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足胃口

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只要充分调动起你的思维,就既能让你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又能让你的实际目的达到,这才是最重要的。说笑的最高境界即在于此。

请看下面的例子:

德国有个倒卖香烟的商人到法国做生意。一天,在巴黎的一个集市上他大谈抽烟的好处。突然,从听众中走出一个老人,径直走到台前。那位商人吃了一惊。

老人在台上站定后,便大声说道:“女士们,先生们,对于抽烟的好处,除了这位先生讲的以外,还有三大好处哩!"

德国商人—听这话,连向老人道谢:“谢谢您了,先生,看你相貌不凡,肯定是位

学识渊博的老人,请你把抽烟的三大好处当众讲讲吧!"

老人微微一笑,说道:

“第一,狗害怕抽烟的人,一见就逃。”台下一片轰动,商人暗暗高兴。

“第二,小偷不敢去偷抽烟者的东西。”台下连连称奇,商人更加高兴。

“第三,抽烟者永远不老。”台下听众惊作一团,商人更加喜不自禁,要求解释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老人把手一摆,说:"请安静,我给大家解释。"

商人格外振奋地说:“老先生,请您快讲。”

"第一,抽烟人驼背的多,狗一见到他以为是在弯腰捡石头打它哩,能不害怕吗?"台下笑出了声,商人吓了一跳。

“第二,抽烟的人夜里爱咳嗽,小偷以为他没睡着,所以不敢去偷。”台下一阵大笑,商人大汗直冒。

“第三,抽烟人很少长命,所以没有机会衰老。”台下哄堂大笑。

此时,大家一看,商人已不知什么时候溜走了。

这段说笑一波三折,层层推进,一步一步把听众的思维推向迷惑不解的境地,在把听众的胃口吊得足够“馋”时,才不慌不忙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按照惯常思维,抽烟是应该遭到反对的,因为抽烟的危害人所共知,当老人一言不发地走向大谈抽烟好处的商人时,一般会认为老人要提出反对意见,而老人却也大谈抽烟的好处。商人和听众一样大惑不解,因而急切地想知道原因。最后,老人以机巧的话语作了妙趣横生的解释,既让听众开心,又让听众从商人的欺骗性话语中走出来,意识到抽烟的危害性。因为他所说的三条好处其实正是抽烟的危害之所在。同时,正面揭露了商人的谋利目的。

吊足胃口其实就是设置悬念,先说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再从另类的角度说出结果,然后巧言解释,让受者产生心理落差,期望值突然落空,笑声便出来了。我们再看这位女生是怎么吊这位男生的胃口的:

女生在某商场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戒指,就拉着男生过去看。看了一会,男生亲昵地询问女生:真的喜欢吗?女生连连点头,还带着恳求的眼神。

于是男生便问店员:请问,这个戒指多少钱?

店员说:打过折后,8888元。

男生见这么贵,正有点迟疑不决的时候,突然女生悄悄对他说:老公,看你那么体贴,我也付一半钱吧。

男生很开心,有这种懂事的老婆真不错,关键时候还能帮自己分担一点。

接着,女生便掏出了88元递给男生,说:老公,我出一半了,剩下的交给你了。

男生一听,哭笑不得,他知道女朋友又吊了他一次胃口。

一个人在饭店吃包子,他吃着吃着忽然喊道:“哎呀,这包子里有人!”

顾客们一听,都围过来看稀奇,服务员很生气,说:"你怕是疯了吧!包子里哪来的人?"

那人说:“你说包子里没人?那你看看,看看,这馅里怎么会有人的头发呢?”

食客首先声称“包子里有人”,真是危言耸听,这样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再解释人在何处,这个解释虽然有强词夺理的意味,但正因为如此,引起的笑声才会更大。

吊胃口这一招在商业销售上用得很多。几年前,有一家百货商店的牙膏出现了大量积压,于是经理策划了一次促销活动:在店门口贴出了一纸告示。上书:“本店出售牙膏,每人限购1管!"不会儿,告示前便围满了观众,并且议论纷纷:

“怎么只能买1管?”

“说不定要涨价!”

没多久这家店铺就热闹起来了。为了能多买一管牙膏,不少人甚至不惜排几次队。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人通过“关系”找上门来,预购了整箱的牙膏。就这样,积压的牙膏很快就卖完了。这招之所以这么见效,是巧妙利用了人们的不安心理、好奇心理、逆反心理、争胜心理和心理定势,对于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就越有占有欲。这是吊了顾客的胃口。

名人讲演也善于吊听众胃口。有一次,林语堂受邀出席一个宴会,饭毕,主人说仰慕林语堂大名,要请他临时作个发言。吃人嘴短,林语堂再不情愿,不讲两句也说不过去。

他叹了口气,做深呼吸,挺胸走到台前:“诸位,我讲个小笑话,助助消化。”

闻名遐迩的幽默大师要发言,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林语堂慢悠悠地说: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自己在活人撕心裂肺的痛苦喊叫和淋漓的鲜血中欣赏。一日,皇帝投了一个人进去,那人却一点也不害怕。他走到狮子面前,在它耳边说了几句话,狮子后退了几步,掉头就走。

皇帝想,可能是狮子病了,胃口不好,于是命人放了一只饿了好几天的老虎进去。那人还是不惧,走到老虎身边耳语一番,老虎竟然也灰溜溜地走了。

皇帝大为吃惊,他将那人招来,问:“你究竟向狮子和老虎说了什么话?”

那人说:"其实很简单,我告诉它们,吃掉我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得临时讲两句,演讲一番。”

听众大笑不止。

林语堂运用的就是这种巧吊胃口的说笑技巧,把观众的好奇心高高吊起,使他们心思浮离,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结尾时突然来这么一句,顿时雷倒了一片。

我们都知道,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可谓一绝。可是,他从不在画中加上水,奇怪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

心理学家将这一现象叫做"空白效应",指的是故意设点悬念、吊一吊胃口,给他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大脑变得活跃起来。而“满堂灌"、全盘告知后,人们不仅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还可能受到压制。

有句老话“此处无声胜有声”,生活中,我们不妨也学着留出空白,也许事半功倍,比如演讲时设个包袱,让人不得不跟着你“穷追不舍”;给他人提意见时,说个引子就打住,让对方自己反省,可能印象更加深刻。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