的男孩可能只是盲从;长大以后,多半都会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

男孩是个独立的个体,在他的人生道路中,扮演着“主人”的角色,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既然如此,作为家长就要赋予男孩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成为自己生命的真正主宰者。

小浩已经上初中了,却还做事没主见,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妈妈帮他拿主意。这也难怪,小浩从小到大,什么事都是妈妈给安排好,什么决定都是妈妈帮他拿,就连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妈妈都帮他打理好了。妈妈甚至还对他说:“你什么心都不要操,只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就行了。”结果,妈妈的包办使小浩没有过多的选择机会,让他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男孩。

小浩由于成绩比较好,很多同学支持他竞选班长,小浩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参加竞选,放学回到家又让妈妈替他拿主意。妈妈问他:“你是怎么想的?”

小浩说:“我想参加,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也能为班级做点贡献。可是也怕竞选不上没有面子,又怕影响学习,当然也有其他一些因素要考虑,妈妈替我做决定吧,我听你的。”

妈妈说:“这样好不好,咱们拿一张纸,全面考虑一下,一边列上参加竞选的好处,一边列上坏处,然后看看哪边占的分量大,你就按哪边的做吧。”

妈妈和小浩忙乎了一阵子,得出了结论,还是参加竞选比较好。最后,小浩决定去参加竞选。

小浩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懂得自己选择。

怕儿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他们选择的权利,不让他们去做选择,他们就会失去选择的机会,一旦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就拿不定主意,只能听从家长的决定。

有些家长在处理儿子的事情时,认为“儿子还小,什么也不懂,还是我决定吧”。其实,儿子也有自己的判断,若他们的个人判断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和尊重,独立意识就会被抑制,自信心也会受打击,还可能对自己产生消极的评价,长大以后就会缺乏判断和选择力。到那时,即使家长想让他自己做决定,这种意识和能力恐怕也跟不上了。

男孩小时候的不听话,有时是其要求独立自主的表现。儿子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庇护里,家长要试着放开手,让他们自己走,锻炼他们的心智和能力,让他们自己判断,让他们自己选择,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

◆鼓励男孩自己做选择

家长肯放手让男孩自己去思考、自己做决定,他们就会让家长惊喜于自己的成长。所以要想提高男孩的独立性,家长就要适当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选择,家长只要信任他、尊重他即可,不要横加干涉。一定要相信,男孩会在家长的信任中成长起来。

2001年冬,作家聂鑫森去北京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大会,住在奥林匹克饭店,离儿子读书的地方不算太远。儿子到饭店来看过他几次,有一次是和外甥许卓仁、侄女易慧一起来的。他们一起吃饭,喝啤酒,聂鑫森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在聂鑫森将离京返湘的前一天,儿子来为他送行。宿舍里,儿子很久都没有说话,聂鑫森耐心地等待着。

终于,儿子下定了决心,说:“爸爸,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他说:“你说吧。”

儿子说:“我不想在北京读书了。”

聂鑫森大吃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温和地问:“为什么?”

“爸,我想学中文,新闻课程……可学的东西不多,真的。我想重新参加明年的高考,然后好好地读几年书,打牢基础。”

“可北京的时光就白浪费了。”

“不,没有白费,我认识了不少人,积累了不少的生活经验,我想,对于写作是有用的。”

聂鑫森又一次点了点头,他觉得儿子的决定不是草率的,他能下这样的决心,从心底里说他是欣赏的:“好,离高考还有几个月,你就拼此一搏吧。”

儿子灿烂地笑了。

寒假,儿子把所有的行李都带回来了,进入一个高考强训班,开始了他人生一场真正的拼搏。几个月过去,儿子信心满怀地又一次参加了高考,最终被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录取。

案例中,儿子想放弃新闻专业的学习,重新学习中文,聂鑫森非常开明,尊重儿子的这个决定。

一个人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内心产生的,被强迫去做一件事情,常常是口服心不服,积极性也不高;如果是自己经过考虑后做出的决定,就会坚持不懈地去追求,直到成功。家长一定要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在对待男孩的事情时,千万不能强迫他们,要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关于这一点,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深有体会地说:“在放手过程中,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让儿女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做出事关终身的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确定的不同的发展道路。”事实上,在选择过程中,家长虽然不能替男孩作决定,但可以给男孩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让男孩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再作决定。一旦经过认真考虑后做出了决定,家长就要表示支持,因为男孩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奋斗。

◆遇到事情让男孩自己拿主意

在男孩遇到事情时,要引导他们做个处事果断的人,自己拿主意。家长不要用自己的意见来代替男孩的意见,即使你是儿子最亲的亲人,也不行。

周末,爸爸妈妈商量要出去玩,刚开始的时候,妈妈说:“我们去游乐园玩吧,去那里也很方便,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丈夫和儿子都同意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说:“咱们还是去景区旅游吧,那样全家人都能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这对身体很有好处。”考虑到妈妈的感受,丈夫和儿子又同意了。

等到第二天早上,妈妈又改主意了,又说要去游乐园,弄得丈夫和儿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儿子简直就要急得蹦起来。这时候,丈夫说:“你总是这么犹豫不决,哪里都去不了了,我做主吧,我们全家去游乐园玩。游乐园也能够让我们都得到放松,而且儿子也喜欢去游乐园玩。”

儿子笑着说:“还是爸爸做事果断,我以后要向爸爸学习,做一个能做主的人。”

最后,一家三口都高高兴兴地去了游乐园,而且玩得非常开心。

案例中,妈妈做事犹豫不决,而丈夫却用自己的行为教会了儿子做事情要果断。总是犹犹豫豫,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遇到事情需要表态或做出选择时,很多男孩都会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事实上,男孩在稍稍懂事的时候开始,就期待着自己能够独立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玩具、选择图书、选择小伙伴等。长期剥夺男孩自主选择的权利,让男孩与这样良好的锻炼机会擦肩而过,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男孩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予以解决,而是期望于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一旦所依赖的人不能再替他包办一切时,他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所以,家长一定要具备培养男孩独立选择的意识,改变自己陈旧的“一切包办”做法,放开手让男孩去独立行使他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也许还会有惊喜的发现。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