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朽的丰碑

第六章

不朽的丰碑

井冈山上两个宝:历史红,山林好。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起点。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一座神奇的山,是一座革命的山,也是一座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天下第一山”。

它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主峰高达一千五百多米。山上层峦叠翠,风景秀丽;山峰陡峭,云烟缭绕。就是在这片处处给人惊喜的山区,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这里,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与当地的革命群众,为红色政权的建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这段光辉岁月的见证者。她的每一道山陬水涧,都蕴藏着一部悲壮史诗;她的每一片红枫绿叶,都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她的每一处旧址遗迹,都承载着一个革命理想。今天,当我们站在井冈山上时,放眼望去,似乎能听见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在默默地讲述着当年发生的点点滴滴……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Museum of Revolution in Jinggang Mountains)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史类博物馆。195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兴建,1959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1962年朱德同志题写馆名。为江西省文化厅四大直属馆之一,200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馆后,先后组织数十批次文物收藏和史料征集的专业队伍,分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湘赣边界各县、乡、村收藏文物史料,并先后赴北京、南京、广州、沈阳、上海、武汉、南昌等地多次采访当年参加过井冈山的老红军、当事人或知情者,多次进中央档案馆或有关省档案馆收集当年有关的历史文献,经过文物工作者几十年的收藏、征集工作,现在馆藏文物有30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珍贵革命文物24件,二级革命文物91件;馆藏文献文字资料5000多份;馆藏图片资料4000多张;珍藏保存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书画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宝真品数百幅;保存老红军战士的电视录像和毛泽东、朱德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重上井冈山的电影资料几十件。根据博物馆学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还建造了现代化的文献、资料库房,对各种文物、资料进行科学的鉴定和分类建档,使文物、资料的保护和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为不断推出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陈列和研究的新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历史依据基础。

近50年以来,在征集、整理大量革命文物、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宣传、教育实践,先后编制过五十多个陈列方案,进行过大小十多次的修改,积累了丰富的陈列展览的经验。2004年中央决定实施“一号工程”建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陈列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在陈展的总体设计上,采取“红色经典、现代表述”的理念,强调大气、庄重、简洁、明快。现代质感强烈的展陈材料和地域性鲜明的装饰元素有机结合,彰显其特有的功能和审美情趣。采用巨幅照片作为背景,点明主题思想。运用历史照片、文字、文物、艺术品和适当辅以声光电的场景复原,构成多维立体式的效果,突出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视觉的冲击力。并根据重点、亮点内容进行多样化形式处理,既有写实性的表达,又有艺术性的表达,将重点、亮点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达到入耳、入眼、入脑的效果。在陈展内容上,采取“编年体夹专题”的形式,以时间先后为序,重点从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井冈山斗争两年零四个月的光辉历史,同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背景和井冈山道路与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传承作了介绍,整个展览突出了井冈山精神的诠释和井冈山道路的叙述。新馆基本展厅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照片2000多张。

与旧馆相比,新馆共增加文物150多件、图片资料近200多幅、文献资料60余条,雕塑、油画、国画美术作品20多件。在陈展方式上,追求与建筑风格和环境气氛的统一协调,力求通过现代化的展览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采用大框架、立体版面,集中形象地宣传、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资料。除传统的陈展手段外,还增加了19处融展陈、造型艺术与声光电、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大型场景。其中《八角楼灯光》场景运用幻影成像真人比例动态演示为全国第一,序厅自动移合的大型电子屏幕,开创了全国革命纪念馆序厅设计的先河。现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系统、综合展示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的基本陈列。这个陈列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脉络清晰、形式生动,准确地向广大观众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战斗历程。

与此同时,围绕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丰富内容,布置多个专题陈列、旧居旧址的原状陈列、辅助陈列、井冈山精神的流动展览等。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陈列展览形式,充分向人们介绍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成功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60年以后,曾经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战士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开始陆续重上井冈山视察、访问,并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重温当年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尤其是当年亲自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朱德委员长于1962年3月重上井冈山时,亲临博物馆视察,并亲笔题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名。毛泽东主席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亲自审定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大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所给予的极大支持和寄予的殷切期望。

此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陆续对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的普查、修复,对革命文物进行了广泛的征集、收藏,对革命史料进行了大量调查、整理,为陈列、宣传和研究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依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全体员工及时抓住机遇,先后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60周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及时调整、充实陈列内容、修复旧居旧址、加强科学研究,强化队伍建设,把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图片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全社会,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博物馆各项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和众多的革命遗址形成一个宣传教育的整体,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成为井冈山对外宣传井冈山精神和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从而先后被中共江西省委命名为“江西社会教育基地”,团中央书记处公布为首批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国家文物局1993年命名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六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4年,中央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改扩建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建设项目。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坐落在井冈山市茨坪红军南路,占地面积1.782公顷,主体建筑为四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停车场、报告厅,二层为文物库房及办公用房,三、四层为展厅,总建筑面积2003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436平方米。基本展厅共展出文物800余件,照片2000多张。与旧馆相比,新馆共增加文物150多件、图片资料近200多幅、文献资料60余条,雕塑、油画、国画美术作品20多件。2005年9月29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于2007年10月27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亲自为“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剪彩并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11月5日开始,在江西省率先向社会免费开放。重建后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充实、增加了展厅的陈列内容,吸收了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实事求是地反映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宣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陈展手段,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地展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面貌;同时提高安防水平,使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跟上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展出内容与展示手段、服务质量与教育效果、内部管理与环境面貌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

全馆员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从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个独特阵地,通过定岗讲解、陪同宣传、巡回展览、专题报告、文艺演出、音像影视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大力宣传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50年来,共接待3000多万国内观众、数十万侨胞和港澳同胞,接待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接受了毛泽东、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中央最高领导人的视察,接待建国以后历届副总理以上的3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万余位各军兵种的高级首长和各部、委、局的主要领导人。

作为全面综合宣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个运用现代化高级科技技术把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史料和多种再现历史面貌的艺术作品相结合,使陈列展览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熔于一炉的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现代化的展览,一定会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一定会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的精神、物质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一定会向全国人民展示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的巨大作用。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在井冈山市中心的茨坪北山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烈士陵园。它依山而建,形如一个“佛”字。站在这座陵园的最高峰——纪念碑的位置往下看:碑林和雕塑园犹如“大佛”的左膀右臂,纪念堂位于“大佛”的心脏位置,纪念碑是“大佛”的头部。

这座烈士陵园便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1987年,烈士陵园破土动工。同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整座陵园由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组成。

踏进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九个烫金大字。这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由曾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宋任穷题写的。大门两侧栽满了四季常青的树木,寓意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进入大门后,经过花坛园庭,便是一条通往山顶的台阶路。这条长长的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为49个台阶,象征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为60个台阶,象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创建到修筑陵园,已经过了六十周年。

登上宽阔的台阶,随后步入“大佛”的中心位置——纪念堂。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和忠魂堂。纪念堂大门上方有一条烫金横幅,上面写着“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是由彭真委员长于1987年视察井冈山时所题。

进入瞻仰大厅,抬头可见一面汉白玉墙。墙上刻着毛泽东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几个大字。正面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井冈山革命先烈的名册。

纪念堂左侧的陈列室,陈列着51位新中国成立后去世的,曾参加过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的先烈们的遗像和生平简介。纪念堂右侧的吊唁大厅,陈列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名录。一共是15744名革命先烈。除此之外,在厅内还安放着一块汉白玉无字碑。这是纪念那些在井冈山斗争中,为革命献身却没有留下英名的革命烈士。

忠魂堂位于吊唁大厅的后方位置。这里安放着几位老红军的骨灰和灵柩。其中包括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等。每年的清明节,这些老红军的后人都会到此扫墓、凭吊。

从纪念堂出来,右侧是井冈山碑林。一眼就能望见“井冈山碑林”五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色的字体熠熠生辉。这五个大字是由老红军舒同题写的。整座碑林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透着浓浓的民族气息。它由江西省建筑设计院依山势而建,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造型,主要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

陈列形式。

顺山而上,可以看见近一百四十座石碑。每座石碑上都刻着精美而隽永的书法墨宝。这些墨宝中,有的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视察井冈山时留下的题词,有的是老红军参观井冈山时留下的题词,还有的是著名书法家、画家等知名人士参观井冈山时留下的题词。这些风格独特的题词,无一不体现了他们对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烈们的热情讴歌和赞扬。同时,这些题词也激励着后来人积极向上,发扬井冈山精神。

陵园的东侧是井冈山雕塑园。它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其中,雕塑园门口的“井冈山雕塑园”几个大字,由萧克将军题词。青山掩映中,陈列着19座革命先辈的人物雕像。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这些雕像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当年的飒爽英姿。

顺着石阶再往上走,就来到了整座陵园的最上方,即“大佛”的头部,也是纪念碑落成的位置。纪念碑主要分为基座、碑座和主碑三个部分。其中,基座由休息室、会议室及展厅组成。碑座上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由邓小平亲笔题写。主碑高达27米,象征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建立的。它的整体造型类似于汉字“山”,远观和近看会分别呈现出两层含义。远观时,它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团,寓意井冈山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看时,它像一把直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纪念碑的三面各刻着一组浮雕:正面名为“荟萃井冈山”,东面名为“红色割据”,西面名为“浴血罗霄”。这些浮雕从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展现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史,也昭示着井冈山是新中国的奠基石。

此外,在纪念碑的前面,还设有一尊名为“母亲”的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武装割据斗争的发源地。

整座陵园绿树四季常青,间或有一些淡雅之花作为点缀。每天清晨,当太阳的第一缕光曦射进陵园的时候,整座陵园显得庄重而肃穆、和谐而宁静。

黄洋界遗址

黄洋界,因其山峰挺拔,气象万千,山林中时常云烟缭绕,好似浩瀚的汪洋一般,故又名“汪洋界”。

黄洋界主峰高达1343米,位于井冈山大小五井的西北方,是宁冈通往井冈山的重要关口。黄洋界凭借着“天险”的地理优势,在军事战略史上画上了重重的一笔。这里,便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黄洋界保卫战打响的地方。当年,红军以不到一个营的兵力,镇守在黄洋界,以居高临下之势,在井冈山地区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打败了前来进犯的兵力为四个团的敌人。这次战役不仅打得漂亮,而且还保卫了新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这座可以看到日出、峰峦、云海、杜鹃花等奇特风景的山上,至今仍保留着黄洋界哨口、黄洋界红军营房、黄洋界的荷树、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等几处遗址。

黄洋界哨口遗址是1960年重新修缮的。其实早在1928年夏天,红军就利用黄洋界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地理优势,在通往山下的三条小道上修筑了三道防御工事:左边的小道通往宁冈的大陇,在这修筑工事,可以对从湖南炎陵方向前来进犯的敌人进行阻击;右边的小道通往茅坪,在这修筑工事,可以阻击从江西永新方向前来进犯的敌人;后山的瞭望哨所,用来监视山下敌人的行迹,辅助左右两个工事。这三个工事相互辅助,相互配合,共同组成黄洋界哨口。

离黄洋界哨口不远处,有一座土木结构、由杉树皮装饰屋面的民房。这座民房建于1928年夏天,是当时驻守在这里担任黄洋界哨口守卫工作的红军的营房。黄洋界保卫战期间,这间营房成为红军预备部队的驻地。后来,毛泽东、朱德等人带领军民下山挑粮时,也曾在这短暂地休息。1929年,井冈山失守,黄洋界红军营房被敌人烧毁。现在见到的营房,是1964年重新修建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洋界的荷树,长在距离黄洋界哨口百余米处。它是一株四季常青的阔叶树。井冈山斗争时期,敌人封锁了山里的经济来源。毛泽东、朱德等人发动了挑粮的运动,以挽救物资紧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那时,毛泽东、朱德等人常常领着井冈山上的军民,到山下挑粮。由于上山下山路途遥远,毛泽东、朱德等人常在黄洋界的一棵大荷树下休息。久而久之,这棵荷树也沾染了革命的气息,被人们称赞为“一棵有灵气的荷树”。如今,这棵树仍旧默默地守望在那里,好像在等待着故人的归来。

1960年秋,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一座木质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在黄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顶上建成。五年后,这座木质的纪念碑被改成钢筋水泥结构。“文革”期间,重新兴建了一座五角星形的“火炬亭”,这座纪念碑被炸毁。直至1977年,这座纪念碑才又被重新修建起来,它高12米,底座长4米、宽2.8米。纪念碑的正面“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几个大字,由朱德亲笔题写;纪念碑的北面,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几个大字,源于毛泽东的手迹。

如今,这几处革命遗址遗迹,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到此瞻仰,领略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军顽强奋斗的英勇气概。

井冈山会师遗址

当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朱德、毛泽东两支队伍历经千难万险,终于胜利会师了。

毛泽东与朱德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龙江书院的门口。后来,双方一起登上龙江书院的最高层——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谈话中,毛泽东向朱德等人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相关情况,朱德也向毛泽东等人介绍了带部队上山时发生的情况。此后,两人商谈了两军会师后的诸多事宜,包括召开军民庆祝大会的决定。这次谈话,气氛轻松,两人相谈甚欢。列席的人员都是两军的骨干,可谓人才济济一堂。

龙江书院,建于1840年,是宁冈、炎陵县、茶陵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整座书院分前、中、后三进,占地面积达两千余平方米,共有100多个房间,现存42间。书院的整体建筑为具有民族风格的土木结构建筑。

1927年初冬,红军在龙江书院的中厅“明道堂”,创办了第一期军官教导队。教导队主要训练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毛泽东还亲自给学员上过课。教导队开办后,从书院里走出了不少出色的军事人才。

为了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在井冈山龙市修建了一座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这座纪念馆建于1978年,1980年建成并正式开馆。纪念馆的馆名由谭震林亲笔题写。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共分六个展厅,即序室,坚实的基础;引兵井冈山;千里苦转战;井冈大会师;会师后的发展和一个肖像长廊。陈列内容主要是介绍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引兵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及湘南暴动农军到达宁冈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创建红四军的历史,以及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五军到宁冈新城与红四军会合的艰难过程。陈列室着重再现了当年红军在新城战斗、七溪岭战斗、黄洋界保卫战等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展出革命文物13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1件,三级文物20件。遗址照片、纪念地照片、人物照片、文字照片、油画、国画等300余幅。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下设行政组、资料组、讲解组、安全保卫组,全馆上下能严格按照博物馆QE作业文件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的相关内容各负其责。为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馆主要领导亲自抓业务培训,聘请党史专家先后举办了“历史上的宁冈”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等专题讲座,参与了《题解井冈山》和完成《井冈山会师文集》的相关编辑任务,同时在《党史文苑》、《摇篮》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每年馆里都选派部分讲解员参加各种培训和请有关专家前来授课。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井冈山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确保了日常接待讲解和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

会师馆现已免费对外开放。会师馆能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服务接待工作为前提,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以观众游客的满意为标准;加强基础建设,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充实陈列展览内容。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除展厅陈列的百余件外,文物库房还保存着一、二、三级文物五十余件,待定等级文物千余件。纪念馆还管理着“八角楼毛泽东旧居、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址、红军士兵委员会旧址(含陈毅旧居)、茅坪红军医院旧址、前委、特委旧址、朱毛会见旧址(含红军教导队旧址)、红军建军广场旧址、古城会议会址、柏露会议会址”等十余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洋桥湖红四军军部旧址、洋桥湖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0余处县级及其以下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革命文物集中反映了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战斗风采和光辉历史。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三十余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近六百万人次,并且先后有国防大学、中国文联、浙江大学、上海宝钢集团、国防科技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中山医院、南昌陆军学院、江西医学院等二十余所军政院校和地方单位部门在馆挂牌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九九四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公布“井冈山会师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七年六月中宣部公布井冈山会师纪念馆管辖的“八角楼”、“龙江书院”、“红军建军广场”等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井冈山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在三个地方作过长时间的停留。分别是茅坪、茨坪、大井。毛泽东当年在这三个地方居住过的房子,现已成为珍贵的革命遗址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坪毛泽东旧居“八角楼的灯光照天明,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这是当年毛泽东住在八角楼时的真实写照。

八角楼原是茅坪村中医谢池香的住宅。这座房子为土木结构,共有两层。为了二楼能很好地采光,墙上装饰了一扇八角天窗,故而得名“八角楼”。八角楼四周环境优美,清静幽雅。门前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

1927年底,毛泽东带领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后,便住在了这里。在这座八角楼上,毛泽东点着油灯,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名的文章。它们组成了毛泽东为探寻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最有力见证。

后来,八角楼成为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房。他们俩在这间简陋的屋子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身为毛泽东秘书的贺子珍,也曾在这间屋子里,协助毛泽东做一些搜集情报、整理资料、誊写文稿的工作。

茅坪八角楼是当年保存下来的,如今,八角楼经过修缮,重现了毛泽东当年的办公环境。里面摆放的床、办公桌、茶几、椅子、砚台、油灯等物件,均为原物。

1961年,八角楼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茨坪毛泽东旧居这是毛泽东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后,首次居住的地方。这间宅子是茨坪店上村李利昌家的一间民房。房子坐东朝西,为土木结构。当时,李利昌把房子的一半腾出来,给毛泽东和起义部队居住,另一半继续开杂货铺。自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就在这间屋子里居住和工作。

当时,中共红四军前委设在这所房子的中厅。毛泽东就在这间屋子里多次召开会议,商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部署的问题。

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这间既当卧室又当办公室的简陋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条形桌和几把椅子。斑驳的条形长桌上,摆放着一盏油灯、一盏马灯、一方砚台和几支毛笔。

那时,按照部队规定,连以上的机关晚上办公时,可以点三根灯芯。可是,毛泽东为了节省煤油,坚持只点一根灯芯。在那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还通宵达旦地工作。后来,战士们送给毛泽东一盏打土豪缴获来的马灯。可他仍然不舍得用,仅仅是在开会或者夜里外出时才偶尔用上一次。冬天,井冈山上非常寒冷,革命军的粮饷不太充裕。毛泽东和战士们一样,身穿单衣,**铺垫着稻草,盖一床薄薄的线毯。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生活和办公环境下,毛泽东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和《红四军布告》等光辉著作。

1929年初,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反扑。这间毛泽东旧居,被敌人无情地烧毁了。1961年,茨坪毛泽东旧居被重新修缮。现如今到茨坪毛泽东旧居参观,仍然能看见房间里放着一张简单的铺着稻草和线

毯的架子床、一张旧两斗桌和一条小方凳。

大井毛泽东旧居又叫“白屋”。因其房屋墙壁为白色,故而得名。这座旧居坐落在井冈山西北方向的大井村,距离茨坪大概有七公里。

据说,这座房子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本名为“新屋下”,曾是一名落魄的广东木材商人建造的。当时,住在这里的是农民自卫军首领王佐。他是井冈山“绿林好汉”之一,与袁文才是结拜兄弟。毛泽东率领部队上山后,王佐将这所房子腾了出来,给工农革命军当营房。毛泽东住在这间房子的东厢房。

住在这所房子期间,毛泽东带领部队深入到群众当中,宣扬革命真理,调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和革命热情。同时,亲自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运动,建立大井工农兵革命政府。此外,毛泽东还在这里建立了红军医务所,免费为当地百姓看病。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与王佐达成共识,帮助王佐训练农民自卫军并将其编为工农革命军的所属部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后,大井毛泽东旧居被敌人烧毁了,仅剩一堵残缺的丁字墙壁和一块乌黑的石头。那块石头原本在房子前面的一棵树下,据说毛泽东当年曾坐在这块石头上读书,被人们称为“读书石”。房子的后面还有两棵“常青树”,据说当年都被火烧死了。令人称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这棵树又重新冒出新芽复活了。

现如今见到的大井毛泽东旧居,是1960年按照原貌重新修建的。那堵剩下的残墙,并没有被拆掉,而是嵌入到新墙里,作为一个永久的纪念。屋内陈列着当年毛泽东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品,如脸盆、毛巾、油灯等。

现在的茅坪、茨坪和大井,景色秀丽,风光依旧。人们在驻足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为当年的伟人情怀所折服吧!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所作。从这首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深深眷念之情。

阔别三十八年,毛泽东再次来到他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起点——井冈山。这是他离开后的第一次,也是有生之年唯一一次,再次登上巍峨的井冈山,找寻曾经的回忆。

那一天是1965年5月22日。

天蓝蓝的,水绿绿的,井冈山依旧那么郁郁葱葱。微风吹来,满山的杜鹃花迎风轻摆,散发着清香。那天的井冈山清新宜人,到处莺歌燕舞。

一条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一队轿车随山势而上,渐渐地停在井冈山的“大门”——黄洋界哨口。

为首的一辆轿车的车门打开了,一位身穿中山装、精神矍铄的老人慢慢地从车上下来。这不是当年的毛委员吗?有群众已经认出了这位老人,他就是当年的“毛委员”。

毛泽东慢慢地走到黄洋界哨口,这里还保存着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哨口、防御工事及营房。看着这些熟悉的景物,毛泽东感触满怀。他慢慢地看着,走着,不住地自言自语。人们看得出,这位老人的内心洋溢着激动之情。

毛泽东站在哨口,放眼望去,环顾着黄洋界四周层峦叠翠的山峰,感慨地对随行的人说:“三十八年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看着这些熟悉的事物,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啊!”随后,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

毛泽东一行人饱览了黄洋界的秀丽风光,临行前,他建议大家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留影纪念。他说,好不容易来一次,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还是留点念想吧!

随后,他们一路开车,直奔井冈山的中心腹地——茨坪。

傍晚时分,毛泽东一行人顺利地到达茨坪,住进了井冈山宾馆。毛泽东感慨地说:“哎呀,想当年,我们从湖南到井冈山,足足走了半个多月啊,两条腿啊都快走麻木了。现如今,开车两天就到了,变化真是大啊!”

茨坪当地的百姓们知道毛主席来了,都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见他一面。毛泽东遇到老乡,也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询问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席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大家都感觉到了温暖,没有过多的拘束。很多老人都感慨道:“毛主席和当年一样啊,还是那样的健谈!”

住在茨坪的这段时期,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回到了当年的故居。他看着屋里熟悉的摆设,看着屋前的“读书石”,看着屋后的“常青树”,激动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井冈山这几十年的变化很大,当地新建了楼房、修了宽阔的马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井冈山,毛泽东动情地对身边的人说道:“井冈山的变化实在是不小啊!”

接着,毛泽东又在随行人员和当地政府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他一边听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边对身边的人讲过去的历史。他说:“当时,井冈山上的条件是十分艰苦的。红军没有固定的营房,分散地住在老表家里,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百家衣和草鞋。无论到哪,都靠两条腿。那时候,大家的精神风貌很好,都很积极乐观。凭着这股精神,大家战胜了困难,在井冈山站住了脚,还巩固扩大了根据地。”

停顿了一会,毛泽东又接着说:“井冈山是座好山。地形条件好,群众基础好。现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不过,日子好过了,也不要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能丢掉井冈山精神!”

随行的人纷纷表示赞同。

最后,毛泽东总结性地说了一段话:“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如果没有当年井冈山上艰苦卓绝的抗争,就没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这胜利,可是无数个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呀!咱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传承下去!”

美好的日子总是稍纵即逝,在井冈山最后停留的时间里,毛泽东去看望了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老战士以及烈士家属。他亲切地与他们交谈,对他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身体状况表示关怀。

当他接见袁文才、王佐两位烈士的遗孀时,显得格外的激动。当年,要不是袁文才和王佐两位“绿林好汉”的帮助与支持,毛泽东带着起义部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在井冈山上站住脚跟的。毛泽东打心底里感激和信任袁文才、王佐两人,并对他们两位的牺牲深表痛心。他握着袁文才、王佐两位遗孀的手,动情地说:“袁文才、王佐二人不在了,我一直心存歉意。但你们放心,祖国和人民会一直记着他俩为革命胜利做出的贡献的。”一席话说得两位老人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回答道:“感谢主席一直惦记着!”

在场的人们无不为这一幕所动容,纷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毛泽东在井冈山待了一个星期后,于5月29日正式启程返回。在离开井冈山前,他想见见这里的群众,这是他念念不忘的一个愿望。

地方官员赶紧集合了茨坪一带的群众,汇集在井冈山宾馆前和公路两边。当毛泽东见到热情淳朴的井冈山儿女时,他的双眼开始模糊。眼前的这一幕,好像回到当年率部进驻井冈山时的情景。

轿车慢慢地启动了,毛泽东带着无限的思念与回忆,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片热土。

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部队途径茅坪时,创建了一所简易的后方医院。这所医院便是“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的雏形。

当时,这所医院的条件十分简陋:缺少医务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材。后来,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又在大、小五井建立了后方医院。这所医院主要分为四个管理组,分布在大、小、中井村。

为了贯彻实施“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这个方针,红军准备在小井建一座能容纳百多余人的医院。那时,敌人对井冈山实行了严格的经济封锁政策。许多物资都十分稀缺。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医院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红军开始在军队内发动募捐。很多官兵自发地将自己手里的一点余钱捐了出来。最终筹集了一千多块大洋。没有建造医院的施工材料,红军就自己动手,到山上就地取材,砍回了许多树木,搭建房屋。1928年冬天,小井医院终于建成了。这是一栋上下两层的房子,全木质结构,十分古朴。红军为这个医院取名为“红光医院”。

“红光医院”建成后,开始治疗从前线抬回来的伤员。没有充足的药品,医护人员就上山采集草药,熬成药水,还把盐水当作消炎的药水。没有常备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就地取材,用木头、竹子等制成镊子、钳子、消毒盆等,甚至连剃头刀和菜刀也派上了用场。

医院里没有盘尼西林、麻醉药之类的药品,也没有碘酒、医用酒精类的消炎用品,仅有的一个锈迹斑斑的听诊器,还是从敌人那缴获来的。除此之外,医院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仅有的一名是从国民党反动派那边俘虏过来的。

住在这里的伤病员生活也十分艰苦。他们受了伤,没有充足的营养品供给,只能天天吃红米饭、喝南瓜汤。有时候伤员一多,连饭都供应不上。

可是,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房子里,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医疗条件下,红光医院治愈了许许多多的伤员,让他们重返战场,继续战斗在前线。

1929年初,红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趁着这个空当,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驻守在井冈山上的红军与敌人经过了一番生死搏斗,仍旧没能保住“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失守了。占领井冈山的敌人,在根据地施行惨无人道的白色恐怖政策。红光医院也遭到了敌人的摧残。没有来得及转移的130多名伤员,被敌人全部杀害。医院也被敌人一把火烧了。

1967年,井冈山当地政府按旧址对小井医院进行了修复。2006年5月,小井“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红色大本营”之一。

井冈山精神产生于井冈山斗争时期。其内涵可以概括为: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其表现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政策,毫不畏惧、坚持斗争的精神。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其表现为“三湾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其表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军民同仇敌忾、共同保护根据地的精神。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其表现为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实事求是精神。

艰苦奋斗的作风。其表现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伟大的革命实践成果,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心中那团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之火并没有熄灭。他们依靠这股坚定的信念以及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找到了一条拯救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点燃了“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正是因为这种崇高的信念,才支撑着共产党人战胜困难、战胜敌人,才支撑着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前仆后继,最终取得胜利。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革命陷入低潮时建立的。在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理念,将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与马列主义思想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种在危难时刻敢闯新路的精神,终于将中国革命引出了低潮,引向了胜利。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

井冈山斗争时期,条件十分艰苦。共产党人在建立根据地的过程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军民克服种种困难,大破敌人重重包围和封锁,巩固和扩大了红色政权,让红旗永远屹立不倒地飘扬在井冈山上空。

做到这一点,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

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一条至上的准则。共产党人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甘于奉献、勇于牺牲。同样,人民群众也支持和拥护共产党人,为革命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光和热。这种军民亲如一家的浓烈之情,是井冈山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

井冈山精神对民族精神有很大的传承性,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融合、大统一。井冈山精神将永放光芒!

(本章完)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