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风格的体现——发掘布洛赫的稀有之作

对瑞士出生、移居美国的作曲家埃内斯特·布洛赫的认识,通常人们仅仅局限于为大提琴和乐队而作的狂想曲《所罗门》,然而写出这么好听音乐的作曲家,他的其他作品会如何呢?这激发起我一向就很强的好奇心,于是便四处搜罗他的唱片,不久获得三张,听过之后发现,布洛赫的音乐几乎都是以犹太风格为基础的,并且,无一例外都有着感人肺腑的魅力,令人欲罢不能。

三张唱片分别是:《美名大师》,搭配以巴伯和沃尔顿的作品,乔舒亚·贝尔演奏小提琴,大卫·金曼指挥巴尔的摩交响乐团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海之诗》和《交响组曲》,奥利赫·克里萨演奏小提琴,萨卡利·奥拉默指挥瑞典马尔摩交响乐团演奏;《礼拜圣乐》,杰弗里·西蒙指挥伦敦交响乐团与Zemel合唱团演出,男中音演唱者路易斯·贝克曼。这是一些难得一见的作品录音,从它们这里,我对布洛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美名大师》

年轻的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的这张以20世纪中的保守风格作品为重心的唱片,最吸引我的乐曲恐怕就数布洛赫的《美名大师》。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这部作品,也许我就不会收集这张唱片了。

长久以来,人们很少关注《所罗门》之外的作品。其实用头脑稍加分析,就会从这首大提琴狂想曲的风格中想象到布洛赫其他作品的样子。实际上,为小提琴与乐队(或钢琴)所作的组曲《美名大师》,就是一部沿袭了前者风格的作品。

“美名大师”是犹太教对通晓上帝秘名而行神迹治病者的称号。因此这部作品的副标题又为“哈西德(犹太教的一个派别)生活的三个画面”。第一乐章“悔悟”源于原罪救赎的仪式,它以阴郁的气氛开始,引出一个传统的犹太圣咏曲调,并且这一曲调贯穿三个乐章。第二乐章“即兴”是一个狂热的乐章,一首**的狂想曲,具有如洪流一般的、热血沸腾的特性,是布洛赫最富于灵感的创作之一。末乐章“欢乐”将全曲引向光辉灿烂的、充满挑战性的结束,歌与舞的韵律中散播着乐观的精神。

乔舒亚·贝尔演奏的《美名大师》,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直率和诚挚,并且很有层次感,时常让一种情绪衍生出另一种情绪,使二者盘根错节地交缠在一起。他在第一乐章的深沉气质中融入了率真,而在第二乐章的炽烈中又包含了令人柔肠寸断的成分,他所表述的末乐章的欢乐,不仅仅是发自内心的狂喜式的欢乐,同时也是沉思性的欢乐。

如果仅从音乐角度来看,这张唱片中最出色的作品,应该说唯有这部《美名大师》,对比一下所收录的另外两部作品,这一点就会自然明了——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像电影音乐,仅仅好听而已,沃尔顿的小提琴协奏曲属英国近代风格,过于平淡无奇,都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而布洛赫的这一作品,则给听者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虽然三位作曲家同属近代,但是布洛赫明显更胜一筹。

《小提琴协奏曲》、《海之诗》、《交响组曲》

尽管布洛赫曾表示,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深受美洲和印第安音乐的影响,并说“我唯一要说的是,它既无犹太启示,也无犹太意旨”。但抛开作曲家的断言,在第一乐章开始的“坚定的快板”部分中,仍然迎面而来地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含有强烈犹太因素的曲调,而且第二乐章“行板”的节奏模式和末乐章的旋律,也都含有同样的因素。看来不管布洛赫如何回避,犹太因素在他的身上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总会在不自觉之间流露出来。

这张唱片中的《小提琴协奏曲》的组合显得十分奇特,它的曲作者布洛赫出生在瑞士,小提琴演奏者奥利赫·克里萨出生在波兰,指挥萨卡利·奥拉默是芬兰人,而马尔摩交响乐团来自瑞典,整首乐曲贯穿了浓郁的北欧气质。

铜管乐器冷峻的音调引出了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那个引人注目的犹太曲调,随后便伴着定音鼓的轻击低沉地出现了;第二乐章有着一种哀婉的情调,小提琴始终在轻声低吟;末乐章开始时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冷峻,随后的部分在情感表达上粗犷而奔放,十分富于变化,并在异常坚定的乐声中结束全曲——这一乐章中,似乎美洲和印第安音乐的因素要更多一些。

另两部作品中的《海之诗》,原本是钢琴组曲,后来被布洛赫自己改编成乐队曲,三个乐章描绘了大海的各种景色,表现了波浪的律动、大海平静的样子和狂暴的样子、水手之歌以及广阔无边的海平面。《交响组曲》则展示了布洛赫“新巴洛克风格”的倾向,它采用了巴洛克模式,有“序曲”、“帕萨卡利亚”和“终曲”三个乐章,其中“帕萨卡利亚”的音调,甚至就像是以J.S.巴赫《B小调弥撒曲》中“钉于十字架”为楷模的。

对于听者来说,这张唱片所收录的曲目,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揭示了布洛赫的多元性,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他的音乐中不仅仅有犹太因素,还有来自于其他地区或者其他时代的影响,并由此对作曲家的创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礼拜圣乐》

布洛赫音乐中的犹太因素之所以令人难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因素出自他的内心,而不是表面化的图解,因此能够被表现得既深刻又鲜明。据作曲家自己说,他深为《旧约》中的犹太传统所感动,而这样的感动最终化作音乐中的一股冲动。

这套《礼拜圣乐》的主题就来自于《圣经》的《诗篇》、《申命记》、《出埃及记》、《以赛亚书》、《箴言》等篇章,由一位男中音领唱,编制上包括合唱队和管弦乐队,作品总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开始的“冥想”是整套作品的前奏;第二部分为“洗清罪孽”;第三部分“沉思的虔诚”,含有一段应答合唱和一段间奏;第四部分“函归约柜”,以一首“和平之歌”作为结束;第五部分“我们俯首膜拜”,包括一段纪念性的礼拜音乐;最后是礼拜仪式结束的祈福。

当年创作这一作品时,布洛赫已经离开瑞士并加入美国国籍有大约十年时间了,而这块新大陆并未对他的犹太情结有丝毫的改变。在当时,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现在我依旧完全记得希伯莱的礼拜音乐……我仍然一字一句地记得它们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我将它们的本质融入我的自身,仿佛它们充分表达了我的灵魂……它们在十年之后完全变成了我的主题……变成了上帝和我之间的一件‘私密的事情’……”

“噢,雅各布,你的帐篷多么漂亮,哦,以色列,你的居所多么美丽!”——这是整部作品的第一句,伴随着沉郁的前奏,男中音路易斯·贝克曼以低沉的嗓音轻轻地、深情地唱出这句歌词,合唱也是以同样的表情与之应和,童声夹在其中显得格外美妙,管弦乐队不仅是合唱的协奏,也是表达音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男中音领唱的歌声自始至终都是满怀沧桑感的,而合唱与乐队则肩负着营造戏剧性氛围的任务。

也许《礼拜圣乐》比《所罗门》更能深刻体现布洛赫音乐的犹太因素,因为用人声来表现来自圣咏时代的古老情感,的确要比纯粹的器乐更加有感染力,也更加贴近那时音乐的本真。除了音乐,这张唱片的封面也非常令人震撼——古老的耶路撒冷,树下的牧羊人,山坡上的羊群,整个画面就像唱片中的音乐一样恢宏而深沉。

听着这些唱片中录制的音乐,我翻阅了布洛赫的生平大事:他1880年生于日内瓦,15岁前就创作了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在19世纪的最后三年间,曾在布鲁塞尔师从伊萨伊学习小提琴,还曾在20世纪初去过巴黎。回国后,于1904年开始创作歌剧《麦克白》,此作深受穆索尔斯基和德彪西的影响。随后几年,他开始创作一些来自犹太灵感的作品,并一直延续到1924年加入美国国籍之后,上述作品就是最精彩的一些例子。在美国,布洛赫除了作曲,还进行教学工作,他创作的交响诗《亚美利加》和《瑞士》,体现了他对新大陆与故土的双重感情。1959年,他去世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为中提琴而作的《组曲》是其最后的作品,末乐章没能完成。

不断地发现,就会带来新的乐趣,对布洛赫作品的发掘,让我再一次体验到了这一点。而当你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位作曲家,就会发现,自己原来的一些判断是过于草率的,就如布洛赫那样,并不仅仅只有一曲《所罗门》。不停寻找新的音乐,是我一向愿意去做的事情,发掘布洛赫只是其中的一例。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