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庸处世,圆融做人 (2)

第三章中庸处世,圆融做人(2)

这么一犹豫,他救人的心就会受干扰,甚至会打消救人的念头。这样,政府这个好的制度便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效用了。你这种行为眼前看似乎是好事,但若长远来看,对国家、对人民非常不利。

所以做任何事都要眼光长远、要深谋远虑,不能仅凭一腔的热血,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你首先要洞察事实真相,然后才能放开手去做。

古人讲:“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无论我们做什么,眼光都要看得长远,看得深微。而一般人往往眼光浅近,只看眼前,不知道他的行为对今后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所作所为,要为整个社会、国家来设想。只有用全局的观念去看问题,我们才能找到最恰当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3.世事需洞明,人情更练达

《红楼梦》里有一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曹雪芹把它装裱在了王熙凤的“办公室”里,细细品味真乃至理名言。

“精神到处文章在,学问深时意气平。”这是一种学识,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领会。人生一世,苦读十年诗书,但比起世间的学问,浩如烟海的书籍不过是九牛一毛。学校只是让我们学了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关于做人的知识,就只能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学了。

“世事洞明”体现着一种成熟、聪慧,“人情练达”演绎着一种老成、干练。尤其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就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关系社会”里,不懂一些做人做事的“潜规则”,就只能拿头往南墙上撞了,没准头都撞破了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最后才“蓦然回首”——原来,“潜规则”才是“硬道理”。

曾几何时,我们谁不像一个开足马力的火车头,只顾自己一个人喷着气往前赶,很少顾及周边的纷繁杂务。而结果,也只能像当年单场狂砍81分的科比,虽然赢得了尊严,却也输掉了整个战役——你不能一个人去战斗。

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单打独斗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了,个人能力再强,也必须依靠整体而存活。人是社会当中的人,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尤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分工高度专业、生活节奏高度劲暴的今天,只有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各种工作。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一个没有团队合作能力的人,哪个企业敢要你呢?没准哪天你就变身成孙悟空,大闹天宫一番了。领导可不想为了管你而浪费自己的精力,更不想虽然管住了你,却被你在手上撒了一泡尿!

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

人情世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属于社会知识范畴;这些知识大半来源于与不同人群的社会交际,也来源于社会冲突与社会发展。

其作用是,在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情况下,人情世故能帮助我们缓和与他人之间的紧张度,也比较容易让他人感到与我们交往的愉悦感与建设性。

为了响应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有人把“人际关系的和谐”列为人生的十大财富之一,很有道理。所谓“和气生财”,在这个以金钱为信仰的社会,可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几乎成了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具备一点心理学知识,对人性的了解,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的基础;更有甚者,可能关乎到我们的身家性命。《三国》中的张飞,可以说是因此送命的典型,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

要理解他人,必定要通过语言。因此我们必须能静下心来,听别人说话(心有灵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几率估计不大),这才有了解他人的可能。

但在现代社会当中,人往往都太“个性”、太“自我”了,一言不和便满嘴的问候您家属的话,让你也忍不住想“礼尚往来”,回敬几句。如果连尊重他人这一点都做不到,谈理解他人未免就有点奢侈了。但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的,电视节目里到处都是“老师”嘛。

言归正传,其实能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人的确不多,所以要想增长学问,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只有处处留心、时时学习才行。“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这是从思想高度上概括的,说实在的也很简单(如果我们光说不练,也就不简单了),就是一项做人的基本原则:做人要厚道。

下面我们看看孔子他老人家的一个厚道做人的故事。

一天上午,大司寇孔子由几名弟子陪同,徒步在鲁都城内巡查社会治安,来至南菜市时,发现一群人在围观两个打架斗殴的人。

孔子住步,只见:两筐青菜撒在地上,被践踏得不成样子;两个厮打的人蓬头垢面,踏掉了鞋子,扯破了衣服,抓破了脸皮。那个四十多岁的壮年人猛使一个别脚,把那个少年摔倒了,跨腿骑到他身上,正欲举拳猛打其头。

孔子上前抓住了那壮年人的拳头,大喝一声:“不许打人!”

围观者怒指壮年男子,愤愤评说:

“冉仁真是个老无赖!”

“冉仁欺负孩子!”

“冉仁挤占少年的摊位,还弄烂人家的青菜!”

两个打架的人看见当官的来了,立马就不闹腾了,低头垂手站在大司寇孔子面前。那少年说:“回禀大司寇,小人叫程敬,我先来此卖菜,冉仁硬把菜挑子放在我的摊位上,还让我‘滚蛋’!我与他辩理,他不仅将我的一担青菜撒了,还打人。请大人给小民做主!”

“对,对!就是这么回事!”众人不约而同地说。

在大司寇面前,冉仁刚才的那副凶相一扫而光,吓得目瞪口呆,面色苍白。

“你冉仁,要学仁啊,不能害人!”孔子威严地说。

子路扯了一下孔子的衣衫,与老师低声耳语:“这冉仁是冉雍的父亲。”

“是吗?”孔子闻言十分惊讶。随后,孔子转身走至跟在最后边的冉雍跟前说:“这事就由你处理了!”说完,离开了南菜市。

冉雍目送老师离开,然后走到程敬面前掏出银子:“小兄弟,你受惊了,权且收下这四两纹银作为对你的补偿吧。”

程敬接过银子,对冉仁说:“你也向这位小哥学学!”

冉仁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感觉身上的衣服好像都被人扒光了,真是丢尽了这张老脸!

回到家,冉雍对坐立不安的父亲说:“爹啊!您老人家再这样下去,孩儿还能在曲阜立身做人吗?我是夫子的学生,处处以礼行事,您这样蛮横无理,我还有脸做孔子的学生吗?”

冉仁羞愧地低下头,对儿子说:“千错万错,都是爹的错。这次,被夫子碰上,大司寇给咱留了这么大的面子,他说的话,我全记住了。今后,我一定做一个站得住脚的人。”

果然,冉仁从此变成了一个孔子说的“学仁”、“不害人”的好人。在南菜市上,他和程敬竟然成了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几天之后,冉雍就此向老师复命。

孔子说:“我料定你能把此事处理得很好。因为,我知道你是一个学识深、仁德高的人啊!”

佛家云:多容则融,有量则谅,善合则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做人还是比较厚道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像孔孟那样以“君子之行”要求自己,但人们对这样的君子还是有几分佩服的,还是心向往之的。

鉴于现在的人心有些不古,现在的世道有些日下,国家提出了针对提升国民素质的“八荣八耻”德育教育,并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了很大的扶持。这对于人们品德的提高,和谐社会的建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可谓是应时、应需之举。

4.“中庸”做人好办事

消费时代的来临导致现代人越来越倾心于感官的享受,这引发了许多典型的现代病。对名利、金钱、地位的过分追求,势必使人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际遇。过度跟过度一样,一旦超过其自身的承受力,到头来吃苦的还是自己。在这样的大背景、大前提下,中国古人提倡的“中庸之道”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中庸”,是中国古代一个至高的行为标准,它是哲学上讲的最合适的“度”。对于一种行事方法的判断,无所谓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只有什么是合适的方法。合适,就是不走极端。但目前,中庸之道往往被我们理解为平庸和圆滑,认为中庸就是溜须拍马、两边讨好,就是和稀泥;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其实质是物极必反、以柔克刚的辩证哲学,它源自古人对世界的洞察与体悟。我们看这个世界,它总是阴阳相对、黑白相依的:有男人就有女人,有吸引就有排斥,有物质就有反物质。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任何事物都是“二元性”的。

任何一个概念,比如“白”,究竟什么是“白”呢?你想解释它,首先必须找到一个跟它相对的概念。如果你把它解释成“白色”,就必然是想到了“黑色”,没有黑哪有白呢?如果你把它解释成“清楚、明白”,就必然是想到了“朦胧、模糊”。再比如“男人”,什么是“男人”呢?如果你不知道“女人”这个概念,又何来“男人”一词呢?

可以说,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基于这种“二元性”思维的。绝对的“一元性”,是不能用我们人类的语言去描述的。

说到了绝对的“一元性”,就必然要说到世界的本质。老子说:什么是世界的终极呢,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明白;既然没办法说清楚,就权且名之为“道”吧。所以,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并不是那个真正的东西。

这跟佛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佛家强调“万法皆空”呢?因为诸法假名,故不真;那个真实的东西,是不能说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他在笑什么呢?你只能自己去“悟”,说出来就不是那个东西了。

而儒家不同,它是强调经世致用的,所以它的中庸之道正是应和了这种客观世界的“二元性”。它更接近一般人的需求,更符合“人性”的“相对性”。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了,他不去探讨那个“绝对”是否存在,只是教我们生而为人,如何“好好活着”。

说完了相对与绝对,接下来我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以及我们应如何“走”中庸之“道”。

“四书”里面有《中庸》这本书,其开篇便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提纲挈领的一句话,也基本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中庸,既不是简单的折中,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各适其适。

中庸之道,是让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分而言之。“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古人不主张在错误观念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一旦在心念纷飞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便无不合乎自然之道、中庸之道。

每个人都有感情冲动的时候,但是必须将冲动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太过就会产生伤害。《黄帝内经》中说: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喜怒哀乐等情绪,都不能太“浓”,“归心静然,可以长生”也。至于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需要平日多培养自己的一身“浩然正气”,正气足则邪不能干。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最适当的方法,它的特点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